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诗·《南都娱乐周刊》杂志访谈

发布时间:2025-05-10 16:19

【2012年3月 内页 南都娱乐周刊 | 刘诗诗:我知道自己不是惊艳型】

刘诗诗其实不算新人,2005年她已经入行,不过一直到2008年拍摄了唐人的《射雕英雄传》,才让人对她有了点印象,翌年的《仙剑奇侠传3》虏获不少年轻观众,而2011年的《步步惊心》令她火箭般蹿红。在各种四小新花旦的版本里,刘诗诗都已牢牢占据了一个席位。而好消息是,1987年出生的她方才迎来25岁生日,前途一片大好。

学芭蕾的好学生

她的老板,《步步惊心》的制片人,蔡艺侬,谈到签约刘诗诗的理由,“我做艺人首先要说服我自己,我必须要很喜欢这个人才能够很用心很努力地帮他经营。如果你的人品让我不能认可,我很难那么尽心尽力用心血去栽培,刘诗诗,简单说,我喜欢她。”各有褒贬的说辞之间,勾勒出这样一个刘诗诗——从小到大,你的身边一定存在过这种女生:漂亮,听话,懂事,读书刻苦,沉默寡言又彬彬有礼,背诵英语课本字正腔圆不带方言味儿,基本很少正眼瞧男生——虽然这种距离感又总是激起他们的好胜心,而女生则半是羡慕半是妒忌地在各个方面试图与她看齐,相比之下,孩子们的家长就坦率得多,他们总是重重地放下饭碗又重重地叹一声:你要是像某某某就好了!
其实刘诗诗笑起来很肆无忌惮,笑声多少消解了她好学生的光环。因为长久以来的文静,经常有人说她不像北京人,北京大妞难道不应该是雷厉风行、快人快语的吗?但是刘诗诗不,你问她《步步惊心》红了以后有什么更大的野心,她说没什么感觉哎;问她希望人们称她偶像派还是实力派,她说有自知之明,希望大家喜爱她的角色;她的回答稳重而安帖,她自己也知道娱乐媒体不喜欢这种类型:“以前大家都说我不说话,其实是我不知道说什么,然后就会冷场,我觉得现在放开很多了,有什么说什么还比较自在。”
刘诗诗生于北京,就像那首北京儿歌唱的那样:“人小志大不犯然,只知春夏不知秋”。她毕竟是串胡同长大的孩子,跟男生一起撒过野捅过马蜂窝,“抓一只摸一只,跟男孩比谁抓得多,最后成绩还差不多。”她伸起手臂摸住了空气,说:“其实性格里还是有北京人'直’的一面。”如果没有被父母送去跳芭蕾,她可能就会这样茁壮长大。
6岁时,刘诗诗被送去学芭蕾,这是她妈妈的爱好,80后的父母大多在动荡中虚掷了他们最好的年华,于是就把自己的喜好投射在子女身上。总之,刘诗诗早早地开始寄宿生活,她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这把她从熟悉的环境当中剥离,让她开始一种崭新而又枯燥的生活:练功,休息,练功,循环。在寄宿学校,她基本上被“剥夺”了看电视的权利,以至于很久以后当她入行拍电视,都对周遭在她年少时成名的明星们缺乏敏感。很少有人能对这种生活乐在其中,而刘诗诗恰好是其中一个,“芭蕾就是要每天重复,就是很枯燥,但就是因为这样才训练到你,每天都重复这些动作,那我怎么可以把它做得更好?当然苦不苦累不累那一定有,就看你心态上怎么应对了,如果你认为它是苦的就一直苦了。”——励志得就像上世纪的思想政治课本。

