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轰动 只求品位 ——记中国的好声音任志宏

发布时间:2025-05-06 08:06

不求轰动

只求品位

——记中国的好声音任志宏

文/刘阳

1999年,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随着这部重量级纪录片的播出,一个充满磁性、厚实庄重的声音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他是谁?来自于哪里?他怎么会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一连串的为什么让人们聚焦“任志宏”这个名字。从此,这个辨识度极高的中国好声音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作为好声音的拥有者,任志宏像一辆开足了马力的火车头呼啸着奔向属于他的新时代。

厚积薄发,

专业之路越走越宽

任志宏出生于山西孝义,自小就在声音方面展现了独特的天赋,1971年,年仅9岁的小志宏就成为了太原市青年歌舞剧团年龄最小的声乐演员。之后的十年时间,他一直在这个剧团排练、演出,什么京剧、话剧、声乐等样样都练,他的语言天赋、艺术感悟力就是在晋中平原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浸润长大的。

任志宏对声音是痴迷的,家乡的普通话语境却不尽如人意,山西话拐弯的音比较多、前后鼻音不分、没有翘舌音等,这些语音上的问题都是任志宏成长道路的大障碍。先天禀赋使他克服了重重障碍,“多听、多看、多琢磨”这看似大白话的“三多”练习,不但提前兑现了他说好普通话的童年梦想,也是他几十年来在实践中的体会。可见这“三多”背后蕴含他多少有声语言艺术的密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志宏说他对这句话感受颇深。可是属于他的“台”在哪里?

1981年秋天,任志宏给一部电视剧担任场记,需到电台磁带库选取音乐资料。他与编辑随意聊天,引起他身旁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女士的注意,她好奇地问任志宏是做什么工作的,问他是否愿意到省电台从事播音工作。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之后,山西电视台《山西新闻》缺一个新闻主播,任志宏凭借不错的语言功力担当了这个角色。

从声乐演员到播音岗位,看似跨度很大,实际上二者是相通的。任志宏的声乐童子功,练就了他扎实、收放自如的气息和丰富的声音共鸣。在《山西新闻》的主播台上他一播就是十年。

1997年,34岁的任志宏来到了更大的平台——中央电视台。回首过往,任志宏一路走来顺风水水,依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金嗓子,而是扎扎实实的厚积薄发。正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份纯粹的初心,加上他低调内敛的人品、博学精湛的业务能力,让任志宏走上播音专业后,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真心真情,

人生感悟决定着有声语言的表达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唯一基础”。如同唱歌一样,没有真诚真情,只能沦为华丽的炫技。我们说“情声气”,“情”为首,是源泉、是动力。任志宏说:“真情实感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生命”!

说到这里一定要说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怎样理解这层关系也就会成就怎样的艺术人生。说起成长与发展,任志宏总爱提一部作品,就是他早年演播的散文《婆娘们》,也是任志宏的演播艺术、语言艺术第一次被社会认可,获得专业地位的开篇之作。

谈到对这部作品的把握,任志宏说:“我生在黄土高原,黄河水黄河文化滋养养着我,家乡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我再熟悉不过了,我可以嗅到她们的气息。在演播这部作品过程中,我脑海里有她们的内在视像:老陈醋、婆婆、媳妇、高粱玉米、黄土塬、劳作耕耘等等自然淳朴的生命符号时刻撞击我的心灵,触碰我的情感神经”。他曾在自己的一首诗里写道“离开淳朴,心灵就永远孤独”。

一转眼任志宏来到央视也快20年了,他的声音作品一部又一部面世,堪称著作等身。可他还是像一头辛勤的老黄牛痴情于这片土地,心无旁骛地耕耘依旧。任志宏说:“转眼在央视已工作近二十个年头了。可谓风霜雪雨二十年,我感恩这平台,它让我开阔了视野;我珍爱这个平台,它给我提供机会,让我在自所钟爱的电视文化节目中施展才能,宣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精华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也是使命。虽然今天已到了网络时代,急功近利似的短平快对艺术造成的杀伤也愈演愈烈。艺术的尊严面临挑战,一切艺术标准、门槛都在下降,如果没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就不会产生定力,一个人失去定力就容易在众语喧哗、浮光掠影中迷失自己,所以短平快可以造星,但永远造不出优秀的艺术家。在短平快的乱象中耐得住寂寞、老老实实埋头苦练基本功,这样,你的艺术寿命才能久远。每个人的人生都未必完美,但一直以来我要求自己尽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人生感悟决定着有声语言表达的境界”。

文化担当,

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如今人们喜欢用“担当”来形容一个团体中某一方面的代表,例如“声音担当”“颜值担当”(网络语)等。任志宏的声音可以被称为“文化担当”,他的音色、外形、气质都给人一种文人书卷气息。

从早期的《千秋史话》到如今的《国宝档案》,他做的节目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强烈的中国色彩。拿《国宝档案》来说,每期节目介绍一件国宝文物,这些国宝文物凝聚着民族智慧、承载着中华文化。任志宏深知责任之大——他的形象就是中国形象;他的声音就是中国声音;他讲述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要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现给全世界的观众。所以,我们常看到身着中山装的他一身正气,节目格调“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除了量身定做的节目外,不同节目的解说感觉和把握都不一样。拿《探索发现》来说,节目注重展现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探寻自然界的奥秘,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解说这档节目,语言的设计与神秘感、设置悬念、揭示奥秘的感觉必须有,有时甚至有点疑云重重、悬念丛生,最终云开雾散见月明,这些感觉全靠任志宏语言的个性来把握。大型电视纪录片《江南》又是另一番风味,任志宏力求温婉、极尽述说江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龙井茶与紫砂陶器都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回味悠长的故事;不言不语的秦淮河却能让人读出琴棋书画与金戈铁马的交响;吴歌越调飘逸清丽、风姿绰约……这一切都融于任志宏如涓涓细流般的述说中,不张扬、不浮夸,清清淡淡,恰似江南那番柔情似水。

任志宏的声音被评为“最具人文气质”的声音,其实应该在这之前加个定语——“中国”,而比“人文气质声音”更让他看重的是“文化责任”。如今在中文国际频道这个平台上更应“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如今,他的声音传遍了世界,他的观众遍及全球。

“不求轰动,只求品位”,这是任志宏常说到的一句话。我们看到的他是追求“品位”痴心不改,踏实播音、谦虚为人,真情吟咏,传播中华。最终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声音故事!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士。曾任中央电视台栏目解说、外景主持人、央广健康节目主持人)

刊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神州杂志,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不求轰动 只求品位 ——记中国的好声音任志宏 http://c.mxgxt.com/news/view/1007236

相关内容

一风之音男声19任志宏模仿
中国好声音十位冠军
男声19任志宏模仿200字内200元
任志宏:即时零售行业的品牌营销突破
解读中国好声音:怎么样声音才好听
任志宏丨诗人走在田野上 文/雨果声音免费在线播放
《中国好声音》幕后总指挥:节目只是产业链一部分
任志宏《五月》朗诵
记者对话廖昌永:唱响中国的好声音
妙音声声传天籁——记青年歌手任妙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