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文字版】周星驰 ~

发布时间:2025-05-06 23:08

周星驰被人认为是“无厘头”风格的始祖,所谓“无厘头”,是莫名奇妙不讲逻辑的意思,但是周星驰本人却觉得自己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某一种风格,他只是想用香港草根阶层的语言去反映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一点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杨澜:别人说周星驰创立了“无厘头”风格,但是你自己好像并不认同? 

周星驰:我也不是不认同,因为我觉得都可以,反正…… 

杨澜:爱怎样说怎样说。但是你自己怎么想? 

周星驰:我没什么想法。我的电影我就创造了一种我的风格,这个不用说,当然是这样子,这个风格是怎么样?譬如说是“无厘头”还是别的,这个我觉得都是无所谓的,我觉得都可以。 

杨澜:其实在内地,无论是电影的评论家还是一般的学生,都喜欢把你的电影理解得比较高深一点。譬如说我看过一些文章说你的电影代表什么解构、后现代主义,都上升到很理论性的高度,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因为可能你拍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这些词。

周星驰:从来都是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杨澜:他们这么说,你是不是也挺高兴的? 

周星驰:我觉得,你看这又是什么后现代,很多时候我自己拍电影,我的感觉是这样子,然后我就凭很简单的感觉,我就觉得应该是这样子,可能我对很多东西没有要分析,还有很多理论,说真的我真的是不懂,但是他们都把它全都理论化出来、分开来,分得很清楚,这是他们的能力,我觉得他们都比我厉害,应该是这么说。 

“无厘头” :“无厘头”的说法从何而来?

  一种解释是: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种解释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杨澜:你看有的时候,拍电影的人会面临一个矛盾,譬如说是《大话西游》,很多人都认为你是表演最上乘的,而且整个影片也有意思,但是在香港的票房就不像那些单纯一点的喜剧来得高,所以那个品味和票房之间总是有一个矛盾,你自己怎么看待? 

周星驰:总是有的,但是在我拍《大话西游》,我还是有一个出发点,就是我觉得这个电影一定会卖钱,很成功。 

杨澜:后来有卖钱吗?没有像你想的那么卖钱? 

周星驰:结果和我想像的都不一样,差很多。 

杨澜:像《少林足球》你花了多少制作费? 

周星驰:制作费大概差不多是四千万港币。 

杨澜:那也很高啊。 

周星驰:在香港已经是很高的制作了。 

杨澜:在美国就是叫独立制作。 

周星驰:电视剧一集可能也不止这个价钱,你要好,你就要有时间、有金钱。杨澜:但是好像《少林足球》里面那个内容就不像《大话西游》来得感动人或者深刻,它比较动作、加喜剧、加特技,是不是你觉得含意稍为浅一点票房会更好一点? 

周星驰:这个也不一定,我们拍电影都面对很多不同类型的观众,我们当然希望每一种类型的观众我都可以令他们满意、喜欢,但是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的困难。 

杨澜:当然。

周星驰:喜欢《大话西游》的观众,我看他不一定会喜欢《少林足球》,喜欢《少林足球》的观众也不一定会喜欢《大话西游》,我感觉是这样子,我们常常都是在取舍,尽量找到一个位置,是大部份人都会喜欢的一个中间位置,这也是有它的困难,但是现在我还在努力。 

杨澜:你看拍戏也拍了四十多部,1992年的时候你一年就拍了有六、七部,所以人家说那一年可以叫“周星驰年”了。那个《苏乞儿》、《鹿鼎记》,还有《逃学威龙》,好多好多都是那一年的。后来到1995年之前,有人说周星驰已经江郎才尽了,毕竟有多少笑话可以讲?但是你后来一波一波不断地又再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动力? 

周星驰:没办法,要混饭吃。 

杨澜:但是人家说你可能将来不会有更大发展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是不服气吧?就是要说,我一定证明你们是错的,我一定还有很多潜力,会不会这么想? 

周星驰:尽力而为吧,有时候我觉得也不要不服气,因为很多时候你是做得不好,当然你工作上总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失败的例子,这是一定的。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来说,失败的例子对我更重要,坦白说我就是喜欢说不好的,还是喜欢听不好的东西,真的。 

杨澜:很难得。 

周星驰:当然听不好的不会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还是这个作用最大,就是你听到不好的、批评的东西,说你不行,这个比你听到一些说你行的作用更大,它们对促进你自己本身努力的作用永远都是更大。 

杨澜:举个例子可不可以呢? 