​​

​不再纠结的“若曦”
在《步步惊心》之前,刘诗诗已经拍了好几部唐人的电视剧,再往前,就是在北京舞蹈学院被电视剧《月影风荷》剧组发掘入行。唐人走的一直是古装偶像路子,其实她不以为然,《步步惊心》以后有人问她希望穿越到哪个朝代,她说还是别穿越了吧,“因为谁都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什么都有可能改变。”而在踏入娱乐圈之前,刘诗诗的梦想一直是当一个芭蕾教师,稳定,体面,她半是陈述半是疑问地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老师比当演员好吧?”
后来,拍戏的新鲜感终究战胜了对芭蕾的依赖,一如她小时候将妈妈的爱好转化成自己的,直到《步步惊心》把她捧红,紧接着戏约不断以至于在片场病倒,乃至一线化妆品牌请她代言,她仍不太确定表演就是“终身事业”,她对“四小花旦”封号表示受宠若惊,除了一再感谢粉丝厚爱,一时竟有点语塞。
《步步惊心》毫无疑问成为刘诗诗的事业分水岭,群众就爱她扮演的若曦:既洞察一切却情不自禁,对爱情奋不顾身又犹犹豫豫。她让纠结的现代人产生代入感,而观众又将她捧为红人。可在刘诗诗看来,《步》剧以后最显著的变化只是“告诉自己不要像若曦那样纠结,那样太累了”,她说她以前有出像若曦——"可能容易由于,呃也不是犹豫……就是,总是想这个想那个。”
关于她长相辨识度的质疑,刘诗诗答得巧妙而谦逊:“在意识到你有不足的时候,心态就会比较好。”与上一代明星不同,85后明星生长并蹿红在信息时代,他们还来不及被包装成某一种风格贴上某一个标签,所有兴趣爱好和隐秘历史便已大白天下。在明枪暗箭的名利场上,刘诗诗时刻抱着步步小心的心态,她最显眼的标签就是没有标签,她生涩地扮演着乖孩子好学生的角色,却恰好把自己还原成我们从小到大都羡慕过的那种人,从而享有了年轻人水到渠成的赞美和崇拜。

不爱标签不想穿越的好学生

圈内评价
刘克琦(《东方电影》杂志主编)
她是一个时代感很浓烈,现代装束很养眼的女孩,却因为一部古装剧一鸣惊人,证明“穿越”真的很适合她。希望俏皮、婉约以及深情款款,不仅仅是若曦才能表现出来的气质,更是属于刘诗诗自己的。


刘同(光线电视事业部总经理)
我有给她颁过奖。她是一个特别特别内敛和害羞的人,要让她跟观众或者媒体来事,她是不行的,这种事她只对自己擅长的事情和熟悉的人OK。我发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艺人是这款,而以前大多是像那英、韩红那种豪放的,可能以前大家没有太多判断力,觉得气场强大适合做明星,但现在明星一有什么动作或讲了什么话,那些有价值观的人可能会嘲讽,那索性就做好自己的本职算了,这也挺好的,就不来事呗。

“戏里男人围着转?错!我是被虐的!”
(我们先聊点虚的,一直拍古装,你会希望拍一些现代戏吗?)
刘诗诗:古装戏和现代戏对我来说可能没有太大差别,公司的戏偏古装多一些,现代戏我之前也有拍。我想说的是十年后我可能想看到的是我都拍过些什么,有什么是可以让我自己记住的。
(所以你给自己的目标是?)
刘诗诗:没有!我是一个很没有……理想的人。不会给自己设定太多条条框框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我说我喜欢活在当下,因为谁都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什么都有可能改变,所以你现在有一份心是这个样子就好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好了。
(你更愿意别人说你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
刘诗诗:这样也可以?哈哈哈哈。我不太确定这种,我只是想说可能我拍完一部戏以后,人物让大家记住,都会很开心。
(这回答真的很官方哎!)
刘诗诗:我不觉得。偶像派要看怎样一个观点吧,偶像派起码要很好看,但对我的评价其实我知道,我可能不是惊艳型的。

(一般来讲女生都会觉得自己很漂亮吧……)
刘诗诗: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会反省的人,比较会侧面看自己,不是说长相怎么样,而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我自己的观点还蛮随性的,刚开始会有点针对性,但过一会以后可能就没什么。
(停!你把我绕晕了。)
刘诗诗:这个好难讲哦……反正我知道我是我就好了,不自卑也不自信,我还是一个有自我认识的
(那你有没有想象过未来若干年后成为一线大牌之类的?)
刘诗诗:我觉得一定会觉得我自己以后会更好,我不知道会有多好,但只要比现在好我就会觉得满
足,
(果断换话题。很多女演员后来会选一个老板嫁了,你会走这条路吗?)
刘诗诗:……我觉得吧,还是自己挣的钱踏实,哈哈哈哈。

​(不管是步步惊心还是大漠谣,戏里面总是有很多男人围着你转,享受吗?)

