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影城的放映厅里,杨幂饰演的郑玉婷在送别丈夫时流下的一滴泪,引来了后排观众的调侃:"这眼泪像加了慢放特效,比荔枝保鲜还刻意。"这句简单的吐槽,实际上揭示了《长安的荔枝》上映后引发的舆论风波——本应成为黑马的影片,却因杨幂的表现而备受争议,猫眼评分仅为5.8,豆瓣评论区更是充斥着"演技灾难"的声音。
影片中的郑玉婷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她身世显赫,既有市井妇女的精明,又有深宅妻子的隐忍。然而,杨幂的演绎却让这个角色陷入了"悬浮感"的怪圈。比如,当丈夫李善德(大鹏饰)兴奋地捧着荔枝保鲜方案时,杨幂却只是微笑,仿佛在重演她在《三生三世》中的角色。更有观众表示,她在典当玉镯那场戏中的动作显得生硬,像是在影楼拍摄时摆出的姿势,网友@演技显微镜直言:"看她皱眉就知道在演焦虑,抬眼就知道在酝酿眼泪,表演全是套路化符号。"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雨中送别"场景,原著中郑玉婷冒雨追出巷口,向丈夫递出银两的锦囊,然而在影片中,杨幂却只是撑着油纸伞,眼神游离,嘴角挂着似有若无的忧伤。网友用对比图呈现出这两种表演的差异:一边是《知否》中刘琳的痛哭,另一边则是杨幂的"AI式流泪",戏称"这是演技界的买家秀与卖家秀"。
为了贴合角色,剧组为杨幂设计了粗布襦裙与素面朝天的造型,但细节处的违和感却让人难以忽视。她的欧式双眼皮与古代妇女的妆容形成强烈反差,网友@古装造型师指出:"唐代女子流行的'斜红'面妆强调自然丰润,杨幂的现代医美痕迹明显,放在长安城的市井巷陌里,简直像咖啡杯里泡枸杞,格格不入。"
更让观众不满的是她的仪态。杨幂在影片中端着荔枝蜜浆走动时,腰背挺直,完全没有古代妇女应有的操持家务的烟火气。对比之下,《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热依扎饰演的檀棋在洗菜时的佝偻姿态、端碗时微微颤抖的动作,显得更加真实。
作为85花的顶流,杨幂此次选择出演配角,原本被视为"放下身段求突破"的信号,但在实力派演员的衬托下,她的短板暴露无遗。刘德华饰演的杨国忠,仅用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将权臣的阴鸷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张若昀客串的杜甫更是通过醉眼吟诵表现出深沉的悲凉。相比之下,杨幂在与大鹏对戏时,多数时间只是作为"背景板"存在。
这种落差让网友感慨:流量明星的转型不该仅仅是从"大女主"到"小配角"的角色调整,而是要从"演自己"到"成角色"的灵魂蜕变。翻看杨幂近年的作品,虽然《宝贝儿》中她的表现曾让人看到希望,但在《狐妖小红娘》中却又退回了"美瞳+慢动作"的舒适区。这次《长安的荔枝》的失利,暴露出她演艺规划的摇摆不定。
李善德在片中为了让荔枝"色香不变"绞尽脑汁,而现实中,流量明星的"保鲜"问题同样严峻。观众对杨幂的批评,实际上是对"用努力通稿替代演技成长"的反感。剧组曝光的"每天只睡4小时背台词"等新闻,在生硬的表演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正如网友@影视观察手的锐评:"演员的敬业不该是营销卖点,而应是入行门槛。真正的保鲜秘籍,是将自己融入角色的熔炉,而非在镜头前表演'努力'。"
走出影院,街道旁的荔枝摊飘来甜香,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片中那句台词:"荔枝会烂,人也会老,唯有真心能穿越时光。"对于演员来说,流量的外壳终将剥落,唯有扎根角色的真心,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中留下回甘。或许,当杨幂们放下"顶流"的包袱,以空杯心态沉浸于角色的肌理时,才能真正明白:最好的演技,从来不是精心设计的"表情管理",而是让观众忘记"这是杨幂",只看见"这是郑玉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