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外孙》:那个一句话没说的爷爷,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发布时间:2025-05-05 08:12

一部讲述泰国移民家庭的电影《姥姥的外孙》,让观众破防了。

华人家庭很多暗潮汹涌的隐痛,铺陈的如此真实而戳心,影院里的抽泣声不断。

传统的孝道,养老的困境,女性的隐忍,父母的公平,亲情的权衡,遗产的分割,金钱的幽微……通过一个遗产继承问题,包揽了当下几个最具争议的社会议题。

“女性的困境”很多人讲过,今天想说点不一样的:

故事里那个一出场就领盒饭的爷爷,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一、爷爷

故事从这位老人家(安的爷爷)的去世开始讲起。

主角阿安,是做游戏直播的无业青年,梦想一夜暴富却现实渺茫。

安的爸爸已经去世,母亲在超市工作,收入微薄勉强持家。

当得知爷爷的死讯时,他的回应很淡漠——只是偶尔完成任务似的去看望过几次,自然不会对老人的离去产生过大的悲痛。

葬礼完毕,他意外地从爷爷的去世得到了“启示”。

阿安的表妹阿梅,因为一直悉心照顾她的外公(即安的爷爷),而获赠价值不菲的房产,那些血缘关系更近的儿孙们,反而都只分得很少,安的妈妈就得到一条项链。

此时阿安才明白,为什么当初跟阿梅聊天,说她完全可以找到更赚钱的工作时,阿梅的回眸一笑:“我已经找到工作了。”——爷爷的遗产就是她的回报。

于是,安决定复制阿梅的“致富之路”,通过照顾身患绝症的姥姥来继承房产,于是搬去跟姥姥同住,做她的“全职外孙”。

这笔亲情的“买卖”,最后能完美成交吗?

二、姥姥

安的姥姥是潮州人,有三个儿女:

大儿子阿强小有成就,已婚有一个女儿,生活还算不错,却只是“表象式孝道”,更多是做给别人看。

次女阿秀(安的妈妈),最为懂事和孝顺。小时候辍学照顾家庭,长大后也一直任劳任怨,为了白天陪同母亲化疗,她特地换成夜班,几乎没有睡觉时间地连轴转。

小儿子索伊是个赌徒,欠下巨额债务,除了躲债就是向母亲要钱,他甚至偷走了母亲卖粥辛苦攒下的所有积蓄,是最不争气的一个。

为了争到房产,阿安需要努力“刷好感”,打败大舅舅和小舅舅,把自己在姥姥心中的排名,提到第一名。

于是这个一贯懒散的年轻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帮姥姥看粥店、陪姥姥做化疗,给姥姥买饭、捏腿、打牌、散步、逗开心。

在照顾姥姥的过程中,不耐烦、行事草率的外孙渐渐蜕变得稳重靠谱,原本对外孙的“入侵”目的心知肚明且感到戒备的姥姥,也一步步敞开了自我。

原来,姥姥也不是生来就是姥姥。

其中有几段,让安很心疼:

陪姥姥跟大舅一家去祈福,只有他写了对姥姥的祝愿,大舅一家,根本没有把姥姥当作家人,安感到愤愤不平;

更让人窒息的,是陪姥姥去找她住豪宅的富翁哥哥,想要一百万泰铢给自己买块好墓地,可哥哥断然拒绝了。

姥姥很委屈:爸妈临终前,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是我,到头来,为什么房子遗产全给了你,我什么都拿不到?

