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甩锅,陈漫道歉
2021/11/24 9:00:00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最近,摄影师陈漫由于给迪奥拍摄了一些涉嫌丑化中国人形象作品的事情,被大家炮轰。我给大家找了一张图片,给不了解情况的朋友,大致做个参考。
这事在网上传了好久。之前,各方都没啥声音。但在昨天,迪奥和陈漫纷纷出来表态。
迪奥的声明内容,主要如下。
而陈漫的声明内容,主要如下。
从发文时间来看,陈漫发文在先,迪奥发文在后,但均在同一天。由于前后只相差了20分钟左右,我猜测双方可能提前有过沟通。
从行文内容和文笔来看,这两篇文章大概率找人提前润色过。
01
—
迪奥,是由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于1946年创于巴黎的一款品牌,主打高端和奢侈品消费。
从迪奥的声明内容来看,它想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这些作品不是迪奥的商业广告,即并非迪奥委托创作的作品,跟迪奥本身没啥关系。
2、迪奥在发现问题后,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已经立即删除并下架了作品。
3、迪奥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严格遵守中国法律,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对中国消费者真心诚意,坚定不移。
总结起来大致是,这事跟我没啥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也是受害者。发现问题后,我已经及时纠正。对于中国市场,我绝无二心。
而陈漫发表的声明内容,基本和迪奥相互呼应,主要意思有以下几点:
1、承认错误,表示深深自责和道歉。
2、自己是中国人,没有丑化中国人的内在原动力。
3、以前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自己太年轻,艺术观没有成型导致。
4、作为文艺工作者,会肩负起展现中国美的使命。
5、接受批评,沉淀学习,继续工作,未来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02
—
我看到有多人在骂迪奥和陈漫,尤其对陈漫骂的比较凶。
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的核心是,中西方市场和消费者在对“时尚”、“审美”这些文化定义的内涵、外延,争夺话语权。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时尚潮流引领,基本被西方国家所垄断。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世界上著名的各种奢侈品品牌,大多都来自西方国家,而中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非常少。
比如,高档西服大多来自于意大利。
有一段时间,我看到报道,说很多中国人为了挤入高档西服市场,纷纷跑到意大利去开店,然后再出口转内销卖到中国,搞得意大利本土西服制造商和品牌商,非常有意见。
他们之所以有意见,是因为中国人实在太能打了,而且经常搞价格大战。
原本可以站在世界产业链顶端,安静赚大钱的高档西服市场,被中国人进去一搅和,竞争加剧,利润骤减,躺着数钱的日子马上变得摇摇欲坠。
为什么这些高档西服品牌,或者说世界范围内的时尚潮流,基本都被西方国家所引领或垄断?
因为在最近几百年来,有钱人和贵族都在西方国家。
他们通过强劲的消费能力,支撑起了本地奢侈品品牌,并通过武力征服等各种手段,打碎其他国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品牌,把西方国家的这些奢侈品品牌扩散到了全世界。
在西方垄断“时尚”、“审美”这些文化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后,任何人想要到达这条产业链顶端,都需要用西方的定义和规则来行事。
否则,你会一直处在产业链或者职业生涯的底部。
03
—
奢侈品市场,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
我看到一则报道显示,中国目前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00多亿。
而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冲击,其他国家的奢侈品市场在一路下滑,唯有中国在上升。到2025年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奢侈品市场。
除了国内消费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海外消费,即中国消费者通过网络或境外游的方式,直接到海外消费了奢侈品。
把这些海外奢侈品消费全部加上的话,市场规模可能远超过4000亿。
但在这么大的一块蛋糕中,中国本土品牌几乎屈指可数。
我给大家列一下全球排名比较靠前的奢侈品品牌:
1、LVMH集团,即生产LV、迪奥所在的集团,所在国家为法国。
2、雅诗兰黛集团,美国。
3、历峰集团,瑞士。
4、开云集团,法国。
5、陆逊梯卡集团,意大利。
6、香奈儿集团,英国。
7、欧莱雅集团,法国。
8、斯沃琪集团,瑞士。
9、周大福集团,中国。
10、PVH集团,美国。
大家是否看到,绝大多数来自于西方国家,来自中国的非常少。在中国即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奢侈品市场时,中国本土没啥能打的奢侈品品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是不是意味着,这条产业链上的绝大多数利润,被西方国家赚走了?