​刘诗诗:拍的时候真没觉得,后来想,不对呀,我总是被虐的一个,我能好到哪儿去呀?

​(呃,不都是你虐他们么?)

​刘诗诗:这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上。如果你站在若曦的角度上,你会发现她很痛苦。哦!我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自己也没有这样过哦!

​【2012年8月 内页 南都娱乐周刊 | 刘诗诗:四小花旦?谢谢肯定】

据说啊,《轩辕剑》片场唯一能让胡歌和蒋劲夫这对好基友急眼的,就是刘诗诗做的可乐鸡翅。

上得片场,下得厨房,加上《步步惊心》的柔弱样,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个温婉可人的好姑娘,其实刘诗诗是标准北京大妞,小时候上演过单手捉马蜂的彪悍戏份。后来虽然读芭蕾舞学校,那浅浅酒窝和大长腿稍微挑一挑,便是那历练过的华贵气质,却被她青春满溢的大笑声击溃了。要知道,在娱乐圈,被称为“爷”的女人,可都是狠角色。

(你是传说中的北京大妞?)

刘诗诗:咦?那首歌不是叫《北京小妞》么,哈哈,一般人看我不会觉得我是北京人,可能了解后会觉得我有很多北京人的东西。我说话没什么北京口音,很小就住校,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口音是听不出来的,长相据说也看不出来,但其实性格里有北京人直的一面。

(这次角色嘻嘻哈哈的更像你?)

刘诗诗:玉儿是一个很果敢的人,认定的事情不会后悔,很坚强,其实我觉得不只玉儿,《轩辕剑》所有人物的特点就是善良,性格可能会有很极端的时候、生气的时候,但内心都是很善的。玉儿很爽快,希望大家看了也爽快。

(上一次若曦身边男人太多了,这次追求者有哪些?)

刘诗诗:跟蒋劲夫是打打闹闹那种,经历事情之后在一起,有点患难见真情的感觉;跟林更新应该算青梅竹马吧,后来因责任而分开,就慢慢放手。

(有因责任感而做一些逼不得已的事吗?一般来说小时候学芭蕾都是妈妈让的吧?)

刘诗诗:呃,6岁学芭蕾确实因为妈妈喜欢,练了两年发现自己感兴趣了,这才一直读下去。这点家里还蛮好,你喜欢再让你去学。

(好吧,有被高雅艺术熏陶到吗?)

刘诗诗:我觉得跳舞的女孩或多或少都会被锻炼到,意志上有韧性,比较会吃苦,比较自律吧。

(好孩子,爸妈催促过你结婚吗?)

刘诗诗:没有,我爸妈是不鼓励,该是那个人就是那个人。因为他们可能也知道我有比较任性的时候,别人没法说什么的,只有自己有用。其实小时候家里没人的话,我觉得有狗在就行了。

(你会留意“四小花旦”之类的说法吗?)

刘诗诗:呃,第一次被这样说的时候,我是惊到了,好像是《步步》还没播的时候,我就是“嗯?”,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么好。现在?我很谢谢大家对我的肯定。

【2013年1月刊 封面 南都娱乐周刊 | 四小花旦 闺门旦刘诗诗】

闺门旦

气质沉静,腹中有诗书,举止得体有大将之风。锋芒暗藏,蓄势待发,她看得见自己的道路。

娱记投票总分:23

圈中人投票总分:17

网民投票总分:30

总分:70

出名要趁早,但不是趁早了都能出名。直到2011年,刘诗诗才因为《步步惊心》大红大紫,坚持拍古装偶像剧的唐人,终于用七八年的时间培育出了属于新世代观众的偶像,这些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未来将成为刘诗诗事业的追随者和见证者。这并不是一个单纯依靠美貌和身材博取关注的传统艺人,刘诗诗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单纯中透着狡黠,含蓄中透着锋芒,作为新一代的花旦,也许她代表了一种新的造星模式。现在,刘诗诗正面临着从电视到电影的一道坎。风物宜长放眼量,我们且观望着——尽管,热心得急不可耐的网友早已把他们的偶像推上了选票的高峰,刘诗诗的网络得票甚至超过杨幂,这就让我们要做的事情变得很简单:正视、并重视民意。

