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行业如何共克时艰?这7位一线制作人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5-11 11:18

来源:传媒内参 | 2020-03-18 22:49

疫情对于综艺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从目前复工的状态和节奏来看。

最近,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一向快节奏高压力的行业,如果暂时有一段相对较长的“空闲”时期,那么身处其中的我们,都正在或者需要做些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云”仰望星空,还有“诗与远方”,也能将这段难得的经历演变成日后的内容创造力,甚至可以完全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彻底地做一个复盘和规划,于自身发展或行业进步都有裨益。

具体到综艺行业来说,如何共克时艰、迅速恢复生产盘,笔者认为需要思考和解决三个基点:

第一,有效利用技术流,不断创新节目形态。如何去持续地创新节目表达方式,不断地呈现出新鲜气质,从而满足年轻受众群体,特别是95后或00后受众的喜爱偏好。特别是技术层面的研发与应用,让内容表达和技术延展形成良性的互补循环效益。

第二,品效合一,内容产出与商业回报形成高效互动。对于当下的综艺行业来说,好的内容与好的商业营销,缺一不可,如何在完成优质内容创作的前提下,激发和实现客户商业回报的最大阈值,成为整个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第三,主动训练内力,增强自身抵御突发风险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适时地寻找长线价值洼地,如调整战略资源、储备优质人才、拓展多元业务链等等,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下也是行业或企业可以实现长远发展的“良机”。

不仅如此,传媒内参—传媒独家(chuanmeidujia)对话7位行业一线优秀制作者,带来和分享他们的思考价值高点,以期对整个行业有所助益。(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元纯传媒董事长、总裁 关晖

 观点:抵御行业寒冬既需要强学习能力,也需要齐全的外部装备。

 要生存,认真投入是必须的。既然在寒冬,更得先把自身内部实力储备好,简单说,就是学习,不停学习,这也是做好垂类内容的先决条件。任何一个垂直领域都必须经过深入调研,严谨推敲、反复求证,才可能形成一个经得起提问题的节目方案。只有制片人导演、营销策划人员把这个垂类吃透,成为“专家”,广告客户才会充分欣赏我们的内容创意,信任我们的团队执行,依赖我们的内容营销策略。

 抵御行业寒冬的另一方面就是外部装备得齐全。五年前十年前,大家凭着多年从业经验,吆喝着金牌导演大名,拿着本儿PPT,恨不得就能分分钟搞定招商,迅速开机。这套流程今天不好使了,通过节目怎么帮助客户实现品销效合一的诉求呢?在链路营销模式下,内容的呈现方式需要立体多元,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玩法,需要从内容设计之初就一并考虑进来,包括与电商平台资源的整合协作,这不只是新课题,更是新任务。

鱼子酱文化副总裁、《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总导演陈刚

观点:即使面前有一大堆问题,仍要去思考节目形态和人的“大年轮”。

从2018年到2019年,我和团队一直在前行中摸索,从《偶像练习生》《中国音乐公告牌》《青春的花路》,到《青春有你》《奇妙的食光》,有收获是自然的事情,但针针扎心的疼痛感也不少。因为我和很多同行伙伴一样,感觉在视频网站的节目越来越难做,怎么开始?怎么创新?受众是谁?要输出什么?热点和流量在哪里?一大堆问题,而我也是一个喜欢给自己多加一把刀的人,心里会如念紧箍咒般,“总导演,你要想清楚啊,毕竟是拿着公司和平台上亿的钱,一定要用好咯!”也许是自己到了不惑的年龄,又或者是有个强心脏,也可能是金牛座上升摩羯座吧,还能强迫自己冷静一下,去思考节目形态的“大年轮”,接下来会轮到谁,会轮到什么类型的节目,该用什么新的节目模式来驾驭它。

还要去思考人的“大年轮”,现在节目团队的小伙伴们都多大了,是不是又有一批原来的“年轻人”老了,现在的节目受众是00后,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看什么,他们的生活圈是什么,于是乎,我儿子成功地成为我的内容产品实验“小白鼠”,虽然经常会被进入叛逆期的儿子怼,但是偶尔觉得,怼得有道理,怼得真实,这也许就是导演经常会陷入自己认知的思维定式,还是需要学会让00后发声。

银河酷娱首席内容官、《演技派》《火星情报局》总导演胡明

观点:用最简单的方式讲尽量多与观众有关的内容。

从2018年到2019年,我和团队一直在前行中摸。去年,我突然觉得过去的这种较劲仿佛落入了一个圈套:一是你在别人制定的标准和规则之下永远无法赢过别人;二是盲目的去追赶别人的标准,忽视了我们自身的特色和味道。这个体会来自《演技派》,来自我们对表演的理解。引用业内一位导演的评价,《演技派》是一部充满了毛边的作品。其实这位所说的毛边感就是我们故意留给观众的真实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大众能够真实地感知娱乐圈的工作状态。