而且,他们不但赚走了中国市场上的大部分利润,还垄断了对“时尚”、“审美”的文化定义,搞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舒服的形象照片,向全世界传播对中国人的错误形象概念。
04
—
4000亿的消费市场,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之前在写元宇宙那篇文章时,曾经查过游戏产业的消费规模。2020年时,中国游戏产业的销售收入,大约是2400亿。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2400亿的游戏产业规模,养活了多少人以及创造了多少年薪数十万、数百万的工作岗位?
我前天在微博上逛时,看到有个在鹅厂做游戏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被人贴出了在职证明,显示年薪200多万。
除了鹅厂以外,还有很多小的游戏公司,在各种APP和链接中,左右逢源,有些还活得相当好。
我们不去讨论游戏产业对整个社会的利弊,只是去看,如果2400亿的年消费规模,就可以创造这么多的就业岗位的话,那么,如果我们把4000亿的奢侈品市场都拿过来的话,可以创造多少就业岗位?
可以为整个中国社会创造多少年薪数十万、数百万的群体?
但现在很可惜,这块蛋糕中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老外赚走了。年薪数十万、数百万的工作岗位,都为他们创造了。
而且,奢侈品市场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品牌附加值。
比如,施华洛世奇的一块石头,售价几万到几十万。虽然我不是这方面专家,但我不认为这块石头的原始成本有那么高。
这么高的售价,更多的可能来源于品牌附加值。
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的挣钱逻辑,跟传统制造业基本完全不同。
传统制造业靠资源、人力、质量往上堆,利润可能就10%-15%,还有各种压款、账期,运营成本很高。
但奢侈品行业靠的是无形品牌附加值,一种精神感受。100元的物理成本,可能能够卖到1万元。
如果中国本土能够成功打造出相当数量的高端奢侈品品牌,对于解决中国国内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问题,可能有相当大的好处。
05
—
那么,为什么中国本土没法打造出跟市场规模相匹配的高端奢侈品品牌呢?
关于这个道理,我在以前的文章也大致聊过。
大家应该知道,政治是经济的上层建筑,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中的上层建筑。
不论是电影还是高端奢侈品品牌,本质上都和精神文化有关。
比如,有人之所以愿意花重金买一个LV的包包,不是因为这个包包本身很耐用,而是因为觉得拿了LV的包包,可能感觉有身份地位象征。
那么,为啥觉得有身份地位象征呢?
因为这款产品原产于法国,而法国这个国家的名字本身,就让人产生联想的感觉。
在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再举一个。
比如,以前很多人愿意吃肯德基,觉得肯德基是一个带有一定身份象征的快餐消费场所。但实际上,肯德基的英文名Kentucky Fried Chicken,翻译过来是肯塔基州炸鸡。
转换到中国场景中,类似于王家村炸鸡。
你会愿意经常带着朋友,一起去吃王家村炸鸡吗?
所以,本质上不是因为肯德基这个品牌本身,有身份附加值,而是因为美国这个国家强大,对它这个品牌产生了附加值。
由于西方国家的强大,他们垄断了上层建筑中的各项文化定义权,并由此垄断了与这些文化定义权相关的各种产业。
06
—
讲到这儿,大家是否可以明白,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焦虑?
