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研报系列丨艺人经纪行业简要研究报告
1
艺人经纪整体行业分析
1.1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娱乐需求持续提升
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21元,对娱乐产品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2.7万亿,占GDP比值3.97%。
1.2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强化了粉丝经济
根据艾瑞相关数据,2016年中国整体网络经济市场规模达1.58亿元,其中移动网络经济规模达到7374亿元,占比43%。
从2012年至2016年,移动端网络经济营收规模增长率一直保持领先于PC端,2016年仍保持71.2%的增长率。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量的增多,其强社交属性会增加用户平台的粘性;碎片化的特征将导致无效流量增长,更多通过非标产品(服务)来获取用户,从而提高对用户的粘性,形成“粉丝”群。
1.3 泛娱乐产业规模以及用户消费快速增长
根据艺恩数据,2016年中国泛娱乐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其中游戏和电影排名前二,规模分别为1650亿元、1200亿元。
根据艺恩数据,2016年娱乐内容的消费用户超10亿人次,其中电视剧和游戏排名前二,规模分别为13亿、5.7亿。
1.4 资本市场在泛娱乐产业活跃度增强
2016年,文化产业基金新增241支,募集规模达264.5亿元(3837.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7%。
2016年,娱乐众筹平台超过50家,成交金额超4亿元。而传统金融机构搭建的众筹平台,如平安众筹2015年上线,截至2016年年底发布的120个众筹项目中110个众筹成功,成功率约为92%。
2
艺人经纪市场现状
2.1 艺人与偶像的定义
艺人泛指有才艺、有才艺者。
偶像是指从事演艺方面事业,通过展现个人魅力而受到年轻人崇拜与追捧的对象,也是对艺人的一种称呼。
本篇幅结合泛娱乐从粉丝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所谈论的艺人更多是偶像。
2.2 艺人经纪产业规模
根据国泰君安相关数据统计与预测,2020年,我国艺人经纪市场在充分享受粉丝经济的红利下,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别,未来五年年均增长率将在30%左右。
2.3 国内发展现状
从偶像养成的过程来看,偶像文化实质为“贩卖梦想”,即粉丝全程陪伴并见证偶像的成长。而造成催生对于偶像需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中国视频用户付费规模高速增长直接催生对偶像的需求。
从2005年中国第一家视频网站土豆网正式上线到现在,中国视频广告市场从0实现增长到了现在的400-500亿元,但视频行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视频公司还要为了流量被不断攀升的版权费折腾。当付费用户2016年增长到了7500万,视频网站看到了更大的商业价值,只有从C端身上攫取尽可能高的商业价值,才可能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规模盈利能力。
在任何有利于获取和留存付费用户的内容都是视频网站竞相追逐的阵地,从2015年视频网站付费剧从36部增长到2016年239部,现有的偶像是覆盖不了网剧的增长的数量,进而偶像经纪、粉丝流量也都会竞相成为达到目标的手段。
2) 电视台电视剧以及综艺市场份额不断被视频平台削减,如何保住地位实现差异化也将催生对于偶像差异化的需求。
在多台政策下,卫视收到来自央视占有率的强势竞争;除央视外的市场份额外,各卫视总的市场占有率保持不变,所以卫视之间的竞争就是你消我涨的剧烈竞争。同时视频网站、直播的切入,播出平台变得越来越多,单靠媒介的覆盖已不足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回顾2016年,一些老牌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国新歌声》等原本收视率、满意度俱佳的王牌综艺也出现颓势,并且节目的同质化严重而主要靠明星拉动收视率以及广告费的提升,出现了同一个艺人出现在多档综艺节目中,艺人过分消耗自身品牌促使观众和粉丝对偶像追逐呈现疲态。
因此卫视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行业需要更新迭代的偶像,用以持续吸引广告主与观众的眼球。
3) 新生代主流消费群体消费理念发生转变,对于支持偶像的行为更多从幕后走到台前获取更多主导权。
偶像可携带的直接消费行为具体包括本人作品及衍生商品,变现渠道较为多样化。传统的造星模式主要是通过培养艺人一个单方面的技能,通过品牌包装而推向市场,从而塑造偶像形象。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成本在降低并可实现及时性,为打造偶像模式提供了先天优势。
如音乐风云榜及偶扑曾遭遇粉丝声讨,被指诈骗,商业形象和价值因此大受影响。舒肤佳简单粗放的宣传,让TFboys三家粉丝产生品牌主捧对象是其它两家的感觉,同时期有新歌激励,但其网络预售因为销量过低而被迅速下架。当不能尊重粉丝,不能洞察粉丝的需求,最后是不会得到粉丝的买单。
2.4 代表型企业
日韩模式:杰尼斯事务所
从娃娃抓起,培养全能艺人
多以“组合”形式推新人,以旧带新
签约期限长,条件较为苛刻,设置巨额违约金
重视“粉丝”互动,拓展“粉丝”经济
美国模式:CAA
经理人、代理人、制片人分工明确
团队式运作
与艺人签约时间通常仅两年,把艺人看做是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
代理核心是“人”,捆绑式销售
香港模式:TVB
有标准式的演艺培训班
“自产自销”的艺人使用机制
经纪人带队,内部竞争激烈
内地模式:乐华娱乐
主要依靠人脉资源
对艺人约束力较弱
新人多来源于选秀节目
盈利诉求强烈
3
艺人经纪行业发展趋势
产业化运营
艺人经纪是影视作品生产的上游资源,但是只局限于影视是很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需要艺人、制作团队、影视作品、宣传营销等上下游环节连接。只有艺人产业环环相扣,才有利于捆绑销售,资源统一调度,同时扩大业务范围。
专业化程度更高
不管什么形式下打造的艺人,都需要专业化操作,如此才具备不可替代性。
作为文化产业化撬动教育产业化的“楔子”
随着艺人产业价值不断被挖掘和呈现,艺人产业链会越来越丰富化。而如今对优质的艺人市场需求迫切,竞争愈加激烈,相应的艺人培育诉求就会更强烈。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规模化、品牌化的演艺培训机构出现,在未来将是巨大的赢利点。
执业环境规范,行业法规更加完善
欧美、日韩及港台艺人经纪行业都是有序运营和成熟壮大是有赖于行业的运作法制环境的健全与透明。而国内陆续爆出影视作品成本的水涨创高、具有“定角权”的导演、制片人等爆出一系列的丑闻,推动了广电局等相关部门不断在完善艺人行业的政策。
4
艺人经纪行业投资策略
主要关注可持续推送艺人的方向,如:
关注艺人培训的方向
关注能链接大量艺人的方向
关注具有专业化运营体系的艺人经纪公司的方向
网址:千山研报系列丨艺人经纪行业简要研究报告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7120
相关内容
2025年艺人经纪行业研究报告模板2025年艺人经纪研究报告
网红经济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丨2016年网红经济行业研究报告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2023年中国艺人管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演员经纪职业发展研究报告.pptx
【艺恩】粉丝经济研究报告
网红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例6篇
建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网红经济行业研究报告精选(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