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跨界教培,到底是真学问还是割韭菜?
一、当“英语老师吴彦祖”照进现实:一场粉丝经济的狂欢
“如果你的英语老师是吴彦祖,你还会逃课吗?”这句曾经被网友玩梗的调侃,竟在2025年成了真。
49岁的吴彦祖近期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账号“吴彦祖教英语”,身穿白衬衫、手捧咖啡杯,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讲解“如何用英文点咖啡”“如何翻译《哪吒》台词”,瞬间引爆全网。粉丝惊呼:“男神连当老师都这么帅!”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推出的《吴彦祖带你学口语》课程标价398元,短短5天销售额突破500万,成为教培界的“现象级爆款”。课程详情页显示,84节课涵盖“酒店入住”“商务谈判”等实用场景,平均每节课不到5元,对比新东方等机构动辄每小时700元的一对一课程,价格堪称“白菜价”。
粉丝买单的逻辑简单粗暴:
-“阿祖的颜值和发音双在线,学不下去也能养眼!”
- “398元买不到他一张演唱会门票,但能买他84节课,值了!”
然而,这场狂欢背后,争议与质疑也随之而来。
二、398元的课,究竟买了什么?用户吐槽扎心了
“冲着吴彦祖买的课,结果10分钟里他只讲5分钟,剩下都是其他老师!”消费者李女士的吐槽道出了许多人的失望。
课程详情页中承诺的“AI陪练”,实际仅是语音对话功能,而非宣传中的视频互动;所谓的“吴彦祖真人录制”,也被用户发现大量课程片段为重复剪辑。更尴尬的是,有学员发现课程内容与市面常见网课高度雷同,“只是多了吴彦祖的脸”。
一边是明星光环,一边是“货不对板”,矛盾直指行业痛点:
明星授课=贴牌代工?吴彦祖虽参与录制,但课程研发和讲解主要由合作机构完成,明星更多是“形象代言人”。
低价策略的代价:398元的定价虽吸引人,但课程缺乏分层设计,零基础学员和高阶用户学同一内容,效果大打折扣。
网友戏称:“这哪是学英语?分明是花钱看吴彦祖的‘英语版Vlog’!”
三、明星扎堆教培:是降维捞金,还是行业新风口
吴彦祖并非孤例。近十年,已有13位明星跨界教培领域:张泉灵讲名著、王力宏教唱歌、胡彦斌办音乐学校……甚至王祖贤都在加拿大开起了艾灸馆。
明星为何偏爱教培?
1. 流量变现成本低:无需实体店、供应链,录几节课就能坐收分成。
2. “信任背书”优势:粉丝对偶像的专业滤镜(如吴彦祖的海外背景)天然降低信任成本。
3. 政策红利:在线教育普及叠加知识付费热潮,市场对“名人+实用技能”组合需求旺盛。
但看似双赢的生意,隐患早已浮现。胡彦斌的“牛班音乐课”因退款难遭投诉,王力宏的“月学App”被指内容粗糙。明星热度褪去后,课程往往沦为“一次性消费品”。
四、深度拷问: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产品?
吴彦祖的爆火,撕开了教培行业的“明星依赖症”——用流量换销量,用情怀补内容。
粉丝为“情怀”买单无可厚非,但教育不是快消品:
内容质量才是王道:某教培从业者直言:“明星课程若只有‘情绪价值’,迟早被市场反噬”。
售后服务亟待规范:黑猫平台显示,明星课程投诉多集中在“虚假宣传”“退款难”,行业监管仍需加强。
反观吴彦祖,他的初衷或许真诚:“英语是我与世界对话的工具,想帮更多人自信开口”。但若课程沦为“明星周边”,这份初心还能走多远?
五、结语:光环之下,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
吴彦祖的500万销售额,是粉丝经济的胜利,也是教育焦虑的缩影。当我们在为“明星老师”欢呼时,或许更该思考: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仰望偶像的光环,还是脚踏实地地成长?
下一次为“明星同款”课程心动时,不妨先问自己:
- 我是为知识付费,还是为“追星”买单?
- 398元买的,究竟是学习机会,还是一场心理安慰?
毕竟,学习没有捷径,就像吴彦祖从建筑系学生到影帝的蜕变——再耀眼的星光,也需用实力照亮前路。
你会为明星课程买单吗?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网址:明星跨界教培,到底是真学问还是割韭菜?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6337
相关内容
明星涌入教培市场,是“割韭菜”还是“传道授业”?吴彦祖教英语:真香还是割韭菜?
明星跨界,是展示实力还是割韭菜?
吴彦祖教英语:真香还是割韭菜?背后的故事与反思!
明星自创品牌:割韭菜还是真经营
吴彦祖教英语引发“割韭菜”争议
从天价加盟费,到“合作”校园贷,明星割起韭菜来真是一点不手软
明星潮牌宠粉还是割韭菜?
明星扎堆入局餐饮,割的到底是谁的“韭菜”?
明星奶茶店,割得是谁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