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花木兰》来看迪士尼的风格

发布时间:2025-05-11 03:02

迪士尼耗费巨资拍摄了电影《花木兰》,本来想弄出一道大餐,到头来不过是炒冷饭,没有多少新意,票房也不理想。那么,从电影《花木兰》能不能看出迪士尼的风格?

当然能。迪士尼拍摄各类大电影都是在运作各种IP,看看热点、点击率,然后买断,再用迪士尼自己的团队加工整理,创作剧本,然后上演。为了把电影推向全球,就要在电影中加入很多其他民族的元素,而且要力求贴合电影展示的当地的人文风情。只是这种所谓的当地人文风情是迪士尼一厢情愿的理解,并非真实的场景再现。于是,很多本民族的人看到迪士尼拍的他们民族的故事就觉得不伦不类,一点都不好看了。其实,人们看到的只是迪士尼公司团队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真的符合民族特色了。

拿电影《花木兰》来说,迪士尼打算还原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是,还原过程中当时妇女的妆容弄成了人们无法理解的东西,虽然有据可查,但还是不被人所待见,也不具有现在的审美性。于是,好不容易尊重一下历史的迪士尼反倒在这方面的创作上吃了亏。迪士尼是做动画出身的,做起真人影视剧来就有点动画片的意思,情节跳跃性大,戏剧性比较突出,甚至弄成了杂耍加玄幻,适合小孩子看,但不适合大人看。还有就是迪士尼在动画片中插入很多歌舞情节,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却不一定适合别国人口味。有的人看到迪士尼电影中的歌舞直接跳过,看后面的情节。其实,那些片中的歌舞一点都不好听,很多还是临时编写的,看到什么唱什么,看似很随意,也符合剧中人物的心情,但已经不是影视剧展现的内容了,而是歌舞剧展示的内容。迪士尼越想把电影拍成大杂烩,越想跨越电影类型,就越是露怯,越是词不达意,让人不忍看下去了。当然,不能否认有些片中的歌曲还是经典的,只是大部分瞎唱瞎跳的剧中歌舞让人产生不适感,尤其是翻译过来的歌词更是生硬死板,不具备观赏性了。或许是翻译的缘故,原来的曲子和歌词似乎是好的,但也很让人怀疑。

迪士尼的创作本身就要追求大杂烩,追求适合各种人类群体的观看风格,只是这种理想并不能实现。众口难调,电影方面也是如此,照顾太多也就失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或许这种大杂烩就是一种风格,是美利坚民族来源于各种民族大杂烩的民族心理使然?

讲好一个故事是最重要的,故事早就有,怎么讲,用什么风格来讲很重要,只是顾全各民族欣赏特点就有点面面俱到但面面不到的意思了。其实,电影背后运作的都是资本,资本不需要人来教育,只会追名逐利,研究各民族的文化接受程度。为了迎合中国观众,他们请了成龙、甄子丹、刘亦菲等大牌明星拍摄电影,以为他们会自带流量,会让大批的中国观众买账,其实还是想错了。迪士尼拍的《花木兰》只是迪士尼主创人员理解的花木兰,而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花木兰。单单从花木兰的着装来看就让人诟病,更别说其他的风俗语言了,而情节大家都知道,更不用迪士尼人员重新演绎了。

由此来看,迪士尼电影大多拍的是主创人员理解的电影,而不是客观的符合人们接受心态的电影,并且努力熬成大杂烩,一锅乱炖的文化粥,五味杂陈,但都不是原来的味儿,而是怪味连连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从电影《花木兰》来看迪士尼的风格 http://c.mxgxt.com/news/view/1112318

相关内容

花木兰和迪士尼有什么关系
《花木兰》北美定档 迪士尼海选中国女星
迪士尼真人《花木兰》预售开启 木兰绽放全球 华人巨星亲配中文版
迪士尼滤镜下的刘亦菲,导演口中的战士,真正的花木兰
李亦非出演迪士尼大片《花木兰》,深受观众喜爱
迪士尼《花木兰》真人版定档2018年 女主角锁定华裔女星
看完《花木兰》,我想向《长城》道歉
迪士尼《花木兰》导演说《哪吒2》了不起:美国真的没有这样的作品
刘亦菲和迪士尼的“国际姻缘”,背后是迪士尼对中国的主动求和
不是电影《花木兰》选角,我们真是缺女演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