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华白海豚海上相见

发布时间:2025-05-05 05:10

得知要出海寻找中华白海豚,可把我激动坏了。但还没激动多久,我得知要成功出海,并见到中华白海豚也不是件容易事。这些都得“看天”说话,如果风太大或下雨,出海计划就只能泡汤。

从北京出发前,我联系了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副理事长兼研究员潘岳。潘老师常年驻守在广西三娘湾地区,从事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

能不能出海,能不能看到白海豚,她最有经验。

“目前来看那天风不大。”潘老师安慰我,“只要用心期待,一定能看到。”

实际上,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拍摄野生中华白海豚,了解潘老师团队开展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如果无法出海,这项任务将很难完成。

而这其实正是面对荒野,面对大自然的第一课。海边的天气瞬息万变,也许此刻晴空万里,突然间就会狂风暴雨。海边有经验的老渔民,对这些自然规律有自己的理解,他们拥有着自己面对自然的智慧。

这些经验,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很难具备的。

潘老师告诉我,在三娘湾看到小海豚的概率很高。但出海还有一项大挑战,那就是可能晕船。看来,要感受荒野之趣,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中华白海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上大熊猫”,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这么多响当当的名号,无不令人向往。

带着期待、忐忑、兴奋的复杂心情,我们出发了。

出海前,我们来到潘老师的研究站。在那里,我看到很多中华白海豚的生动画面,了解到白海豚的花纹特点、育幼情况、生存现状等。更有趣的是,我认识了“5嫂”“牛姗姗”“三月三”“钦钦”“小龅牙”“小豁嘴”“小红帽”等白海豚个体。

它们就像一个个活泼的小朋友,一个个生动的小精灵,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不亦乐乎。看着它们这么有活力,这么快乐地生活在这片海域里,我的内心也被一种幸福的感觉所填满。

我十分期待和它们在海上相见。

出海那天,运气出奇得好,风平浪静。看着平静的海面,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突然,海面上出现一条“飞鱼”。长长的身体,像一艘游艇般,快速地掠过海面。“是针鱼”,所有人都有点兴奋。

三娘湾的渔民苏六哥,经验老到,船就是由他开。据说距离两三公里时他就能看到中华白海豚。

很快,他就看到了。

我也看到了。

苏六哥

当我在广西三娘湾,看到中华白海豚露出水面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变得生动起来,海洋哺乳动物的神秘,大海的广袤和壮阔全都近在眼前。

是“小红帽”,那只我昨天才认识的白海豚,它和它的小伙伴一起,出现在船周围。

头露出水面,接着是背鳍,它背鳍上的伤痕清晰可见,特征十分明显,瞬间身子进入水中,尾巴摆动出不小的浪花。然后它就不见了。

潘老师告诉我,看白海豚要盯住了这只,出现后,再数20到40下,这就是它换气的节奏。

一只、两只、三只,它们时不时地露出水面,我看得应接不暇,简直不虚此行。

同行的林巍杰,是潘老师保护团队的工作人员,他还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家乡,保护白海豚。我问他,看到白海豚还激动吗?他给了我肯定的答案。

一个当地的珍稀物种,一个留在家乡的年轻人,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在三娘湾,我看见珍稀的海洋哺乳动物健康快乐地生活在这片海域,与当地渔民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渔民的生活也因中华白海豚的存在变得越来越好。他们和它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依托这片海域,共同繁衍生息。

在海边,潘老师讲述父亲潘文石和中华白海豚的故事。两代人亲情的羁绊,一群人为理想坚守,20年的接力守护。他们宛若中华白海豚生命的“守塔人”。

白海豚啊,你们尽情地游吧。

期待再会。

原标题:《与中华白海豚海上相见》

阅读原文

网址:与中华白海豚海上相见 http://c.mxgxt.com/news/view/986547

相关内容

跃动的“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
遇见海上的白衣舞者:中华白海豚的奇妙世界
中华白海豚推广大使是哪个明星,中华白海豚大海
Angelababy与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
Angelababy与中华白海豚vlog
粉色海豚中华白海豚:唤醒少女心的水中精灵
海南中华白海豚保护地
防城港现“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为何有些白海豚是粉色的?
“中华白海豚通人心,有灵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