周星驰:我最初一开始做演员的时候,在电视台,有一篇很小的专栏评论我,其实当时没有人留意我,有人批评已经蛮好了,但是有人批评…… 

杨澜:批评你什么? 

周星驰:大概都是一些这个人你看他多不行,为什么他不行到这个程度。那我就把它剪下来,保存得好好的,放在一些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其实也是一种鼓励,当然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当时根本没有人留意一个……

杨澜:所以我觉得他留意你已经是一种鼓励。 

周星驰:就是一种鼓励。 

杨澜: 因为在以前没有人留意你,是不是? 

周星驰:对,就是这个意思。 

杨澜:我看到人家过去对你的报道,你跟梁朝伟一起去考艺员训练班,他被挑到你挑不到,对不对?然后来演戏他是先有角色演,你是没有角色,让你去做儿童节目的主持人? 

周星驰;对,其实他也先做儿童节目的主持人。 

杨澜:但是他比较做得开心一点,是不是?你是做得很不开心吧? 

周星驰:没有,其实我也做得很开心,因为我想儿童节目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你每天都对着那么可爱的小朋友,你还有什么更好的?!你说?! 

1983年周星驰从香港无线电视艺员第十一期夜间训练班毕业,被安排到儿童节目《430穿梭机》当主持。其独特的对小孩冷酷的主持风格广受欢迎,一干就是5年。期间曾有“周星驰只适合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的报道。为此,周星驰曾把该报道剪下来贴于床头,发誓苦练演技。 

杨澜:你那时候为什么还一定要演戏呢? 

周星驰:演戏是我的兴趣嘛,当然希望有机会可以试一下,我在这方面很有兴趣,但是你也应该让我试一下,然后才让我……如果我真的不行我就死心,但是还要试,试都没有。 

杨澜:也有试,好像《射雕英雄传》演一个小兵掉下去,几秒钟就死掉了,所以我想到《喜剧之王》里面,你下来还想演的时候第一个镜头就死掉。 

周星驰:对,就是那个意思。 

在香港无线的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中周星驰演了几次串场的小角色,其中有一次演一个耀武扬威的宋兵,另一次演的是杨康送给梅超风练九阴白骨爪的第99个靶子,才露个脸就给抓死了。

杨澜:所以你那个时候很不甘心吗? 

周星驰:也有一点吧,主要是如果可以多给我两句对白说,可能我说得很好也说不定,但是也要给机会试试嘛。 

采访周星驰之前,有朋友提醒我小心他的“无厘头”,答非所问,我倒觉得每个人有他的风格,我也不希望只听到一些标准答案,毕竟出乎意料之外正是做节目最有趣的地方。 

周星驰:有没有洗手间? 

杨澜:有呀。 

周星驰:可以先去吗? 

杨澜:没问题。 

  …… 

杨澜:你拍这个《喜剧之王》里面的尹天仇,他一直是做跑龙套,他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演员,所以他会在海边就说要奋斗、努力,自己鼓励自己,那时候没有人找你拍电影的时候,你怎么鼓励自己? 

周星驰:就在家里睡觉,把精神再养好一点,再多睡一会儿,有机会就有精神了。 

  “《喜剧之王》可以说已诉尽我当年的经历,情节是虚构的,但感受是真实的。” ——周星驰 

杨澜:你有没有在某一个阶段想到过我周星驰就是来演这种喜剧的,或者是,我一定要有自己风格的喜剧,跟过去中国人演过的喜剧是不一样的,我是属于这个,而且我要做到最好。你有没有这种决心? 

周星驰:有这种想法,因为要混饭吃。要混饭吃,一定要这样想,一定是我可以做得比别人好,我一定可以做得比别人不同。如果我不是这样,没得吃。 

杨澜:没得吃饭。我看到这个《少林足球》里,有一个守门员的演员,你选得很像李小龙,你自己蛮喜欢他,你喜欢他到什么程度?

周星驰:你是说守门员还是李小龙? 

杨澜:李小龙。 

周星驰:李小龙? 

杨澜:对。 

周星驰:喜欢到非常喜欢的程度。 

杨澜:你当时迷他到什么程度,譬如说有些学生他会把所有的照片都贴满自己的房间,你会怎么样? 