评审团意见:张燕(《南都娱乐周刊》北京采访中心副总监):刘诗诗的气质外形比较特别,填补了一种影视角色的空白,就是唐人后来为她定位打造的网络小说女主角,路线很准确,也迎合了时下的流行需求。

“我想让大家记得一个有自己风格和性格的刘诗诗”

(恭喜被评为“四小花旦”,谈谈感想吧?)
刘诗诗:被大家认可就很高兴了,也谢谢支持我的朋友。
(今年的工作安排有哪些?)
刘诗诗:现在正在拍一部电视剧,好消息是,完成这部之后就要拍《步步惊情》。
(那现在有没有已经成型了的发展方向?)
刘诗诗:呃,作为演员其实是比较不想被既定的框架定型的,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很多种可能性的演员吧。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计划和变化,都在酝酿中。关于角色,是只要合适的我都会考虑和尝试,确实没有划定特定的框框。
(好吧,与之前的四大花旦比,你觉得自己最有可能像谁,还是说会走出自己的style?)
刘诗诗:她们都是我的榜样,可是如果说要像谁的话,这我没有想过,我想让大家记得的是一个有自己风格和性格的刘诗诗。
(在这次评选中,专业评委普遍认为新花旦们的演技普遍是软肋,你怎么看待这一批评?)
刘诗诗:啊,我觉得这是对我今后发展的鞭策和激励,我也会以此为目标,提高自己的演技,争取演艺事业上的进步。

【2014年4月刊 封面 南都娱乐周刊】

人戏合一的“邻家女神”

刘诗诗:最难忘是他为我遮雨

采访刘诗诗着实令记者绞尽了脑汁,这位气质清新的“邻家女神”在业内以不善言辞著称,吴奇隆如影随形的保护,更让她在发布会及采访环节免受一切关于情感问题的盘问,偶尔留下的只言片语亦零散到令不少记者对着空白的Word文档犯愁的地步。
但她确实又是那种所有人都会喜欢的女孩,温婉、友善、淡定、沉默,望向你的眼神永远柔和而谦逊,亦不善于在生人面前袒露情感,习惯将一切压进内心,与一众个性张扬的小花旦们形成鲜明对比。她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人,自己亦深知这一点,"在意识到你有不足的时候,心态就会比较好。”她曾这样回答本刊记者对其长相辨识度的疑问。冲淡、柔和的脸部线条让她在过于戏剧化的情节面前往往无所适从,但对于《步步惊心》这类需要“走心”的作品,清冷内敛的气质似乎更能融合进角色中,释放出强大的内心力量。于是,从《步步惊心》到《步步惊情》,两部极需要内心能量的作品,令注定与它们相遇的刘诗诗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情感,从身体里抽出一部分融入表演中,渐渐入戏不分,乱了分寸——恋上吴奇隆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因此,当二人相视而笑,十指紧扣,缓缓走入每一个发布会现场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含笑祝福,仿佛看到了从时空隧道中走来的“四爷”与“若曦”。而刘诗诗与若曦、张晓这两个角色的频率太过一致,如盛开在三百年前后的一朵两生花,于是在强大的集体心理暗示之下,人们不自觉将若曦、张晓同刘诗诗对等起来,三人的命运小径开始交叉,“隆诗”成为最被祝福的一对。于是,她穿梭于剧组的行色匆匆得到谅解,对恋情的三缄其口亦受到默许,推掉的无数采访邀约更令人无从怨怼。
没有办法,谁叫她是刘诗诗呢?

