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藤 编辑|朴芳
3月7日,久未露面的冯小刚出现在两会,对于明星数据流量造假问题,冯小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数据和流量)造假,会带来一个很麻烦的就是创作的人丧失了某种判断,我觉得(数据和流量)最好还是真实的、真正的,因为本身一个数据的出现,其实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3月3日,同样出席两会的《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也曾对此表态:“流量造假、学历造假,凡是造假,一定是一个严重的污点。”
可见流量造假问题已经引起了影视圈的重视,“天下苦流量久矣”,屡禁不止的流量造假不仅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也对整个产业造成了恶性循环,央视曾多次点名批评微博上动辄转发过亿的数据造假行为。
就在不久前,2月23日,央视新闻披露了“数据造假,流量作弊”的产业内幕,矛头直指蔡徐坤新歌在微博转发量过亿。为偶像新歌奋力打call的粉丝们万万没想到,他们辛辛苦苦“刷”出的漂亮数据,竟然会被央视点名批评。
可以看到,微博的排他性比较强烈,艺人团队对此没有太多话语权。摄于微博的影响力,很多机构不得不签,毕竟微博对于明星艺人的作用非同一般,要想在娱乐圈有曝光量和话题热度,微博是很重要的媒介平台,不仅关系到作品的宣传、舆论的引导,还涉及到负面新闻风险的降低。而另一方面,有艺人团队对我们表示,如果不和微博深度合作,还要面临微博放大负面舆论的风险。“如果没事还好,如果一旦有点负面的苗头,他们助推一把,那就控制不了了。”
作为微博的营收业务之一,热搜是微博的掘金利器,这无可厚非,但利用热搜变相“压榨”艺人、强行绑定合作,这样的做法未免不得人心。
内忧外患的微博
微博也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刻。
根据3月5日微博发布的2018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微博第四季度净营收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增速低于上年同期77%;净利润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增速低于上年同期的205%。虽然营收在上涨,但增速连续下滑,第四季度更是创去年历史新低。
增速整体放缓,透露出微博自身的“忧虑”,从微博的营收结构来看,主要是广告营销和增值业务,受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政策收紧的影响,广告主减少广告预算对微博营收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而在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流量见顶的当下,微博也是时候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了。
另一个忧虑在于微博社会影响力的下降,近年来由于微博的管理不善,频频被官媒点名批评。现在的微博内容重心过于关注娱乐八卦,很多时候沦为了明星和粉丝自嗨的阵地,以致娱乐炒作、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网友吐槽声不断,大有“失民心”的趋势。
除了要面对自身尚存的缺陷,微博还要面临竞争对手的追赶。近几年,直播、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抢占了用户的娱乐时间,根据QuestMobile 2019春节大报告显示,2月4-10日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增长QQ为3.8亿、抖音2.2亿、快手2.1亿、百度1.66亿,均高于微博的1.64亿。受众的娱乐偏好在转移,微博应该要有危机意识。
事实上,微博也尝试过在短视频方面布局,只不过在风口中已经掉队的微博短视频,终究利润有限。新浪微博CEO王高飞说:“尽管微博在垂直化运营、专业内容生产者培养以及维护粉丝生态上有丰富的经验,在短视频和直播这个领域还是面临太多专业的竞争对手。”
内忧外患的微博,如今又面临流量造假的舆论风暴。对微博而言,流量是它的立足之本,它的成功在于包揽了娱乐圈几乎所有的明星,然后通过粉丝经济和品牌广告赚钱,这就注定了其很难与围绕明星的流量撇开关系。
在巨大利益链的驱使下,造流量和反流量都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微博应该警惕的是,不要被流量反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