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翰|人生就是稍息,立正,向前走
文| 毛豆
张翰已经入行11年了。
从二十出头到走过而立,在岁月激荡的洪流中,生活的矛盾,舆论的压力,年龄的困惑在变着花样的“为难”他。张翰和多数普通人一样,对于事业、家庭、婚姻及爱情的看法阶段性变化着。有些东西不在意了,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今年,张翰筹备了三年的新剧《先生们请立正》终于得以顺利开拍。他将这部戏想表达的核心归结为一句话:展现人生在不同年龄、状态下将经历的瓶颈。拍得是别人的故事,想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
三年时间,几经波折,有人问他,只去拍戏赚钱不好吗?干嘛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张翰无法说服自己这么做,“我认为(制作《先生们请立正》)是我四十岁之前一定要做的事情。”
01
立正
张翰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的时候,九月最后一天还剩不到两个小时,举国上下正沉浸在十一假期即将到来的沸腾喜悦中。此刻他的四周却很安静。张翰刚刚结束《先生们请立正》剧组一天的拍摄回到酒店,略显清冷的语气与热烈的气氛形成对比,礼貌、客气且疏离。
聊天从他最熟悉的——正在拍摄的轻喜剧《先生们请立正》开始。
《先生们请立正》目前已拍摄过半。剧本是他带着编剧团队一起写的,为了保证专业性,还会把本子递给剧中人物所属职业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审阅。除了剧本,演员也是他一位又一位亲自去邀请,事无巨细。甚至连剧名和角色名都是他反复推敲后才决定。张翰说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是他自己对于作品的不放弃。
“起初这部剧不叫《先生们请立正》,后来这个名字是我取的,因为我觉得人生就是稍息,立正,向前走。”在张翰心里,“稍息”的意思是人生总要走很多弯路,而“立正”是到了一定年纪后,人找到的那条坚定要走到底的路。
《先生们请立正》讲述了四个相识近二十年的大学同学,一起成长,走上人生不同轨迹的故事。重新演回大学生,张翰没觉得有什么不习惯,“那些都是经历过的事情。”剧里的很多人物都可以在他生活中找到原型。他又说,“我也是从那个年龄成长过来的,对那个年龄所有的经历是有记忆的,真正感受过的东西,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就会很准确。”
疲惫却年轻的面孔,还有肆无忌惮的自由,可以无限挥霍的青春,张翰希望将这些大众体验表达出来。“我把这部剧看得太重了。我对它的期望太高了。我太想让它好了。”
张翰在《先生们请立正》中饰演的童语是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之所以设定成这个职业,是因为他喜欢钢铁侠。这个张翰自己创作的人物,身上有很多他的影子。“风趣、坚持、韧劲”是他给童语性格下的定义。
“童语对待爱人、家人、朋友有不同的面,这是这个角色最动人的地方,很立体的人。”
“你是这样的人吗?”
“我不想聊太多关于自己的事情。”
张翰很直接,对于外界的窥探,带有防备。
02
柔软
是家人让张翰放下了防备。
疫情期间,张翰在家和父母待了8个月,那是他入行这些年少有的和家人长时间共处的时光,“我感觉很幸福。”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因为要居家隔离,张翰和父母都不能出门。父亲有时会带着墨镜、光着膀子在阳台上晒日光浴。母亲会为此特意换身裙子,假装二人是在沙滩上。这样的情景还有一些,张翰都记得。“很好玩的!”声音里满溢出喜悦。
张翰回看少年时代,十几岁初中毕业后就离开父母只身前往北京。刚开始他也不习惯,慢慢地倒也就适应了。不过,对父母的眷恋从来都难于割舍,亲人是他最在乎的人。
开始拍戏的前几年,张翰会把父母一起带到剧组,他说这是自己保护爸妈的方式。入行后,张翰目睹过很多圈内前辈事业有成,但却无暇顾及家人造成的遗憾,他不想这样,就尽力让家人呆在一起。但是,最近两年,张翰不再让父母陪着拍戏了,“我突然意识到爸妈每次回到老家,和亲戚朋友在一起会很开心,其实这也是他们的快乐。”