(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

刘诗诗:最难忘的就是有一场下雨,他(殷正)拿衣服帮我(张晓)遮的那一场,跟第一部的四爷给若曦挡雨那一幕有一样的感觉。这场戏其实也是一个转折的点,就是两个人感情的转折点。

(能说说分饰两角的最大感受吗?)

刘诗诗: 就是有点精神分裂的感觉。其实我们经常会有一个布景,就是两个人同时出现时就要抠一下,那个时候就现场不停地在转,每一场都要转好几次,化妆师都很分裂。

(你跟吴奇隆和孙艺洲都有感情线,哪一个演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刘诗诗:其实我觉得两个都有很甜蜜的时候,当然也都有很痛苦的时候,因为两个人都会有一些很让她受伤的事情。

(看到花絮里你对吴奇隆“拳打脚踢”,是要做野蛮女友吗?)

刘诗诗:(笑)你们只看到了后半段,是有人招惹我,我才打他的。其实我生活中比较女汉子,我不仅打他(吴奇隆),熟悉的人都会被我打。

(演过这么多角色,最有触动的一个角色是什么?)

刘诗诗:对我来说真是一样的,因为我都会很用心去演。

(生活中会不会偶尔出现,角色带给你的影子或者小习惯?)
刘诗诗:不会。

(晓和蓝兰两个角色需要不停切换,有没有自己的转换心得?)

刘诗诗:我没有想过那么多,真的没有想过那么多。

(其他演员会帮你入戏吗?)

刘诗诗:(甜笑着)他们会帮我出戏。

【2021年2月刊 封面 南都娱乐周刊 | 刘诗诗:跟随内心】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刘诗诗饰演的蒋南孙积极独立、勇敢倔强、温柔坚定。她一边欣赏蒋南孙的坚韧与通透,一边陪伴蒋南孙逐渐成长蜕变,不断体会到她人生的酸甜苦辣。
刘诗诗从前的古装形象至今都被不少观众认为是“白月光”,最近几年连续接演都市情感剧是因为角色“正好来了”。刘诗诗希望挑战不同的角色,展现出自己不同的一面,不过她认为所谓的“古装标签”是过往的经历,也是观众的认可,没必要刻意摘除,新的角色人物会为观众留下更丰富的印象。

“如果再选,还是演蒋南孙”
在亦舒笔下,蒋南孙“不着颜色的面孔有天然的浓眉及长睫”,是“那种罕有的不自觉长得好的女孩”,是“尚未被大都会空气污染的少女”。

电视剧中,初登场的蒋南孙,一袭白裙,及腰长发,看似温柔恬静,实则下一秒就以“小辣椒”之势回怼陌生人的搭讪,“你就是那个王永正啊?没听说过。”蒋南孙家境优渥,在外人眼里是从小被养在温室里的“公主”,住在老洋房、有阿姨照顾吃穿、学习小提琴……但实则非常有主见,性格倔强,爱恨分明。知道父亲培养自己是为了让她进入上流社会后,蒋南孙用热茶浇在小提琴上、剪去自己的长发、扔掉名牌;在爸爸安排的相亲饭局上,直截了当告知对方自己已经有男朋友;义正言辞地表态“全世界女孩子联合起来对付渣男是应该的”;在看清章安仁自私怯懦的真面目后,果断与之分手……

这样的蒋南孙让刘诗诗感到“心动”,在她看来,蒋南孙非常有生命力,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在温柔坚定的蒋南孙和明艳张扬的朱锁锁之中,她还是会选蒋南孙,“继续当朱锁锁最好的朋友。”刘诗诗此次与倪妮合作共同饰演知己好友,两人多次表达过对对方的欣赏之情,刘诗诗透露她们在现场经常会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出蒋南孙和朱锁锁之间深厚的友情,到了拍摄后期已经十分默契,“基本上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剧中,蒋南孙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而刘诗诗则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为了更好贴近角色,在开机前,刘诗诗向身边的朋友请教上海话,这才有了蒋南孙说话时软糯的上海腔调。

