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唱脸谱》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料简介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唱脸谱》教学设计.docx 展开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唱脸谱》
教科书 书 名:音 乐(八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教学理念
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音乐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等艺术实践。要求八年级的学生能对戏剧(戏曲)等艺术中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作用作出分析和评价。 新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八年级属于第四学段。该学段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增强文化自信。本节课积极引导学生能辨别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行当及表现形式。主动参与京剧体验,给学生搭建展现自己的舞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结合律动表现歌曲A、B两段,演体会旦行与净行的声音特点。 教学难点: 用的音色演唱《唱脸谱》的A、B两段;掌握旋律中的“拖腔”与京剧颤音“擞儿”。
学情分析
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通过欣赏、演唱等实践活动,逐年积累了对京剧的若干感性认识。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上他们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律动、体验,增强对京剧音乐的认同感,形成对京剧的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
1、能用细腻婉转的声音演唱《唱脸谱》A段,配合兰花指体验旦行的唱腔韵味。 2、能用粗犷洪亮的声音演唱《唱脸谱》B段,配合抄手、涮手、剑指这三个动作,结合律动表现歌曲B段,体会净行唱腔特点。 3、知道戏歌这一体裁,感受本曲传达出骄傲、自豪的情绪。激发对我国戏曲艺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能简述京剧的起源和行当分类,用符合人物特点的音色演唱歌曲A、B两段。总结戏歌的特点,戏歌与戏曲的联系,激发对戏歌这一体裁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环节一 导入1、演唱戏歌《新贵妃醉酒》带入情境。 2、引导学生回顾京剧相关知识,并问:京剧的四大行当有哪些? 3、介绍戏歌,师: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京剧,走进戏歌。听赏、思考,回答:京剧——生、旦、净、丑。学生能在此阶段回顾京剧相关知识,了解戏歌。设计意图运用已知,唤醒经验,巧妙自然导课。环节二 听一听播放《唱脸谱》,提问: 1、这首音乐有几个段落?2、段落分别对应哪个行当?听赏,思考,回答:《唱脸谱》有2个段落; A段:旦行 B段:净行。学生能分别两个行当的区别。设计意图听觉分辨行当区别、为演唱做准备。环节三 A段:旦角初体验1、展示旦角图片,问:旦角的共同手势? 2、示范动作要领:托、拉、翻、压。(眼随手动) 3、将律动运用到A段演唱。 4、口述四击头:戏曲锣鼓经,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钹的配合下共击四记而得名。用以配合剧中人的亮相等动作。答:兰花指。 学习托、拉、翻、压。(眼随手动),并用细腻婉转的声音学唱A段,带入律动配合演唱。学生能用律动配合演唱A段。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演唱体会旦行角色特点。环节四 B段:净角初体验问:四大行当中,满脸油彩的是? 2、播放京剧脸谱的视频。 3、思考: 净行的唱腔有什么特点? 4、演示抄手与涮手,并配合B段演唱。1、答:净。 2、观看京剧脸谱视频介绍。 3、思考回答:净行唱腔特点粗犷洪亮。 4、学习抄手与涮手,并配合B段演唱。学生能用律动配合演唱B段。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演唱体会净行角色特点,并与A段做对比。环节五 学唱“擞儿”——京剧唱腔颤音教师示范演唱最后一句“叫喳喳”的拖腔,并在拖腔中加入“擞儿”的演唱技巧。学唱“叫喳喳”,加入京剧唱腔颤音“擞儿”。学生能够用。设计意图京剧里独有的颤音“擞儿”是特点,在歌词“叫喳喳”的畅饮“喳”处设计点头的动作,帮助学生唱好“擞儿”,使作品更富有京味。环节六 表演全曲教师演边律动边演唱。学生跟随教师演边律动边演唱。学生能完整的演唱《唱脸谱》,并配合律动动作。设计意图通过京剧动作的学习,学生反复聆听、学唱歌曲,潜移默化中学会歌曲。完整演唱能够巩固所学,通过“表现”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演唱能力。环节七 总结PPT展示课堂所学内容,带领学进行回顾。 2、结语:不论哪种戏歌,都将传统戏曲以新姿态带向了更多的人。戏歌不仅吸收了戏曲的精髓,它的出现更是唤起了人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文化自信。 同学们,文明来自传承。在今天,戏歌有了你们的传唱,在明天,我们的传统音乐会更加发扬光大!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课堂: 1、了解旦与净的区别:旦:女性角色;净:花脸。 2、学习京剧中的手势动作兰花指(托、拉、翻、压)、抄手、涮手。 3、有表现力的演唱《唱脸谱》:不同的演唱风格、“擞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的回顾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设计
推荐以下京剧名段: 1、张克先生演唱的《击鼓骂曹》,体会老生的唱腔、人物特点。 2、孙正阳先生、萧润年先生演唱的《凤还巢》,体会丑角的唱腔、人物特点。
教学反思
1.环节要精简。在刚最初磨课的时候,我发现课堂的时间不够用,这就说明整堂课的内容有点多。于是我邀请了备课组内的前辈们来听课指导。在她们的意见下,我删减了课堂的一些繁复的内容。比如“课前回顾”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无关则删去;比如导入时的感受花卉歌曲数量过多,就只留下两首切合主题的歌曲等等。在整节课的时间把控上有了提高。 2.教唱要注重“带有颜色的声音”演唱。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生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调动学生的演唱情绪以及情感处理上,我增设了“用情景沉浸式带动情感歌唱”“不同的力度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等细节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演唱情感,像有“色彩”的声音靠近。 3.教师范唱环节要生动。在范唱上我没有选用书本上给的范唱音频,而是自己范唱,这样能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更加直观。但这也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通过这个环节,在能提升自己的歌曲范唱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也对教师技能有所展示。 4.立足传统,创新内容。新时代国家对美育的重视,对音乐教育和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做出创新,能更加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风格。
网址: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唱脸谱》教学设计(表格式)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7436
相关内容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唱脸谱》教学设计(表格式)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小象》教学设计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青年友谊圆舞曲》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彩色的中国》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牧歌》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婚礼进行曲》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沃尔塔瓦河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溜冰圆舞曲》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辽阔的草原》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三年级音乐《晚风》教学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