安土重迁,张翰决定让父母享受“田园”之乐。
原生家庭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于婚姻的看法。像多数已过而立之年的男性一样,他并不避讳谈及此话题。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模式,张翰家也是。这是一场没有绝对主导的婚姻,他到现在也说不清究竟是母亲“管制”着父亲,还是父亲“牵制”着母亲。“我妈总是‘欺负’我爸,平时都是她管着我爸比较多。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妈妈又会征求爸爸的意见。”张翰觉得这种相处模式挺好,“婚姻面前没有人只是单一面,很难概括谁是温柔或霸道的,对彼此好,不意味着没有原则或态度。”
如今,他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已结婚生子,有时看着朋友一家人在一起时,张翰会隐隐产生一种担忧:“我很怕我的孩子和我年纪差距太大,没话可讲,没东西交流。不太敢想自己是个老头的时候,才牵着一个小孩。”
张翰对婚姻谈不上焦虑,但有宿命感。在他的身上既有十几岁少年对情感热切的向往,也有三十几岁适婚人士对婚姻生活的迷茫。“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啊!”他一定要等到那个注定是自己老婆的人,但何谓注定说也说不清楚,“像父母那样”。张翰在阐述这个观点时语气坚定,坚定的背后,是他对于庸常生活中爱情的注解。
03
敏感
“初恋跟我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这是张翰最近录制《心动的信号》第三季时很出圈的一句话,不少网友闻此戏谑评论:果然是“霸总”。其实,大家误会了。
“我觉得自己这些年经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学会了珍惜。如果我遇到的这个人她还有初恋,她愿意喜欢我,那我一定要让她成为最幸福的人,我也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这就是我说那句话的原因。”
二十来岁时张翰觉得爱情就是心动、喜欢、对一个人好和享受和对方在一起的每一刻。如今十多年过去,“当你到了一个对待爱情需要结果,甚至考虑婚姻时,其实又不一样了。”——爱情是组建家庭,是平凡生活的伟大梦想。他顿了顿又说,“说变了其实也没变,爱情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
现在问张翰是个浪漫的人吗?他也不知该怎样回答。“我已经三年没恋爱了。爱情题是个难题。”戏拍的多了,各色偶像剧情节都演绎过、体会过,他已不喜欢刻意制造浪漫,“平淡的幸福,就挺好。”而且,谁又能说将阳台想像成沙滩,不是一种浪漫呢?
张翰一直在遭受某种误读,他曾经或者正在被演绎成一座霸道机器。这种粗线条的扫描方式,当然会忽略很多细节。
张翰记得录制《心动的信号》第三季时,杨超越给每位嘉宾都送了玩偶,送给丁禹兮的是狮子,海涛的是大象,但送给自己一只狐狸,说是长得像。被问到觉得自己性格像什么动物时,他沉默了许久,“不知道,想不出来。”
“不会觉得自己很像猫吗?冷静、观察、敏感。”
“啊,是的。我很敏感。”
因为工作,张翰成为老板、制作人、演员,时间像蜘蛛网一样在娱乐圈铺开他的十年,沾粘着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生活越是吵闹,他越是敏感。
2009年,《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慕容云海”让刚刚毕业两年的张翰大火,他被推到了流量的位置上。那时张翰刚刚进圈,社会阅历尚浅,没有足够能力去衡量舆论的重量。好的、坏的,甚至批评和谩骂,他都照单全收。当他意识到自己就要被压垮的时候,口诛笔伐已经给他带来了戕害。
“我那时把自己包裹在一个好重的壳里的。”
张翰将这层壳形容为“不自信”。“那个时候对自己、对环境的认知都不够啊,也不够强大,怎么自信啊?”