(导演一开始找到你就是想让你演蒋南孙吗?)
刘诗诗:当时看完剧本就很喜欢蒋南孙这个角色,包括后来和导演聊天,关于这个人物想要传达的态度,是我很欣赏的,就很心动。

(如果让你选择,朱锁锁和蒋南孙,你想演谁?)
刘诗诗:其实两个女孩子都各有各的优点,如果再选还是蒋南孙,继续当倪妮的朱锁锁最好的朋友。

(你怎么理解蒋南孙和朱锁锁之间的友情?)
刘诗诗:南孙和锁锁是完全理解对方的,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对方,这是一种对彼此的支持和信任。

(你和倪妮是怎么来培养默契的?现场有没有即兴发挥的部分?)
刘诗诗:我在拍的时候就想,怎么样更多表现南孙和锁锁这种友情,一些小互动、小情绪让观众很自然地代入。我和倪妮每天都很开心,也会有一些想法,或者在片场也会一起讨论。到后期我们就变得越来越默契,基本上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倪妮说还不认识你的时候,就很喜欢你,你对她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样的?相处之后,这个印象有改变吗?)
刘诗诗:我们之前就是网友,那个时候就觉得她是个大美女,很有自己的性格和态度。一起拍戏之后就发现她是一个很活泼很容易亲近的人,越熟悉会越喜欢她。

(读完剧本后,你如何解读蒋南孙的?她最触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在拍摄过程中,会有新的理解吗?)
刘诗诗:我看完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蒋南孙是一个看似温柔娇气、实则很刚强果断、理智又隐忍的人。当你真的去体验了南孙的生活,会明白她那种“时刻准备着打一场仗”的心态从何而来。最触动我的是她做人做事的一些态度,比如鼓励自己妈妈抛却束缚勇敢做自己、会毫无保留地支持自己的好姐妹,会让我觉得这个角色非常有生命力。

(沈严导演是否有给你一些讲解和帮助吗?)
刘诗诗:当然有啊,沈严导演是很专业的,很有自己风格的人。每天正式开拍之前,都会走戏。他会给演员自由的发挥空间,会把他想要的告诉你。

(你之前说过,不把两部戏接太紧,想给自己时间过渡。从《亲爱的自己》杀青到《流金岁月》开机,中间只隔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你是怎么来“过渡”的?为蒋南孙做了哪些功课?)
刘诗诗:因为不想错过蒋南孙这个角色,中间隔了一段时间觉得也可以调整。因为南孙是学建筑的嘛,所以开拍前有向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请教,还去了建筑院采风。了解了她的职业,我觉得更容易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在体会截然不同的人生。

“做演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蒋南孙的爸爸对外介绍自己是“高级投资人”,实则是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在炒股失败欠下巨款后选择用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蒋南孙的身上,她在妈妈和奶奶面前假装坚强扛起一切,等到小姨回来后,才敢偷偷躲在被窝里哭……

这场变故被视为蒋南孙一夜长大的转折点,刘诗诗在这几场戏中的表现也颇受好评,关于蒋南孙前后的变化她也有自己的解读。刘诗诗认为,蒋南孙的本质始终没有变过,她始终是坚强独立的,但在过去家境还算好的时候,她可以生活得随性一点,对待爱情也是非常理想化的。而家道中落之后,她被逼着去面对现实,为了让妈妈真正自由快乐起来,主动揽下赡养奶奶的责任,又为了照顾奶奶放弃读博,她必须学会舍弃掉一些东西。在爱情上,虽然和王永正相处时,蒋南孙是轻松的、没有负担的,但她依然选择隐瞒债务,坚持独立偿还。活得通透是不少观众给蒋南孙的评价,即使她经历再多的人生起落,也依然自洽,永远保持自己性格中的善良、真诚和自信。

