黎明永不熄灭,而他是那颗启明星
——致《艾青诗选》
文 /葛明卓
“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一九五六年八月
笔隙颜彩
他提笔绘诗,勾勒出华夏盛景。
他的笔下,是有着紫蓝的林子与青灰的山坡,松烛火花的殷红在他笔下摇曳生姿,青色的池沼里流动着平静而清潋的白云与人影,栗红色的马撩动着薄雾向你跳跃而来,而人的晨衣,又是如雾般氤氲的白色。
率真的镜子如光般纯真诚挚,映出人们鬓如霜雪,映出人们醉后酡颜。原野上的绿意绽于他的笔隙,新时代的缤彩于他诗间的画里熠熠生辉。红绿的纸条相栓,蓝红的灯彩相映,和平,是他笔下永不褪色的蓝天与绿茵,北方的晴天辽阔一片,和平鸽飞过的天幕蓝盛海颜 ......火红得热情,光没有重量而色如黄金,革命的磷火生生不息 ......
他笔隙的颜彩缤纷勾画出艳彩卓然的诗篇,他诗隙的景致绚烂寄寓着各色情思 ......
笔间词句
精心编织的诗魂,就匿在他笔下的字里行间。
他的文词精准而生动,富含张力又能收放自如,腐朽的日子能于他的笔间沉入河底,亡故的大地得以在他的笔间重生复活 ......但他又在明确的宣告:“不要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要辜负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都是她的光荣的子民——”
他的韵脚或许偶有不齐,但他的文隙饱含深情;他的每句或许字数不一,但他的文意早已染透你心;他的诗作或许长短不同,但他的笔间词句,皆是诗之本色。倘若连他笔间的词句都不足以称诗中翘楚,那真正的诗中翘楚恐委实极难求得。
他的词句质朴而不失典雅,粗犷而又蕴着细腻——如那檐角回旋的音符,峰回路转,再逢入耳,犹熠熠动人。
他用笔尖词句谱下风格各异的曲谱,精致的诗魂燃于素白的纸上,奏出墨黑的、感人肺腑的时代讴歌,在书页的米白上闪着不朽的光泽。
笔的呐喊
他笔下的他(她)们呐喊着 :
“酒,酒,酒
我们要喝。”
那是什么?那是极尽残忍的欢歌;是屠夫额前血的滴落;是刀下牛骨的悲鸣“喀,喀”;是火一般的愤恨;是浪客的喧声;是透明之夜的醉梦斑驳;是笑语间的深沉苦涩。
“拥护陈胜 !拥护吴广 !”
这是大泽乡雨的幽邃凝望;是脚底泥浆中混杂的未来枯骨的泪;是累累鞭痕下的暗沉苦楚;是阿房宫里永久春色背后的悲沉蕴泽;是对那些苦沉命运的可悲默认;是赭色林子中终将埋下的九百个枯骨之冢——不,那不是。那是九百个生命泣血的呐喊;是剑影刀光死而无憾的无畏反抗;是血红的双目;是泪化的冰霜;是风雨为不公的吹打;是江河汹涌盛赞的,永不会凋零的真正胜利——”
夜的繁星终于升起,九百整,无余一,他们赢得了永恒的革命,惊山河,永传唱。
“飞机,飞机,飞机”
此是战争前梦的战栗;是人恐惧至极的痉挛;是避难所深处的呛咳与恸哭;是烈火灼遍唯存的大地本色;是葬于风中的花与山林;是扬起的尘;是消解的瓦;是无处可觅的,足以永保和平的钢盔。
“给我一个火把 !”
彼是长夜中溢彩的流光;是手指相传的热血滚烫;是缓慢而坚定地挺起的,新生的脊梁;是生生不息的希望;是激昂的曙光;是飓风催不倒的烈焰;是畏缩而懦弱面颊的无可躲避之境;是沉睡的世界中燃烧的火种;是沸腾翻涌的欢呼热浪。
父辈噙着笑意,言着 :“我对伙计们,从来也没有压迫,就是他们真的要革命,又会把我怎样?”这是他笔下时代洪流中的至善温情。伞思索着笑语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那是他笔下的心之呐喊。“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 ......”此是嘶哑热切,至死不渝的向阳之歌。
......
