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朱鹤新:银行业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5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7月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未来银行之路•挑战与升级”为主题。监管层领导、银行业高管、专家学者等重量级嘉宾出席本次论坛并就当前银行业的相关热点话题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电子银行网作为本次活动的合作媒体全程直播本论坛。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先生出席上午的主旨发言。朱鹤新表示,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有三,一个是金融透明与利率市场化,这个话题在媒体司空见惯;第二个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包括社区银行、小贷、P2P、第三方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主体兴起;第三个是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以及金融消费习惯的改变。
朱鹤新介绍到,中国银行电子银行的替代率已经达到将近90%了,银行电子化水平越来越高,据2012年统计的数字,手机银行交易额年均增长500%以上。在网络化、移动化的趋势背景下,银行市场化需求不断加快。客户需要高效、及时的交互需求,对银行系统、流程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朱鹤新看来,银行业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就是银行本身,银行业应对市场波动,主要依靠自身的变革和创新。银行业应对机遇与挑战,首先是要抓住国家业务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当前,国家业务发展战略和人民比国际化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转型国家,与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互联互通需求强烈,人民币国际化的总体进程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持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势头,并不断丰富国际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两大战略相互融通、相互支持,围绕两大战略我们应当完善全球布局、融入当地主流市场,参与构建区域性的金融服务网络和金融体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围绕区域经济和目标客户的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拓展特色产品和业务,以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供有力支撑,同时提供自身的综合竞争力。银行业要积极拓展业务外延,做大蛋糕。
二是,要深耕存量市场,把业务做精,以体验升级来黏住客户、以渠道创新来重塑格局、以构建生态来巩固优势。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上午好!感谢新浪财经的邀请,参加此次论坛感觉非常有意义。
今天的主题是“挑战与升级”,这个主题对我们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常听常新的话题,因为我们一直在审慎的评估市场经济浪潮的每一个起起伏伏,评估他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此支持我们的策略,帮助我们谋求转型升级,做到不管风吹浪打闲庭信步。
在评估别人的同时,我们银行业也在时时刻刻的关注自身的发展,因为银行是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周期高度敏感的行业。我们要想办百年常青的基业,需要密切的关注市场上的每一个信号,审慎的评估行业的竞争,前瞻性的把握市场机遇、技术变革、突破自身发展的平静。
一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挑战来自多个角度,但对手只有一个。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三种压力,我们已经在媒体上司空见惯的话题,一个是金融透明与利率市场化。
第二个我们认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因为近年来银行的竞争持续升温,我们的挑战是在地域相互渗透,包括我们专业领域的彼此角 尺,也日趋同质性。
同时在银行同业相互竞争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小贷、社区银行、P2P、往贷等新兴金融服务主体的兴起,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他们形成对传统银行带来的强烈冲击,而他们一旦把一个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后,会沿着价值链不断向上突破,不断的向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渗透和突围,逐步消解银行的客户基础,在这种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下,银行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是突破行为的网络化。今天我们来新浪财经论坛参加这个活动,我们感受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因此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利用,移动互联 的交叉、交互方式已经逐步渗透至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改变了客户的行为方式,其中也包括金融消费的习惯。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中国银行电子银行的替代率已经达到将近90%了,这个方向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说电子化水平越来越高。
2012年我们的统计数字,手机银行交易额年均增长500%以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化的进程,在网络化、移动化的趋势背景下,客户需要高效、及时的交互需求,对银行系统、流程都提出了要求,既要求我们对市场反应、需求反应足够快,也要求我们对客户的诉求把握的足够准,在这个客户可以快速用脚投票的互联网时代,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进程势必将淘汰或者颠覆我们部分的传统银行业务,这也是这两年所有银行同仁共同面对的并试图解决的难题。
不管是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还是新趋势的挑战,我认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不断突破创新,从挑战中寻找机遇,从变革中求得生存,才是银行基业常青的秘密。
二,未来客户的方向持续的变革创新。面对多重挑战,银行要想应对市场波动,从容的应对不断涌现的竞争者和日新月异的客户需求,主要依靠自身的变革和创新,具体来讲,包含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增长两个方面。
一是,积极拓展业务外延,把蛋糕做大。当前,国家业务发展战略和人民比国际化为我们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转型国家,与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互联互通需求强烈,人民币国际化的总体进程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持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 贸易中的势头,并不断丰富国际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两大战略相互融通、相互支持。
围绕两大战略我们应当完善全球布局、融入当地主流市场,参与构建区域性的金融服务网络和金融体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围绕区域经济和目标客户的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拓展特色产品和业务,以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供有力支撑,同时提供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这里说一下我们中国银行在国际化、多元化上面,在这个方面做出的探索,因为我们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的银行,国际化对我们带来的贡献在不断提升,按照国际、按照我们“一带一路”的战略,我们将在占沿线国家建50%以上的机构网络,来服务于国家的战略,推进国家战略向纵深发展。
二是,要深耕存量市场,把业务做精。具体来讲有三个着力点,体现、渠道与生态。一要以体验升级来黏住客户。当前客户对服务的诉求已经远远超越了微笑迎宾的范畴,客户更加强调服务体验、海量的信息支持、主动的参与,以及无边际的时空约束,这就要求不断的深化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融合,使银行服务化繁为简。
第二要以渠道创新来重塑格局。传统的银行渠道建设,强调的是网点的布局,比拼的是谁家网点多,谁家网点占据金角银边,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当中难免落入困境。从当前客户消费行为的演化趋势以及不同黏性客户之间的特征来看,网络化与移动化趋势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因此,渠道方面的创新首先是要用电子渠道为主线,持续加大人才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借助无限延伸的电子渠道,跳出时空的约束,延展银行服务半径,完整覆盖过去无法触及的客户。
同时也要发挥线下渠道的固有优势,打破网点人员与客户之间的物理区隔,为客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同时赋予电子化、智能化的业务流程,实现网点的智能化改造,通过线上线下的系统业务发展。
三要以构建生态来巩固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单个业务模式都可以轻易的复制,通过不惜成本的扩展规模迅速颠覆对手,而且以同样的方式被对手颠覆,在有可能颠覆与被颠覆的情况,这需要我们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抓住互联网的精髓,从金融服务逐步延伸至泛金融,实现金融和产业的逐步融合,打造服务的生态,围绕生产和生活的多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努力成为客户的贴身专家,一整套的服务体系重组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科技引领、机制变革、监管创新的有机融合。
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有自身发展障碍的诉求,同时也有发展的崇高使命,中国银行业有责任也有能力依靠扎实的功底和以客户共成长的服务意识,在百舸争流的市场环境中继续引领市场潮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银行当前担当这一社会责任,作为最好银行的发展战略,发挥自身全球化、多元化、智能化方面的多重优势,积极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也希望借此论坛和国内外同仁一道共同探索新常态下的银行发展之路,开创互联网事态中国银行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网址:中国银行朱鹤新:银行业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 http://c.mxgxt.com/news/view/1095730
相关内容
《招商银行》竞争力分析&5大成长动力。 招商银行 (600036)竞争力分析1. 波特五力分析• 现有竞争者:招商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面临来自其他大...原告李某某与被告鹤壁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
长沙银行竞争力挺进前五
市场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风险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商米竞争对手有哪些?商米的行业及产品竞争对手整理
皖江金租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开展授信对接
麓山财会论坛第29期 贬低竞争对手:投资银行关系如何影响分析师的预测?
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的双面人设 民营银行到底多香?
三只松鼠竞争对手有哪些?三只松鼠的行业及产品竞争对手整理
三大现实:银行里真的有关系户吗?哪些关系户是银行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