接连出演了李思雨、蒋南孙两个独立女性角色,刘诗诗觉得这两个人物也带给了自己一些影响,现在的她自认更会聊天了,这是李思雨的优势;思考问题更加理性,这则是蒋南孙的特点。刘诗诗很感谢演员这份职业,能让自己去体验不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自己从未感受过的生活,她说“做演员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很多人将父亲破产看作蒋南孙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在这前后的变化和成长,你是怎么琢磨的?)
刘诗诗:毕竟家庭变故太大了嘛,她确实是一夜之间长大的。在家庭破产之前,她都是比较理想化的生活。喜欢读书,就去考博;如果没考上的话,也不用着急想退路,可以慢慢计划能干嘛。而且她很要追求自己的爱情,有情饮水饱。
破产后其实她本身的性格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她还是一样很积极地面对生活,还是很有自己的原则。只是被父亲的债务压迫得更需要面对现实一些。她以前也有以前的苦恼和难处。只能说,在突然感受到生活压力的时候,以她的性格,会如何去选择、去改变?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生,所以就算家中变故,她想的也还是要积极主动地面对这些。

(从目前蒋南孙的两条感情线来看,她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面对章安仁,她是包容懂事的,但同时也很果断;但在王永正这里,她可以任性傲娇。如何看待这两段不同的情感关系?蒋南孙的感情观是怎样的?)
刘诗诗:其实态度是一样的,只是这两个对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所以表现形式不同,她一直都是一个直接的人。章安仁和王永正生活环境还有接触的事物都不同,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蒋南孙跟章安仁交往的时候,因为章安仁不受爸爸待见,她对章安仁更多的是萌发出一种保护欲,理解章安仁的不容易和自卑,会去保护他的自尊心,但当发现章安仁和自己在很多事上三观不合、并不合适时,也会果断放手,不会委曲求全。
而王永正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甚至是个脸皮有点厚的人。他在蒋南孙面前是越挫越勇,也时常逗蒋南孙开心,所以南孙和他在一起是轻松的、没有负担的。两个人也就自然地互相吸引了。到后期南孙为了还债没有办法和王永正一起实现梦想,包括没有告诉他家里欠债的事情,也是因为南孙一直坚持自己独立还钱,不想把这份压力给到自己的男朋友,还是想让他能够开开心心的,让他可以去追求自己暂时还不能追求的梦想。南孙的爱情观比较简单,爱就是爱了,没有保留。

(有人说,小姨应该是全剧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你是否有同感?在和袁泉合作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刘诗诗:我有同感,我不管是站在南孙的角度,还是我本人的角度,都觉得小姨很完美。小姨应该是南孙的人生导师,活得很通透,会真正帮助她解开心结,指引一些人生方向。袁泉老师整个人的状态和气场真的特别完美,她的状态很好,而且她这个人也会让你觉得很放松,所以就会很舒服,两个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进入到戏中的状态。

(除了袁泉,还有像张晨光老师这样的前辈,有跟他们学习到什么吗?)
刘诗诗:张晨光老师也是,拍摄的时候真的对我就是父亲的关爱,因为我们有很多冲突的戏,在拍一场我拿茶壶跟他吵架的戏的时候,那个水是热的,他就特别担心我会烫到。包括拍完了我们也一直有保持联系,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再合作。

(蒋南孙也好,李思雨也好,这些角色有没有在刘诗诗身上留下一些痕迹?)
刘诗诗:毕竟花了很长时间来演李思雨和蒋南孙,经历了两个人的人生,就像是我现在可能会比以前更能聊天了、思考方式更理性。

(她们有没有带给你一些全新的人生感受?)
刘诗诗:李思雨让我更直接,南孙让我能更理性思考问题。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体验,这就是演员的乐趣,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

“标签是我过往的经历,也是观众的认可”
2020年是女性议题大爆发的一年,全社会对于女性话题的探讨变得越来越多,为女性发声和表达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她题材”也成为了影视作品中的热门类型。巧合的是,刘诗诗最新的两部作品讲的都是女性故事,《亲爱的自己》中的职场女强人李思雨雷厉风行,是个十足的工作狂,生活中却非常重情重义;蒋南孙则外柔内刚,温柔之中透着坚定。不论是哪个人物,观众都能从中汲取不同的女性力量。刘诗诗自己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她十分开心看到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题材剧,“现在的导演和编剧更加关注女性了。”

