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与郎平的友情
2016年8月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年轻的中国女排队员在主教练郎平的率领下忘我拼搏,以3比1的战绩力挫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后再次夺冠。望着电视屏幕上郎平与女排姑娘们热烈拥抱,喃喃耳语,我难掩心中的激动和眼中的泪花,立刻来到父亲臧克家的遗像前,向他报告这个重大喜讯。
老球迷
父亲是1980年左右认识郎平的。那段时间,他参加了一些体育界召开的会议,尤其是为中国女排庆功的欢迎会。
会上,75岁的父亲与小他55岁的郎平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之交。于是,郎平成为我们全家,尤其是父亲的座上宾。
在赛事和训练之余,或逢年过节,郎平总会携姐姐郎红或是全家人一道,来北京赵堂子胡同15号我父亲家中探望。
头几年,多是郎平、郎红这对姊妹花,身着朴素的运动服,骑着半旧的自行车在晚饭后结伴而至。她俩高挑匀称的身材,格外引人注目。
每当此时,父亲总要亲自端来水果招待嘉宾。大家亲亲热热如一家人,坐在客厅里聊比赛,聊训练,聊家常。
郎平非常挂心我父亲的身体,多次当面或来信劝告年事已高的“臧老”:“不要看球了!上了年纪,心脏又不好,从报纸上看看结果就行了。”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和笔端。
在郎平慎重地选择终身伴侣时,也不忘将男友带到我家,“请臧老鉴定一下”。郎平把我父亲奉为家中尤为尊重的长者一般,放在了内心的深处。这是何等的信任和深厚的感情!
为了记述这些难忘的时光和场景,父亲用优美亲切的笔触,写下了诗歌《胼胝的手掌——赠郎平同志》、散文《嘉宾晚间到》《郎平来函问起居》《郎平行迹》和书评《胜利全从拼搏来——读〈郎平日记与书信〉有感》。如今读来,仍有一种温暖荡漾在心中。
忘年交
郎平和中国女排姑娘们当时虽然只有二十岁上下,但她们对于赛场上来之不易的胜利有着清醒冷静的认识。她在1982年10月4日的来信中谈道:“这次比赛胜之不易,全国人民都很关心,但去年夺冠以来,活动太多,宣传方面也有‘过多’‘过分’之处。”一句话,叫父亲对于这位年轻的后辈刮目相看,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了女排。
父亲已经去世12年了,但我们依旧珍存着和郎平及其家人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照片。它们是这段交谊的美好见证。
有一张挺有意思的照片,是摄于1990年7月29日的五人合照。那天,有两拨客人不约而同地来家中看望我父亲。一拨是作家胡世宗带着15岁的儿子胡海泉;另外一拨就是把车直接从机场开到我家的郎平父女。
26年后,中国女排在里约夺冠之时,这张合影成为手机微信上的热点,广为流传。
正能量
2004年2月5日,99岁高龄的父亲驾鹤西去。远在美国的郎平难抑悲痛之情,请托郎红代表全家人,前往八宝山参加遗体告别仪式,送别这位亲近可敬的老人最后一程。
这段长达二十个春秋、年龄相差半个多世纪的忘年之交,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和正能量,为我父亲的晚年生活平添了内容和色彩,因而被我们全家人长久地记忆并深深地感动着。
父亲与亿万民众和球迷一起,对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和热情的关怀,成为这支年轻队伍成长的动力。同样,父亲也从郎平和中国女排姑娘们身上,感悟、汲取到许多东西,尤其是至今仍然高擎不变的女排精神,给了耄耋之年的父亲很大的震撼与感动。共同的对于祖国、人民和中国体育事业的衷心大爱,是忘年之交的基石。
今天,当已经不再年轻的郎平率领着中国女排,让五星红旗再次在里约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高高升起时,我格外怀念我亲爱的父亲,格外怀念他与郎平亲如一家的那段时光。我仿佛看到父亲像过去一样,与我们比肩坐在电视机前,为郎平和新一代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胜利,尽情地欢呼,鼓掌!
(《光明日报》12.1 臧小平)
网址:臧克家与郎平的友情 http://c.mxgxt.com/news/view/995190
相关内容
“人间最动人的友情”——忆父亲臧克家与郎平的交谊刀郎与臧天朔:黄金有价,情谊无价
臧(zāng)姓的名人有哪些?臧氏族规家训
好人有好报!刀郎两次探望入狱的臧天朔,臧天朔帮他救回徒弟云朵
好人有好报!刀郎两次探望臧天朔,臧天朔则帮其救回徒弟云朵
臧氏名人,臧姓名人
好人有好报刀郎两次探望入狱的臧天朔,臧天朔帮他救回徒弟云朵
臧天朔遭遇绯闻!入狱打架,好友刀郎两次探望
刀郎探望入狱臧天朔,好人终有好报
姓氏臧的起源与分布发展,臧姓的历史名人及成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