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育研究(2):榜样与偶像的概念区别

发布时间:2025-05-08 03:04

发表日期:2011-06-27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榜样学习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教育手段,它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榜样学习的基础是模仿和社会学习。在榜样学习中,榜样应具有强烈而又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榜样范例是德育信息的载体。在榜样影响下,人们自觉地产生“比、学、赶、帮、超”等行为。因此,榜样教育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激励性等特点。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并已成为青少年重要的亚文化。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过渡性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即个人在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它具有自发性、情感性和认同性等特点。

一般说来,偶像具有理想性和幻想性功能,与个人的心理成长有很大关系;而榜样则多具实用性、现实性和替代性功能,其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无特别关系。偶像和榜样之间存在着一种理想化与现实化、浪漫化与理性化、绝对化与相对化的对立关系:理想化,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特殊强化和高尚化,把人想象得完美无瑕;浪漫化,表现为对崇拜对象产生浪漫幻想和依恋;绝对化,表现为对崇拜对象报以绝对的信任,极端地迷恋崇拜对象。与此相反,现实化,表现为对崇拜对象做现实的评估,认同其世俗性和平常性的一面;理性化,表现为对崇拜对象做理性分析,不盲目地加以认同;相对化,表现为相对地看待崇拜对像的价值,认清其优缺点。

鉴于理想化—浪漫化—绝对化型偶像多包括时下走红的歌星、影星、体坛明星,对这类人物的崇拜可统称为“明星崇拜”。同样,由于理性化—现实化—相对化型崇拜对象通常表现为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企业家等社会名人,他们是学习的榜样,也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所以以“杰出人物偶像”来加以冠称。明星偶像的出现与商业包装和推销密切相关,他们通常具有年轻貌美、个性突出、充满活力、相当富有、反叛性强等特点,并多以个人的流行性、青春性、情感性等特征吸引年轻人。而杰出人物偶像主要依靠个人的气质、成就和人格魅力来吸引青少年。作为偶像,他们绝少依靠传媒的包装和炒作来扩大其影响,而主要通过其社会影响靠近青少年。

区分偶像与榜样的概念使我们看到:偶像与榜样不是截然分明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缓冲区域,且有一定的重叠。可以“纯偶像”、“榜样型偶像”、“偶像型榜样”、“纯榜样”来表现其区域分布的特点。其中纯偶像主要包括“三星”人物,榜样型偶像主要包括政界、学界、商界的名人,偶像型榜样主要包括那些被赋予明星气质和影响力的凡人,纯榜样主要包括家人亲戚、同窗好友、教师街坊等,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模仿学习的方面。这4类人物的影响力与其实际存在有着反比关系,这导致了青少年对偶像人物的存在想入非非而对榜样人物的存在视而不见。

注:摘编自岳晓东撰写的《论偶像—榜样教育》,原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

责任编辑:赵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供稿)

网址:榜样教育研究(2):榜样与偶像的概念区别 http://c.mxgxt.com/news/view/1048157

相关内容

少年儿童更崇拜什么样的人——访“中小学生偶像文化与榜样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
网红现象下的青少年榜样教育思考
体育明星崇拜对聋生榜样教育的启示.pdf
青少年之间的榜样示范和偶像崇拜要如何最大化发挥正面力量?
榜样与偶像优美句子127句(描写榜样的优美句段)
防弹少年团V,被选为“10位偶像的榜样”...偶像的教科书“全能型偶像”
偶像与榜样:你真的了解吗?
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是什么?
我国体育明星崇拜现象研究述评
榜样偶像傻傻分不清楚?谁才是青少年该追的“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