张翰觉得自己“强大”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无数次打破、重塑,经历过很多觉得从前无法接受的事情后,他如今甚少感到畏惧了,“熬过来了”。
“感觉现在我也没太多争议了吧?”短暂沉默后又补充:“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我不看、不想就好了。”十几年的时间,张翰看透了些东西,做演员就是要承受诽议,承受不了的话,干脆就不要做了。
“熬”的过程在张翰这里还是自我认知的过程。他现在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劣势在哪,清醒是一种底气。“现在我比之前自信多了,了解自己了,信任自己了。”
人能“自知”,但不会“全知”,“现在的外壳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了,但它是无形的了。”那层无形的壳,是张翰留给自己和世界的敏感地带。
04
“我肯定是个好演员!”张翰不假思索的说。
和从前不同,现在他对自己的事业抱有信心。这种自信与回报、收视等一切都无关,这种信心是无愧。“我认真对待每部作品,哪怕外界认为它没有那么好。”
张翰的某一部分很“传统”,他觉得人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情感、演戏都一样。被问及演员能否演一辈子偶像剧时,“当然不能演一辈子偶像剧。”又是一次不假思索的回答。
“年轻的时候可以演偶像剧。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去尝试不同的角色类型。”在不断涌现的新人面前,他也没觉得有太大压力,就像人不能演一辈子偶像剧一样,有些角色也是年轻人演不了的。这一点,张翰看得清楚。
和张翰一起长大的还有他的观众。他用“鱼和水”的关系来形容自己与观众的关系:“我只是大海里万千条鱼中的一尾。”接着,他又将粉丝比做“养分”,他说自己不害怕失去“养分”,但害怕没有“水”。
“因为我已经入行十几年了,我的粉丝也在长大。有一天他们可能会结婚生子,可能会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跟着我的脚步。但我相信很忠实的观众,还是会抱着孩子一起看我的戏。这个我就很知足了。”
回看最初入行的时候,张翰觉得现在年轻的后辈比自己幸运。
如今演员签约公司后,也许就会有很多机会,遇上公司的戏,还能直接参演。包括现在有些小体量的剧,也有助于推新人。张翰那时候不一样,剧集少,行业发展也没现在成熟,很多同学选择回老家或做生意去。张翰攒着一股劲,幻想着拍戏的场景早日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跑过上百个剧组送资料、面试、试戏后,他觉得:“有工作可真是太幸福了。”
毕业后将近两年时间,张翰无戏可拍。直到遇到《一起来看流星雨》。有了工作后,他就开始希望自己能诠释好、演好每个角色。再到后来,就期盼能遇到些让自己有所突破的人物和作品,但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我遇到了一些,但并不是每个都满意。所以,我才那么在乎童语”
“对于我自己而言,今年的目标,就是把《先生们请立正》演好、拍摄好。”
“电视剧是个遗憾的艺术。”拍摄周期紧凑是最大的问题,演员也会有状态不如意的时候,但时间不等人,电视剧遗憾的部分就在这里,所以他想倾尽全力,避免遗憾。
张翰并不否认激情的重要,他要强调的是,仅有激情是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演员拼到了最后不是天赋,也不是技巧,是学识、见识和经历。做演员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
“时间会给你身上增添什么标签?”
“我身上没有标签。”果断地回答。
以前张翰被问到“标签”的时候,会说自己“享受”,因为被贴标签意味着被关注。那是种官方且没有纰漏的回答,藏在“享受”背后的还是在意。现在不一样了,张翰真的不在乎了,别人要贴标签那就让他去贴吧。
这场采访开始前,张翰团队的工作人员曾叮嘱,尽量还是不要提“霸总”这个词,访谈的最后,卸下防备的张翰,让人没了距离感,“会介意别人称呼你‘霸总’吗?”“以前介意,现在不介意。”
霸道是种气质,但张翰不霸道。
网址:专访张翰|人生就是稍息,立正,向前走 http://c.mxgxt.com/news/view/998922
相关内容
专访丨李汶翰:在实战中成长专访张翰:“少爷”也接地气 爱在路边摊吃烤串
郑爽张翰难得双双更博!可内容却截然相反,一人在回忆一人在前行
专访张翰:角色得到观众的认可 比赚钱还开心
张翰和张钧甯领证结婚?张翰表白:余生请多指教?这是真的吗?
张翰曾两段感情都是因剧生情,曾被骂是渣男,这次是真的吗?
张翰张钧甯被曝因戏生情,网友扒出的东西信息量太大
张翰张雅玫什么关系 张翰和张雅玫最新消息在一起了吗
走出偶像剧迷宫,才发现张翰演技的正确打开方式
张翰新恋情被揭露 网友猜测她是谁 与前任相比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