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品牌部和公关部,靠品牌营销起家的蕉下要放弃做品牌了吗

发布时间:2025-05-12 08:13

(原标题:裁撤品牌部和公关部,靠品牌营销起家的蕉下要放弃做品牌了吗)

据媒体报道,轻量化户外品牌蕉下已将品牌部门完全裁撤,其中公关部门员工已经全部离职,市场部并入了销售部门。2022年4月,蕉下开启 IPO 冲刺,但一直未果。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蕉下品牌部门的裁撤,或许也与 IPO 无望有关。

蕉下成立于2013年,最初以防晒伞切入市场,陆续打造出小黑伞、胶囊伞等爆款,之后又不断扩张产品品类,推出防晒服、面罩、袖套等防晒产品,覆盖女性、儿童、男性全人群。 

2022年4月,蕉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冲刺“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蕉下的营收从3.85亿元飙升至24.07亿元,三年增长了五倍还多。比业绩涨得更快的是其公司估值。2021年,蕉下的估值才1亿美元左右,但一年后这一数字直升30倍,变成30.26亿美元,约合217亿人民币。

但彼时由于公司投入了较高营销费用及其他因素影响,完整报道年度表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蕉下分销和销售费用为1.25亿元、3.23亿元、11.04亿元,占营收为32.45%、40.7%和45.9%。其中在广告及营销的开支分别为0.369亿元、1.19亿元、5.86亿元,占比为9.6%、15%、24.4%。

为冲击IPO迫切需要讲出“新故事”的蕉下在提交招股书一年后,2023年,凭借一支刷屏无数的《惊蛰令》品牌大片向外界正式官宣蕉下“轻量化户外”的品牌定位。而后紧接着官宣周杰伦为品牌代言人,同步开启品牌全新“轻量化户外”时代。2024年3月,蕉下又官宣杨幂为品牌代言人,想要进一步扩大轻量化户外市场。

只不过在营销端大放异彩的同时,蕉下的产品却备受诟病。一是代工模式,蕉下把全部生产环节都交给制造商们,带来质控难度增加,且各家产品除了标不一样,几乎无法区分;二是蕉下拥有的专利数量虽然较多,但大都是外观设计专利,含金量不算高。

近年来,传统户外运动品牌、垂类防晒品牌、快时尚品牌,比如波司登、李宁、安踏等,还有同样是国产新兴品牌的蕉内、sinsin、oh sunny等乃至更多数不清的白牌、工厂都在做防晒衣。市场越来越卷,每个入局者都有自己“卷行业”的方式:有人卷价格,上至千元价格段打高端市场,下沉到49元就能买到一件样式不差的防晒衣;有人卷科技、卷数值,用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和极端化的数据指标,让购买者不明觉厉;有人卷款式,试图用时尚感和潮流穿搭撬动销量。

在产品端未有过硬技术含量提升,也没有真正产生溢价的卖点,定价较高的蕉下摘不掉“割韭菜”的帽子,加之消费者更理性的选择,蕉下自然容易被同类品牌蚕食市场份额。

如今的蕉下同时面临进攻的难题和防守的压力。距离蕉下最后一次获得C轮融资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在没有品牌和公关团队保驾护航的情况下,接下来的路似乎更加不易。

网址:裁撤品牌部和公关部,靠品牌营销起家的蕉下要放弃做品牌了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1139494

相关内容

更换管理层,裁撤公关团队,防晒品牌蕉下港股上市暂停
品牌转型关键期,蕉下为何突然“动刀”?
蕉下裁员风波背后:重营销却裁撤公关团队,IPO无望后贵价防晒难转型|大鱼财经
品牌营销是什么?怎么做好品牌营销?做好品牌营销的几条建议
品牌┃AIGC时代的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和公关(找流量明星代言、杀入饭圈,但品牌营销怎么更难做了?)
关注丨有部门全被裁掉?知名品牌被曝裁员,周杰伦等担任代言人,一把伞卖到两三百元…
明星个人品牌营销(明星个人品牌营销方案)
红人席卷宝格丽、YSL等大牌线下活动,品牌做KOL营销仅仅是海量投放吗
kol品牌营销(新消费品牌KOL营销的六大成功定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