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黑天鹅》:不疯魔不成活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0

妮娜所在的纽约剧团总监将要海选《天鹅湖》新领舞,领舞要求必须能完美演绎白天鹅和黑天鹅两种气质和表演形式截然不同的类型,这对妮娜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极大的挑战。不疯魔,不成活。

​“人生永远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

“永远如此。”

小时候我们和父母、老师较劲,身边都是管控着自己的人,像是迫不及待想要破茧而出的蝴蝶渴望自由的世界。然而越来越长大之后,当我们终于踏入成人世界,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如想象中的轻松,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和自己较劲,活下去从来没有轻松一说。

当看到《黑天鹅》中的娜塔莉·波特曼的时候,很难将她和那个在楼道中抽烟一身伤痕的暗黑萝莉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她出演的是芭蕾舞演员妮娜,优雅、自持、端庄且禁欲,她就是完美的白天鹅。

然而,仅仅是完美的白天鹅却不足够。妮娜所在的纽约剧团总监将要海选《天鹅湖》新领舞,领舞要求必须能完美演绎白天鹅和黑天鹅两种气质和表演形式截然不同的类型,这对妮娜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极大的挑战。

黑天鹅并不仅仅是邪恶的象征,它是欲望,是性感,是突破,是追寻人性最本真的刺激大胆,突破世俗的眼光,拥有着非常强大的魅惑人心的魅力。而这对于妮娜来说,其实就是要完全颠覆过去的自己。

她是乖乖女,被母亲教养得如同不知世事的小女孩儿,她的世界是粉色白色还有一切精致带着香气的东西,她被要求必须追求完美,像是橱柜里面漂亮的娃娃,好看,但是没有灵魂。

这可能是国内大多数亲子关系的典范,孩子似乎就是父母的附属品,不光要按照父母的想法成长,还要去完成父母没有完成的梦想。孩子也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在这种强压之下,反倒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根小小的针,就能刺爆忍耐憋闷的气球。

那个17岁被母亲责骂而跳桥的少年,真的不是脆弱,而是承受了太多。

总监看到了妮娜内心那些被埋藏起来的黑暗,那是她积蓄的黑暗,也是她隐匿的诱惑。他强吻妮娜,不是为了侵占她,而是为了能够激发出那个她都不了解的自己。

当仿佛是“黑天鹅”的化身的竞争对手莉莉出现,妮娜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挣扎。恍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幻觉梦境,流血的指甲,莫名的伤口,妮娜身陷入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妮娜逐渐“黑化”,突破原有那个纯洁无瑕的自己的过程。影片的色调和氛围也慢慢转向阴郁和悬疑,要么是被突然出现的角色吓一跳,要么就是看着扯掉指甲的镜头感同身受的疼痛起来。

不疯魔,不成活。在最后妮娜登台表演完白天鹅之后,即将登台表演黑天鹅之前,陷入极致的妮娜杀死了莉莉——那是她具象出来的心魔,也就完成了最终的自我突破。

那刺向莉莉的匕首实际上是扎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她感受不到,她是彻底的黑天鹅,是舞台上最耀眼吸睛的艺术家。她用献祭一般的壮烈了解了那个胆怯懦弱的自己,黑天鹅的翅膀从肩胛骨展翅而生,妮娜成功了。

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这是艺术家们造就举世瞩目艺术成就的心理指引。有的时候,我们或许就是缺少这种即便毁灭也要璀璨的勇敢和决心。

网址:【解读经典】《黑天鹅》:不疯魔不成活 http://c.mxgxt.com/news/view/1006253

相关内容

智秀MV解读:天鹅黑化
电影《黑天鹅》深度解析
是什么造成了《黑天鹅》的悲剧?
《黑天鹅》的深度解读:一个舞者的自我救赎
描写黑天鹅的优美句子
黑天鹅相关成语
《黑天鹅》解析:蜕变之路
黑天鹅和白天鹅:一场关于未来的思辨
《黑天鹅》:自我矛盾的舞蹈
黑天鹅:深入探讨人性、欲望、自我与疯狂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