过去,刘诗诗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以古装角色为主,《步步惊心》中的马尔泰若曦、《仙剑奇侠传三》中的龙葵、《怪侠一枝梅》中的燕三娘等等都太过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她的时装剧作品稍显“模糊”。当被问及连续接演两部都市情感剧是否有这方面的考量时,她直言并非有意为之,只是自己想尝试的角色恰好来了而已,“我想挑战一些不同的角色,观众也想看到不一样的刘诗诗。”至于大家给她贴上的古装标签,她乐意接受,未来也不会刻意避免同类型角色,“标签是我过往的经历,也是观众的认可。”

(李思雨和蒋南孙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你自己的性格和这两个人物有相似之处吗?对你而言,哪个角色的挑战更大?)
刘诗诗:李思雨风风火火一些,有话不憋着,会吧吧地往外怼;蒋南孙说话没李思雨那么火爆那么冲,擅长以柔克刚。相同的点是两个女孩都很独立,很有事业心。对我而言都有不同的挑战,只是挑战的层面不同,无所谓哪个更大。

(连着两部作品都是时装戏,而且讲的都是女性故事,在选剧本方面是有自己的考量吗?)
刘诗诗:没有刻意地去连着拍时装戏,只是正好来了我想拍摄的作品而已,就是想挑战一些不同角色,观众也想看到不一样的刘诗诗。可以是讲女性的故事,是因为现在的编剧和导演都更关注女性了,更乐意去刻画女性的故事了,我觉得是很值得开心的一件事。

(现在选剧本的标准是什么?到现在你的古装造型跟古装角色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还有接古装戏的打算吗?还是说,会尽量避免同类型的角色,摘除自己的古装标签?)
刘诗诗:还会拍古装啊,现在看的剧本里也有古装剧本。我选剧本的标准就是这个角色和我比较合适,而且也是我喜欢的、我想要挑战的。如果是很好的剧本、很好的角色,我不会因为同类型而刻意避开。我认为也没必要一定要去摘掉什么标签,标签是我过往的经历,也是观众的认可嘛。

(2020年是女性议题大爆发的一年,之前有关注过女性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吗?)
刘诗诗:有看到,去年有很多特别棒的女性题材影视剧,有一些很出彩的。其实我们这部剧,也塑造了很多不一样的女性角色,不只是女性角色,每个角色身上都有闪光点。包括蒋南孙,我很喜欢她的一点就是她非常有自己的主见,她很独立很通透,会鼓励妈妈不要被家庭的枷锁所束缚,去过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她的很多思想我都很欣赏。

(剧中,蒋南孙就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她也一直在跟爸爸和奶奶做抗争,鼓励妈妈为自己而活,有想通过这个角色去表达的东西吗?)
刘诗诗:南孙从小到大因为奶奶的重男轻女,其实过早就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很让人心疼。我想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的女孩和她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遭遇。(希望她们)要像南孙一样,勇敢自信,坦然去面对这些挫折,不要被打击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当了母亲之后,情感是否会更加细腻,有更多的感受?在表演上有带给你一些帮助吗?)
刘诗诗:当母亲后,是会有很多从前不曾体会过的情感的,对我的表演也会有帮助。我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处理,都会更加多元化。

(20多岁就成名,有代表作,又有观众缘,之后结婚生子,你是那种很有人生规划的人吗?机会或者缘分到了就会紧紧抓住的性格?)
刘诗诗:我是比较跟随自己的内心的人,机会是你的就是你的。

(2021年许了什么新年愿望?)
刘诗诗: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

网址:刘诗诗·《南都娱乐周刊》杂志访谈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2506

相关内容

南都娱乐周刊杂志
南都娱乐周刊杂志订阅
南都娱乐周刊杂志社
刘诗诗·《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访谈
《南都娱乐周刊》杂志订阅
南都娱乐周刊订阅,南都娱乐周刊杂志订购,杂志封面,杂志精彩内容-杂志铺:杂志折扣订阅网
《南都娱乐周刊》
南都娱乐周刊
《娱乐·品味周刊》杂志
“作家刘嘉昊”冒名《星星》诗刊收版面费,云南省作协:强烈谴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