我之前曾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作品到底是应该为谁服务。如果有一种演技叫作油腻式演技的话,创作者总把自己的喜好、风格、追求的标准摆得比观众重要就应该叫“油腻式创作”了吧。但我的意思也不是说要迎合观众的趣味,尤其要警惕迎合大众趣味的危险性。而是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讲尽量多的内容、与观众有关的内容。用尽量简单的方法去掉我们和观众之间的鸿沟,让观众和我们可以直接面对面。但简单容易做到,简单而深刻就很难做到了。

 

湖南卫视制片人刘伟、代表综艺《快乐大本营》《神奇的汉字》等

观点:面对这次集体增压和破局机会,电视人需要化压力为创新的动力。

作为在电视行业摸爬滚打了18 年的中年汉子,我当然也切身感受到了来自行业竞争和内容创新本身的不易,但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给全体电视人的一次集体增压和破局机会呢?化压力为创新的动力,最终获益者是广大电视观众。

对于我和团队,去年是忙碌又充实的一年,我们尝试了很多新鲜挑战——365天里完成了52期《快乐大本营》,相当于四档季播节目的体量。同时,把《快乐大本营》中的益智环节衍申为一档文化综艺节目《神奇的汉字》。此外,通过创新《嗨唱转起来》让更多家庭享受周五合家欢。当然,也许一期期的节目,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观众的生存现状,但假如它能够换来发自内心的笑,那么一切辛苦就有了意义。

视盐文化CEO胡悦、代表综艺《拜托了冰箱》《喜欢你我也是》等

观点:凭借技术打通信息壁垒,组建数据中心和创意中心。

在节目创新层面,我们借鉴“钻石模型”和“SCQA理论”,设计了“节目创作要素D-S模型”,不断唤醒老IP,输出年轻的价值观和视觉元素组合体系,让节目内容不断为IP赋能。

在公司层面,我们一直深耕于直击年轻人心灵的、与情感密切联系的综艺节目。我们团队具有比较好的内容研发能力的同时,还有出色的市场咨询能力,以及数据挖掘KDD技术研发能力(我们内部称为一体两翼构架)。致力于研发和制作优秀的综艺作品,为了配合目标,我们还在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和创意中心。通过技术打通信息壁垒,从年轻人中吸取养分,再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把温馨的价值观和广告方合理的商业诉求输送给观众。

燃烧小宇宙CEO艾得闻,代表综艺《花花万物》

观点:文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持续养成优秀人才,加速人才孵化。

我刚入行的时候,人人都在说爆款,都想做爆款。但《花花万物》可以变成全网首档周播网络综艺,源于我们摆正了心态,知道它的市场定位。“陪伴”是《花花万物》最强的标签属性,它不可能期期火爆,但它的“长尾效应”好,可以养成收视习惯,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它很下饭。我们希望《花花万物》可以用陪伴来积累观众,祛魅公众人物,发现每个嘉宾的真实面,给冷冰冰的数据热度增加近距离谈话的温度。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文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年前,我们制定的P.school 计划还只是一个想法,现在已经变成了颇具赛制活力的实战性培训业务。并已成功开办 5 期,为市场储备培养了近 200 位学员。燃烧小宇宙自身的收获以及友商的反馈,让我切实体会到:持续养成优秀人才,加速优秀人才孵化,对于文娱行业至关重要。2019 年,P.school的教材从几页PPT逐步完善成“与广播电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专业书籍。通过理论授课与轮岗实践,我们更加坚信具有制片人思维的导演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优制娱乐CEO彭正园、代表综艺《这!就是灌篮2》《这!就是铁甲》

观点:在垂直类节目观众面前,不要轻易玩花样。

在《这!就是灌篮 2》策划初期,我们的制作团队就定下了明确的方向:不求出圈,但一定要在篮球爱好者中赢得好口碑。为此主创团队在对圈层受众的喜好特质进行调查之后,放弃了很多会让垂类观众觉得博眼球但欠专业的出圈设计。另外,在垂类节目观众面前,不要轻易玩花样。

实际上,2020年是奥运年,体育大年更是垂类节目的壮大期,对于众多制作公司来说,能够在今年有一个稳定的领地,期待垂类圈层的爆点,就是长期生存的良好开端。但是,是不是篮球这个类别做好了,我们就可以复制做冰球、做足球、做滑冰,是不是律师这个行业很扎眼,我们就可以做教师、做公务员?一切并不是那么简单。垂类节目的爆点,一定是符合大众对生活中优秀价值观认知的体现,不论是民族气节、英雄问世,还是传统继承、时代创新,都是在描述一场普通观众心中期待又少有在社会发生的传奇故事。

网址:综艺行业如何共克时艰?这7位一线制作人这样说 http://c.mxgxt.com/news/view/1120099

相关内容

综艺行业如何共克时艰?这7位一线制作人这样说
明星疫情最新动态,共克时艰,明星在行动
国产综艺制作人的六大难言之隐,这是一个需要梦想支持的职业
综艺制作人的这十个烦恼
共克时艰
综艺合作怎么样?综艺合作如何好不好?
特别节目上线、直播连线、远程录制,“云录制”改造国产综艺业态
虐明星虐制片虐导演!韩国综艺编剧这样玩
明星爱心如潮涌,爱聚西藏共克时艰,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国内综艺节目行业内幕曝光:1亿制作费 明星可拿8千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