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案终于落幕,各路“神仙”曾粉墨登场,能否全身而退?
备受关注的“总裁父亲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案终于落下帷幕。9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督导组通报说,鲍毓明涉嫌性侵韩某某案,经全面深入调查,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鲍毓明的行为构成性侵犯罪。
尽管很多人还沉浸在“正义”之中,仿佛意犹未尽,但是,证据就是证据,不由得你不信。而且,这是最高级别的权威结论,相信在无数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下,谁也不敢徇私枉法。如果这个还不信,还相信啥?
回顾鲍毓明性侵案,无数人被打脸。曾几何时,各路“神仙”以一副正义人士的嘴脸粉墨登场,质疑办案不公,怀疑背后“有保护伞”。就是因为这些人的急公好义,导致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现在,他们能够全身而退?
我们先来看看挑起此次舆情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一、某知名“良心媒体”。
鲍毓明被掀起巨大的舆情声浪,应该说,少不了某些媒体的功劳。我们先来看看某知名大V梳理的时间线:
显而易见,正是某媒体的这篇报道,让此事升级到沸点。对照此事的最终调查结论,某媒体的错误在于:标题“节奏鲜明”。该媒体曾以《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为题进行报道,不需要看内容,光看这个标题,媒体似乎就已经定论。事实上,媒体只是偏信了“受害人”韩某某的一家之言,并没有证实事情的关键点——韩某某的真实年龄。任何一个新闻,公正、客观、全面、真实、准确,是媒体和媒体人的价值追求,报道此案的媒体做到了吗?
二、某些明星的站台。
每一起反转事件,除了始作俑者,更有推波助澜者,鲍毓明也不例外。听到未成年人被性侵,一些明星闻风而动,比如章某,就曾质疑“没有严惩,只见保护伞,警察叔叔们的不心疼吗?”
除了章某之外,还有韩某等。当然,他们可能是偏信了某些媒体的报道。但这绝对不是理由,因为作为一个知名人士,应该更懂得社会责任,怎么能如此轻率?关于明星的言论,我曾痛批白某某喜欢“信口雌黄”,遭到无数白粉的谩骂。事实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媒体时代,小人物的言语微不足道,公众人物难道不该慎言吗?
三、网民的轻信。
不能不说,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谁先抢占了先机,谁就掌握了制高点。有时候,唾沫也是可以淹死人的,包括没有掌握先机的媒体。
鲍毓明案,某媒体的报道问世后,就连《财新网》这样的知名媒体,也显得有些无奈。4月12日,《财新网》曾刊发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按理说,这篇与某媒体“针锋相对”的报道,足够引起网民的理性思考。可是,却被无数人视为替强权代言,吃人血馒头。
在舆论的压力下,《财新网》道歉、删帖、撤销新闻。这篇报道虽然也有不够缜密的地方,但相比某媒体》而言,更加接近真相。遗憾的是,《财新网》因为这篇报道被弄得灰头土脸,不能不说,这是何等的悲催!
鲍毓明案给网民的教训在于,每一场信息不对等的新闻事件PK面前,难道不该学会理性思考?总是愿意当别人的提线木偶?
四、涉嫌“报假案”的韩某某。
事实胜于雄辩,鲍毓明既然不存在性侵,就足够说明“受害人”韩某某报的是“假案”。多次报案,还在社交媒体挑起舆情,消费公众的同情心,难道不该追责吗?别以为你很“弱势”就有理!
当然,鲍毓明案其本身并非完全无辜,其存在隐瞒外国国籍,违规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有恋童癖等行为。但是,这一切与性侵无关。联合督导组的定论,体现了不枉不纵的法治精神。纵观这场闹剧的过程,我觉得各路“神仙”的丑陋表演不仅该收场了,而且不能就此全身而退。接下来,该追责的一定要追责,还网络空间的风清正气。
网址:鲍毓明案终于落幕,各路“神仙”曾粉墨登场,能否全身而退? http://c.mxgxt.com/news/view/992173
相关内容
鲍毓明案终于落幕,各路“神仙”曾粉墨登场,能否全身而退?鲍毓明性侵“养女”案终局!将被驱逐出境 “养女”曾改年龄
鲍毓明养女坚决否认恋爱关系 鲍某明丑闻案录音曝光!鲍毓明回应性侵养女最新进展
鲍毓明性侵养女案:没有反转的下作
鲍毓明性侵养女案:不爱了就分手,何必互相伤害!
鲍毓明性侵“养女”案,网友深扒其身份,明星们声援受害者
鲍毓明事件结果:女方真实年龄22岁,国外人鲍毓明被驱逐出境…痛快!
“高管性侵养女”事件曝光逾百天 鲍毓明退出中兴董事行列
鲍毓明养女案”新进展,鲍毓明晒不雅照,母亲涉买卖婚姻!
李星星鲍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