因为中国一旦强大,将逐渐通过底层的实力,影响上层建筑中的各项文化定义权。
比如,在中国穷的时候,如果你拍电影,只能拍一堆穷人坐在村门口捏虱子的电影。但在中国强盛后,你可以拍红海行动、战狼。
甚至在未来,可以拍中国“007”特工系列电影。每过三五年就拍一集,然后全世界大卖。
当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强后,中国的王家村炸鸡店,就可以开到全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吃着王家村炸鸡店,都感觉很有身份象征。
虽然这个王家村炸鸡店,在中国其实没多少人吃,就好比麦当劳、肯德基在美国不是主流餐厅一样。
中国本土的有眼光的商家,也可以通过中国国家实力所带来的影响力,打造各种高端奢侈品产品。比如,用自己的名字创建一个品牌,卖高档钻石或包包。
LV的英文原名是路易威登,这是一个出生于瑞士后来移民到法国的普通人的名字。
最开始他生产行李箱,后来生产各种附带产品,最后成立了工厂,生意越做越大,变成了LVMH集团。而LV这个品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如前所述,包括迪奥这个品牌,也是以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的名字,命名的。
有些朋友到了国外后,可能会惊讶的发现,有些在中国卖的非常贵的奢侈品,在国外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价格也比较平民。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是因为这些品牌在当地就是普通人的名字。转换到中国场景中,就好比你看到有个品牌的名字,叫做李二狗一样。
你会认为这个李二狗的品牌,有什么特别的高档之处吗?
路易威登这个品牌,兴起于法国这个国家版图的扩张时期。我们之所以觉得路易威登这个品牌听着高贵,不是因为这个品牌本身有多么高贵,而是因为这个品牌兴起于法国这个国家崛起和扩张之时。
法国这个国家的实力,给了这个品牌附加值。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品牌的名字,换成一个印度人的名字,你还会觉得高贵吗?
另外,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后,普通中国人只要背个包,就可能可以全世界旅行。因为随便到一个地方后,你可以教中文为生。
美国人经历过在上升为世界第一的过程中,随着国家地位和实力的提升,所带来的种种附加好处。所以他们非常清楚,一旦中国崛起,逐渐挑战到美国的世界第一位置后,将不仅仅是第一和第二之争,而更是一系列周边附加好处之争。
也包括在世界范围内对顶层建筑的话语权之争。
即便中国不想争,这些周边好处也会自然的落到中国头上。
结语:
陈漫这件事本身,属于中国市场在逐渐强盛后,对“时尚”、“审美”等文化定义权的争夺。
个人认为,这属于第一阶段,即反击阶段。
反击过后,便是相持阶段,即中国消费者完全取得对中国文化在中国本土的定义权。
到了第三阶段,可能是反攻阶段,即中国文化开始向海外扩张,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方式,让世界其他各国民众逐渐接受中国市场给他们反复宣传的中国文化和形象。
当然,理论上可能还有第四阶段,即中国市场完全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定义权。这是后话,也许有,也许没有,不太确定。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多点“赞”或点击“在看”,多多互动。微信的推送规则是,如果经常互动,我就会在你的常读列表中,能很方便的找到。如果不互动,慢慢可能就不太容易找到了哈。感谢大家支持!
全文结束,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击“赞”或“在看”。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
网址:迪奥甩锅,陈漫道歉 http://c.mxgxt.com/news/view/983552
相关内容
陈漫道歉,迪奥甩锅,但事情并没有完迪奥甩锅,陈漫道歉
陈漫道歉!迪奥回应!
陈漫道歉,迪奥回应
为“饭”负疚的陈漫、甩锅的迪奥,中国消费者为何得不到尊重 ...
丑化中国人形象只是艺术观问题?陈漫和迪奥要道歉,更要反思
丑化中国人形象只是艺术观问题?陈漫和迪奥需要道歉,更需要反思!
陈漫与迪奥,不止一次了,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半月谈丨丑化中国人形象只是艺术观问题?陈漫和迪奥需要道歉,更需要反思!
陈漫下架争议作品,她的道歉,是真的知道错了还是为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