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不打官司的秋局,今天来说说电影的全周期流程。
一般来说,电影的全周期流程包括版权采购(也可自己研发)、剧本开发,项目融资、主创签约、制作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发行,项目回款八个步骤,按板块分为剧本开发、前期筹备,项目制作、宣发回款四大板块。
一、 剧本开发
1、 剧本开发包括两种方式,一是IP采购后开发剧本,二是原创剧本开发。
A、IP采购方式的剧本开发,如果是相对知名的IP,改编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原著粉的存在,会对后期剧本的开发产生较大的压力,一般原著作者会参与剧本开发,但IP类改编的剧本成功案例不多。
B、原创剧本开发相对简单,直接开发即可。
二、前期筹备
1、剧本立项审批
电影剧本需要报送国家广电总局审查,审查通过后获取拍摄许可,资金演员到位后就可以正式拍摄了。
2、 预算制定
在拍摄前要对剧本涉及的场景进行分析,并对市场前景进行预期,依据人员成本、制作规模、拍摄周期、宣传发行、备用金规模、税费保险等制定预算
3、 项目融资
电影项目能否顺利拍摄,有没有钱是关键,目前项目融资主要有以下几种渠道。
A、 影视行业公司的投资。主要是影视公司、艺人公司、制作公司、宣传公司、发行公司,这类行业内的公司投资主要是想要拿走涉及自己的业务部分,这样可以保障各自的利益优先回收,因为行业里的猫腻比较多,但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B、 金融、基金公司的投资。金融公司投资主要是用自己所拿股权部分制作成金融产品卖给理财客户,类似于私人银行业务。基金公司投资分为两种,一种是和金融公司类似,另一种属于影视行业投资基金的正常财务投资,由于这两年影视融资市场偏冷,获得行业类基金投资较难。
C、 个人投资。有些个人投资者愿意参与影视项目的投资,有些是财务投资,有些是喜好,有挣大钱的也有赔光的,这需要个人投资有独到的眼光及行业知识、信息。
4、主创团队建立、选角、勘景等
一般主创人员在项目策划期间就要有拟定对象,根据目标人员的档期进行调整、选定和签约。开机前一个月左右,要根据剧本分场需求进行实地勘景,完成后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剧本或者寻找替代方案。
三、项目制作
1、筹备完成后,全组人员聚集在一起正式开始拍摄,导演负责指导影片拍摄,制片负责剧组食宿交通,现场维护,场地联系,预算控制,财务管理等工作。其他还有录音组,灯光组,美工组,剧务组等,每个部门各司其职。
2、拍摄完成后,要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包括:画面剪辑,声音剪辑,画面调色,特效制作,音乐制作等,完成后将成片作为影片资料保存,可以作为发行和放映单位的电影参考资料使用,接下来就是发行,放映了。(想要作为院线电影公映或参加国外影展的,在影片完成后要送至电影局审查,审核通过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即可)
四、宣发回款
电影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后,开始筹备上映时间,或者预定上映时间的同时申请《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由于政策原因相继出现《小小的愿望》、《八百》等项目的调档、《情圣2》的撤档等问题,电影在正式上映前,电影的出品方都是提心吊胆。
1、 宣传。根据电影拟定的上映档期,调查可能出现竞品的其他影片做好相应的策略方案,再根据已定的相关信息以及突发实际情况进行借势营销推广,对可能出现的撤档、调档、以及其他风险都要准备预案。
2、 发行。线下主要解决影院排片、阵地广告布置、品牌的联动合作;线上解决票务网站的票补,相关互联网平台的联合推广;另外,发行还要和视频平台、版权采购公司沟通线上版权销售的事情。
3、 回款。对于电影来说,资金回笼的周期相对短一些,因为票房结算需要从影城到院线到发行方最后到制片方,而每个环节的资金都是滚动的,所以行业一般都是年底统一结算,跨年之后第二季度可能开始回款。对于影视制作方来说,资金成本从上映到回款需要12-18个月,加上前期拍摄和制作的过程,整个资金回笼周期在30-36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