哥哥理所当然:我是儿子,而嫁出去的女儿,“不同姓就已经不是一家人了”,让姥姥永远别来找他。

所以,阿安后来要排第一的“发心”变了,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房产,更因为他觉得,其他人更不配得到姥姥的爱。

三、遗产

然而,姥姥在病重时,还是把唯一的房产留给了嗜赌成性、连老妈的辛苦钱都偷走的小舅,理由是“你小舅舅一个人无法生活下去”。

阿安的如意算盘落空,更有“付出没有得到肯定”的失望和伤心,怒斥姥姥后撒手不管。

小舅舅扭头就变卖了房产用来还赌债,把姥姥送进了养老院。当安去养老院看到与几个人挤在一间房的姥姥,终究还是于心不忍,跟姥姥说,跟我“回家”吧。

“儿子继承了房子,女儿只能继承癌症。”

女儿轻轻的一句话点破了真相,姥姥虽然内疚,也只能表达“但我还是最希望你在身边”。

最后,姥姥在女儿的家中走到生命终点。

姥姥照顾了父母,却受到不公的待遇,自己临走前还是把财产留给了不争气的小儿子,这里面有性别的因素,也有为人父母的偏爱,总要照顾弱的那一方——损有余而补不足,不管公平不公平。(大儿子分文未得)

在血脉里根深蒂固的潜意识,才是更令人不安的。

四、真相

生活的细节如涓涓细流,荡涤掉尘埃,显露出底色:

过往谜团渐次揭开,安才后知后觉姥姥的爱:原来门口的石榴树不许别人摘,是许诺过只留给安的专属;从他一年级开始,每月去银行存的钱,是留给他的成长基金,足足有一百万泰铢。

重拾亲情的阿安,也兑现了儿时“我要给姥姥换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房子”的承诺,为姥姥购置了生前心心念念的高档墓地。

姥姥,你在我心中,排第一啊。

奔着遗产去的外孙,收获了满满的爱。

写在最后

好人的挣扎,人性之复杂,温情的背后,藏着把温柔的刀。

“养儿可能不防老,但重男轻女依旧”,这是大多数东亚家庭中的酸楚。

无论是阿梅的外公,还是阿安的外婆,最后照顾他们的,都是女儿,女儿的孩子;

虽然电影中的女儿阿秀理解并接受这样的宿命,但不应该是这样的。

安看到妈妈的辛苦付出,问妈妈值不值得,妈妈说“付出总比得到要让人心安”——妈妈的发心是爱,尽力去做,以后我不后悔。

——但如果付出却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心安的同时,一定还有心塞。

姥姥当年自己吃过的苦,不应当让女儿再吃一遍;在无恶意的前提下,付出就应当得到回报,否则真心付出就不会再得到鼓励。

所以说,安的爷爷处理遗产的方式,是幽暗中的那一束光:一直陪伴、付出时间精力的外孙女阿梅得到了遗赠——注意不是外孙,也不是孙女,是外姓女儿的外姓女儿,是“双重外姓”的后辈。

所以说,这个一出场就瘫在床上无法自理,无法清晰讲出一句话的老人,才是透彻,清醒的那一个,他终止了重男轻女的“代际传递”,也给予陪伴照顾他的人一份真心的回报。

爱无法量化,但获得的物质回馈,可以来衡量这份爱在他人心中的价值,分量,和地位。

欢迎点赞,一起留言讨论!

#电影姥姥的外孙#

网址:《姥姥的外孙》:那个一句话没说的爷爷,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http://c.mxgxt.com/news/view/989138

相关内容

同一个叫法,都是 grandma和grandpa,外国人是如何区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
一场关于“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的称呼之争
贾乃亮看姥姥姥爷 为何时隔十八年才再次相见?
​为什么都讨厌我是田姥姥的外孙 田姥姥的外孙在消费田姥姥
贾乃亮新综艺中看望“姥姥姥爷”,被质疑炒作,人设要糊?
户口本上姥姥和外孙女的关系
看看明星宝宝隔代遗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相的哪家更胜一筹!
网红田姥爷并非癌症去世,田姥姥说出真实原因
刘姥姥与王熙凤同辈?细说刘姥姥一家与金陵王家的关系
千万粉丝网红“我是田姥姥”发布讣告:田姥爷患癌去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