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 共有 929 个词条内容
032 本年学部侍郎严修(1860—1929)于天津私宅创办严氏女塾,请日本教习担任音乐课。初创时人塾学生主要是严氏亲属,年龄10-20不等,聘日籍教习川本教日语及音乐。1905年改名“严氏女学”,学生来源逐渐增多。学制分初小、高小两级,前者四年...[继续阅读]
033 本年上海文明书局编辑出版《蒙学科学全书》一套,是中国近代最早一部为蒙童所编的系列教科书。各书编者曾对国外师范教育进行考察,回国后所编内容复经小学堂实地试验,故尚能切合应用。全书共二十四种,包括《唱歌》一种,其编者及...[继续阅读]
034 本年自本年起,梁启超在日本经常著文论及与音乐教育有关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后,梁氏流亡日本,这期间在其创办的《新民丛报》上连续刊出《饮冰室诗话》,其中对乐歌编创及音乐教育问题常有论述,如:“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继续阅读]
035 2月沈心工自日本留学归来,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开设唱歌课。该校初建于1901年,附设在上海南洋公学内。其办学宗旨为:“注意儿童之品性、体魄、知识、技能,俾臻完备,足当中学及专科适宜之选”。首任堂长为吴稚晖,教师由南洋公学师...[继续阅读]
036 5月爱国女校开设唱歌课。该校为我国近代早期著名女学堂之一,1902年由蔡元培等发起创办于上海,初期学生甚少,多为发起人之妻女,约10人左右。次年,由于爱国学社(男校)社员劝其姊妹入学,同时爱国学社的教师自愿义务兼任女校教员,始...[继续阅读]
037 6月署名匪石(1884—1959)的《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6期上发表。该文列举中国音乐所存在“其性质为寡人而非众人的”、“无进取之精神而流于披靡”、“不能利用器械之力”、“无学理”等缺陷之后指出:为...[继续阅读]
038 8月教育家王国维(1877—1927)在《教育世界》第56号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指出:教育宗旨在培养“完全之人物”,即精神和身体“无不发达和调和的人”。而精神包括智力、感情、意志,因此,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必须包含...[继续阅读]
039 9月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幼稚园“湖北幼稚园”在武昌建立,聘日本教习担任唱歌课。该园由日人卢野美知惠筹办并任园长。招收3-6岁男女儿童入园。园内设开诱室、游戏场、游戏山等活动场所11处。保育科目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继续阅读]
040 9月、10月由江苏同乡会在日本东京编印出版的《江苏》杂志第6、7两期上先后发表曾志忞(1879—1929)的《乐理大意》和《唱歌之教授法及说明》,并刊出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6首歌...[继续阅读]
041 12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名奏呈《请奖励职官游历游学片》。建议委派职官出洋游历、游学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师人之长,补己之短,并提出具体奖励办法。此举对职官出国后关注国外音乐教育实施情况有一定积极意义。——舒新城...[继续阅读]
网址: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 http://c.mxgxt.com/news/view/1144694
相关内容
浙江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群体研究唐代艺人对音乐教育的贡献——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音乐教育
中国近代音乐家介绍和音乐术语.doc
音乐教育
回到历史的脉络和节奏:中国近代史的教与学笔谈(中)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现状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古代与现代体系的对比,探寻演变脉络
2024中法国际音乐节即将开幕,展示中法音乐教育交流成果
礼赞大师廖世承:在中国教育领域用科学实验推进中国现代教育
受到“追星文化”影响音乐教育才兴起的吗?国际学校为何重视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