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

发布时间:2025-05-05 19:20

耳石症,亦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病症,具有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这种疾病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而根据受累半规管的位置,又可以细分为后半规管型、外半规管型、前半规管型以及多半规管型。高发人群是40岁之上的男女,男女比例约为1:1.5~1:2.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通常症状为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可能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发病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情况下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旋转性眩晕可能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严重的患者可能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

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耳石复位。药物并不能使耳石复位,但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用于缓解眩晕症状、或复位后还有头晕症状存在时,可以考虑药物辅助治疗。当规范的耳石复位治疗无效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手术干预。此疾病可以自愈,有部分患者即使不采取治疗措施也能自行缓解,但自愈时间长短无常,且可能出现复发。

耳石症病因较为复杂,部分病因不明,部分与神经及耳部疾病有关。

发病原因

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确;

可继发于头颅外伤,病毒性神经炎,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部分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

体内钙离子代谢的变化可能也与耳石症的发生有关。

诱发因素

头部运动位置变化时可诱发旋转性眩晕。

患者头部位置变化时,可突然出现旋转性眩晕或头晕,伴有眼震、恶心及呕吐,多反复发作。

典型症状

眩晕

表现为强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分钟。常出现于坐卧体位变化或卧位翻身时,可因眩晕发作而从睡眠中惊醒。

严重者可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不稳定感或漂浮感。

每次发作时病程持续1分钟左右,可呈周期性加重或自动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

伴随症状

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当患者头部位置变动而出现强烈眩晕时,建议及时就医。

根据询问眩晕发生时状况,进行位置试验时观察到特征性眼震,并排除其他疾病后,医生会考虑诊断耳石症。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眩晕中心。

相关检查

位置试验

Dix-Hallpike试验

这是确定前半规管或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检查手法。

检查时,患者坐在检查床上,头向右侧转45°。医生会扶住患者头部,使之保持45°方位不变,令患者迅速躺下,头悬至床下并与床平面成20°~30°角。观察30秒或眼震停止后,患者恢复坐姿,头向左转动45°,再重复一次检查。医生会根据眼震特点判断是否为耳石症以及发生部位。

滚转试验

这是确定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检查。

检查时,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头部垫高30°,医生会扶住患者的头部,迅速向左或向右转头45°。观察1分钟或眼震停止后,再转向对侧并观察眼震情况。

听力学检查

一般听力无异常,若耳石症继发于耳源性疾病时,可有患侧耳的听力异常。

影像学检查

CT或MRI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可以用于不典型或难治性眩晕的辅助诊断。

平衡功能检查

主要包括对患者姿势的描记、步态分析等。

鉴别诊断

疾病

特征

梅尼埃病

眩晕可持续数小时,伴有冷汗、脉缓、血压下降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和平衡障碍;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为其特点之一;耳鸣及耳胀感。

前庭神经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一侧前庭功能障碍,出现身体平衡障碍,眩晕持续数天后可逐渐缓解,伴有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无听力障碍。

突发性聋

仅部分患者有眩晕症状,反复发作少见;高频听力下降明显。

Hunt综合征

为耳带状疱疹,以耳痛、耳周皮肤带状疱疹为主要特点,可有周围性面瘫,易于鉴别。

前庭药物中毒

有耳毒性药物服用史,眩晕持续时间较长,发病慢,可伴有耳聋、耳鸣。

前庭型偏头痛

眩晕持续数分钟至数天,伴有偏头痛症状,易于鉴别。

该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自愈。治疗方法主要为耳石复位。

一般治疗

发病时应该注意保护患者不要摔倒造成伤害,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以较为舒适的体位休息,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和病情监测。

耳石复位

医生会根据不同眩晕类型选用不同的复位手法,可徒手进行也可以应用仪器,主要目的都是让患者的头部有目的的旋转,让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操作虽简单,但常常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操作应该由专业医师判断后操作。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并不能使耳石复位,当发生下列情况时考虑药物辅助治疗:

当合并其他疾病时,应该接受原发疾病的药物治疗;

为了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可考虑异丙嗪,有一定疗效;

复位后如果还有头晕、平衡障碍的不适,可接受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

手术治疗

非常罕用,用于经规范耳石复位治疗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半规管阻塞术:用于诊断清楚、病变半规管明确,经过1年以上规范的耳石复位仍然无好转,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

后壶腹神经切断术:该术式目前临床已较少应用。

其他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训练法,可改善患者前庭功能,减轻患者前庭相关后遗症。

平衡功能训练亦可改善患者耳石复位后的身体稳定性。

耳石症具有自愈倾向,部分患者不采用治疗措施也可自行缓解,但其自愈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年。

该病可复发,部分复发的患者仍会自愈。

并发症

发生眩晕时无先兆摔倒可能出现摔伤等损害。

参考来源: [1-8]

网址:耳石症 http://c.mxgxt.com/news/view/998023

相关内容

耳石症
头晕当心耳石症
戴佩妮罹患耳石脱落症
戴佩妮患耳石脱落症演唱会无法跳舞
【男星钻石耳钉】
小碗耳
知名女歌手自曝患“不治之症”!这种病极易误诊,医生提醒
知名女歌手自曝患“不治之症”,已复发多次!这种病极易误诊,医生提醒↗
一只耳朵大一只耳朵小怎么回事
奇奇怪怪的东西掉进耳朵该怎么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