周星驰:差不多都是这样子,把他的书全都放到整个房间都是,然后每一天都研究关于他的东西,这一种态度到现在还在。 

杨澜:你现在回头看那个电影,不是觉得很简单吗?你看一个镜头表演都简单得不得了,为什么会喜欢?你已经拍过那么多电影还会喜欢那样的电影? 

周星驰:你说李小龙的电影? 

杨澜:对。 

周星驰:有时候我觉得简单是最好的,还有李小龙对我来说他不止是一个演员吧,他对我来说他是我的一个精神的支柱。 

杨澜:偶像反正是这样,为什么?就是说可以拼斗、不服输? 

周星驰:基本上李小龙的精神我觉得应该,他是很值得去研究、学习,他从小的时候,他就发现中国功夫对他来说,他一生人就是要做这方面的努力,他相信中国功夫有一天就变成全世界最流行的东西,他就觉得我就是要干这个事情的人,最后他真的把这个事情做出来。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有一个叫李小龙的人,他是最先把这个东西变成一个世界性的东西,当然我对武术这方面也是非常有兴趣的。 

杨澜:你练什么功夫? 

周星驰:中国功夫。

杨澜:中国哪一门的功夫?吃的功夫? 

周星驰:吃的功夫也有,我练过譬如说太极拳、咏春拳,当然也有其它的功夫。 

杨澜;你每天都练吗? 

周星驰:二十年前我是每天都练的。 

杨澜:现在每一年练两次,是不是? 

周星驰:现在一年应该也有好几次吧。 

杨澜;也有好几次,比两次多。可是喜欢李小龙的人很可能成为成龙,就因为你很喜欢他的功夫片,你就去练功夫,你就很容易变成成龙,但是很难变周星驰,因为好像你看李小龙是这种一身正气,然后没有那么嬉皮笑脸,人家觉得周星驰就像韦小宝那样,也没有正经的,反正就是“无厘头”加胡闹这种,所以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你喜欢他,但是会发展成你这个样子? 

周星驰:我看最大的原因,都是我刚才说是他的想法、他的一种精神、他的思想,是令我觉得他跟任何一般的不同。 

杨澜:他不是混饭吃的,你是混饭吃的。 

周星驰: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杨澜:开玩笑的,因为其实在你的电影里面你用那个语言都是蛮草根的,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你自己是一个小演员,所以你会跟这个阶层的人接触蛮多,对他们的语言就很熟悉,但后来自己成了大明星以后也不太接受媒体的访问,然后上街我想也有点困难,人家会围住你,你怎么再了解他们的语言? 

周星驰:其实总有机会你会接触的,我想说就是你有心,在怎样情况下你都会知道的;你没有心,你每一天坐在人堆当中你还是不知道,我是这样看的。   “我本质是很草根的。其实无论社会是贫是富,平民草根意识都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因为每个人来时都是赤条条,死后也带不走身外物……无产始终是本位,尤其是年轻人,大多是无产者——即使家庭富有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所以,青春总伴着反叛。 

  我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很典型的草根阶层长大,自然对此比较熟悉,因此我拍片选人物,自然而然会挑选自己熟悉的,所以我电影里的角色都是普通人。 ” ——周星驰 

杨澜:你曾经说过,其实你拍每一部电影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里面,是你思考过一些东西想放在里面,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周星驰:当然每一个电影都希望有新的东西,也希望这个电影总有一个主题吧,这也不是因为我要说一些什么道理,不是这个情况,我从来都不希望说什么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做人要努力。这种道理不用我说大家都明了,但是一个故事它应该是有一个主题,然后有人物,有它的主线。 

杨澜:譬如说在这个《大话西游》,你弄一个爱情的主题,按理说这种爱情主题很老套,人家看了就不知道多少遍,为什么会在这个《大话西游》里面觉得还有一点意思,就是觉得跟别的不一样? 

周星驰:其实它有它不老套的地方,当然“爱你一万年”这一种对白当然就是很老套、很肉麻的,通常我们不会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说过? 

杨澜:这是对你的访问,不是对我的访问。 

周星驰:但是有些时候很老套的东西,你把它说出来就变成一些……没有人敢说你就说,就变成新的。 

杨澜:你说你很喜欢一些什么古典的音乐和古典的小说,有没有这样子? 