他笔下的他(她)们呐喊着,呐喊着夜色滚烫,热血难凉。
笔之脊梁
他的笔坚牢似铁,宁折不弯,挺着磷磷脊梁;他的笔痕平直端方,字如其人,写着铁骨铮铮。
他永不会爱上这暗沉的夜,亦永不会沉溺于风雨中一盏随时可熄的缥渺温馨。
他叹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
“多少日子被严寒窒息着;多少残留的生命,在凝固着的地层里,发出了微弱的喘吁 ......”
他在深夜底慨叹 :“中国,我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吗?”
他痛喊着夜的薄凉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他在风雨中质询 :“你是否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
“我们为这土地而死,又有什么不应该呢?”
他高声地号召着 :“让所有的人,都来加入我们这火的队伍。”
“让卑怯的灵魂,腐朽的灵魂,发抖在我们火把的前面。”
他为那暗沉的亡逝默哀 :“冷露凝冻了我们的胸膛,尸体腐烂在野草丛里。”
“我们是死在自己圣洁的志愿里。”
他为那久候而至的光明不吝礼赞 :“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
他的笔永挺着脊梁,傲骨难折,他的诗永意志坚毅,傲雪凌霜。
笔触生情
他诞生于华夏河山,自幼见此方山河满眼,提笔为神州大地叙诗,字里行间,于这山河爱得深沉。
这山河锦绣怡然,历史久悠,色晕缤纷,艾青永爱着广袤的土地,可黎明前的夜降下雪来,他只听见,土地的悲鸣呜咽。
他听见土地的崎岖泥泞,听见土壤之上生灵的憔悴疲惫,他于梦隙见大地亡于绝望的战火之焰,田原僵硬,河畔哑然,焦黑的沙土在风中空寂的流旋,腐朽的希望深埋于污巷,饥馑的生灵活得艰辛 ......
他记叙着这曾经繁华的河山之“新貌”,笔尖战栗,笔触生情。原本单薄的诗变得深沉,平直的字划因愤懑而向上挑起,身姿尖锐,痛苦流淌于笔触,而那深沉的痛苦,来自于他于华夏之土那爱恋之深。
他深爱这山河,悲恸于悠长夜色,痛心于亡者离歌。这方土地被灼烧之苦,即是他灵魂被烤炙之痛。
他愿以身化薪火,燃出这片大地上新的黎明。诗说 :“假如我是一只鸟 ......(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他的笔触饱含深情,写诗际,笔触生情,满目泪,只因于山河爱恋至深。
笔下黎明
他的笔下颜彩艳丽编织出风格各异的词句,热血沸腾于他那傲骨难折的笔痕之迹里,字字句句,饱含深情。
在整本《艾青诗选》中,共有四篇诗题中包含“黎明”二字,横跨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共有二十余首诗与“晨”、“春”、“火”、“阳光”、“黎明”有关,纵越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他笔下微黄的灯光在穿上白衣的黎明里战栗着最后的时间,天幕是翻飞在窗外的灰蓝布,它为黎明的将至飘起了冥想的又一个开始。他愿为黎明的到来站上那高邈的山地,张开两臂以投奔到黎明温煦的怀里 ,他于黎明有着比对自己的恋人更不敢拂逆和迫切的期待 ......窗皆为黎明而开,门皆为黎明而敞,乐俱为黎明而奏,时间为黎明而歌。黎明前的梦做不起来——因为梦里,皆是黎明。黎明的宣告响彻世纪,夜将告罄,雄鸡待啼 ......
——纵越半个世纪,可他于黎明之爱却无半点褪色,反倒是在年华的笔下愈描愈深。他立于沾湿的长夜里翘首以盼着窗外的黎明。他为黎明以笔为刃,征伐四方;他为黎明劳苦四季,奔波不停;他为黎明书写赞歌,高喊于风;他为黎明走街串巷,宣告将临;他为黎明熬尽一生,遍洒热血;他为黎明呕心沥血,无怨无悔 ......
——“因为热爱,所以值得”,因为挚爱华夏山河,所以盼中华山河繁荣,阳光遍洒,四季安宁。
黎明终至——
“属于你的是
光明与黑暗交替
黑夜逃遁
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
群星已经退隐
你依然站在那儿
期待着太阳上升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新生的黎明永不熄灭,而他是那颗启明星。
——《艾青诗选》读后感·
包头最美书友会
不忘初心
展翅飞翔
执行主编:依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