周星驰:对。 

杨澜: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个譬如说你最喜欢的作曲家? 

周星驰:我不知道。我听音乐有时候都不一定要…… 

杨澜:晓得这是什么音乐。 

周星驰:对。 

杨澜:但是古典音乐就对了,就交响乐那样子?

周星驰:对,交响乐,譬如说Beatles非常好。 

杨澜:Beatles是叫古典音乐吗?少来了! 

周星驰:你知道对一些很年轻的人来说都是很古老的东西,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是古老…… 

杨澜:都十几岁的。你看现在观众都是觉得周星驰是很有本领的,演了十几年还一直非常红。 

周星驰:还未死。 

杨澜:但是有时候做演员会有一种恐惧,就是说觉得好像也许有一天观众会不理睬我了,你自己心里会有这种恐惧感吗? 

周星驰:这个当然也会有的,好像有一天我还是会死,一定会死,但是这个有什么办法,因为那是一定的。 

周星驰说自己: 

  “我不是特别聪明的人,但希望尽量做好,除了付出,没有别的秘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现在拍电影不像以前那么夸张,比如以前嘴巴可以张得很大,但现在就张不了那么大了,可能肌肉有问题。周星驰的时代老早就过去了,其实没有过一个周星驰时代,只是有这样一个人出来,有自己的风格与方法而已。 

  “我跟葛优没得比,因为葛优不只是演喜剧,我看《活着》时哭了,看《不见不散》又笑了,我要多向葛优好好学习。我只知道自己的电影是喜剧,我的喜剧是不错,但还可以更好。

  “生活中的我既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滑稽,也不是很沉闷而内向的人,我很普通,不是特别的人。生活中喜欢笑,也喜欢别人笑,所以我喜欢在电影中用轻松的方式来表现,虽然电影中有喜怒哀乐,有情绪的起伏,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观众开心,让观众感到世界是美好的。 

  “我期望我可以乐观。我看我还不是太悲观,我喜欢用轻松的态度去工作,这样舒服一点。也许就是因为内心有悲观,才一定要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每个阶段我都会有变化,所以没有哪一部戏能完全代表自己的,对于我来说,拍得不好的戏往往更重要,我会去看别人的批评,从里面学到自己该怎么做,把路走正。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以我仍会选拍戏或与电影有关的工作。我自知自己性格天马行空,适合构思虚无的剧本。事实上近来我对幕后的兴趣比幕前更大。以前经常阅读有关戏剧的书,又和别人研究剧本,情形就像学生读书一样。现在要兼顾的事实在太多,有时连“打灯”都想去学。我会越来越偏向幕后,幕前让新人发挥。 ” 

  ——周星驰 

杨澜:那在过去这四十多部戏当中,你觉得如果挑出一部是最代表周星驰的风格是什么?

周星驰:我是比较难去说哪一部戏会比较代表我的风格。 

杨澜:说两、三部也可以。 

周星驰:真的吗?我只能说我自己比较喜欢的,譬如说有《赌圣》、《逃学威龙》、《鹿鼎记》、《苏乞儿》、《食神》,还有《大内密探零零发》…… 

杨澜:你再数下去就……停!关机!好了! 

周星驰:好了吗? 

杨澜:谢谢! 

在和周星驰做完访问之后,他留给我最深的印像竟然是相当的本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虽然他现在已经拥有大量的影迷,而且评论家把他的电影上升到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的高度,可是他本人却拒绝被神圣化,无论是过去跑龙套还是现在做大明星,他的心态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也许就像他在电影《喜剧之王》中所扮演那个尹天仇一样,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其实我是一名演员。” 

周星驰;我的普通话可以? 

杨澜;你的国语可以,没有问题。 

周星驰:那我就很有信心,谢谢你。

网址:【杨澜访谈录文字版】周星驰 ~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1414

相关内容

杨澜访谈录文字版
雷军 杨澜访谈录 文字版6篇(全文)
杨澜访谈录
人物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栏目解读
《杨澜访谈录之风云》-郑州日报数字报
杨澜访谈录2010年访问了哪些人物
杨澜访谈录采访过的体育明星都有谁
《杨澜访谈录》十五周年特展在北京798和众明星回首15年往事
《杨澜访谈录》盛大开播 巩俐做客首期节目
名人访谈录之Charlie Rose采访杨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