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从近年来推理类节目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综艺题材竞争激烈的局面,纯推理类综艺数量不多,质量参差不齐。
来源:传媒内参—指尖综艺榜
文/易槿
从综艺市场题材的整体分布概况来看,推理类节目呈垂直细分趋势,譬如以恋爱+推理为主打的社交观察推理真人秀《心动的信号》《遇见你真好》,以音乐+推理为主打的悬疑竞猜类真人秀《谁是大歌神》《偶滴歌神啊》《蒙面唱将猜猜猜》等,本文所探讨的类型以纯推理类节目为主,旨在解读这类节目在市场上的发展境况。
刚刚于上个月底收官的《明星大侦探》第四季,集结新老玩家智力碰撞,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节目走过第四季,如何玩出新创意是制作团队面临的一大问题。
早期推理类节目:
再现真实案件,法制教育为主
早在2005年,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以侦探推理为主导的节目——《迷情追击·探案俱乐部》,节目取材于真实案件,并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已播出的节目里包含了凶宅谜案、诅咒杀人事件、女工宿舍命案、蹊跷的遗书等真实案例。这档节目主要以棚内观察和辩论为主,以相关视频提供的线索为资料,由节目嘉宾和侦探爱好者组成探案俱乐部,揭开层层迷雾,力图还原案件真相。这档节目主要特点是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性强,但节目模式单一,推理环节较为薄弱,影响不大。
2010年,贵州卫视推出了一档故事讲述式纪实类栏目——《真相》,通过外拍+演播室双结合,以采访案件相关人、还原案发现场的形式勾起观众对节目的好奇心。在多角度思考形式下,加入专家团对案件的深入解读,引发观众对人生的思考。
2011年,青海卫视在深夜时段推出了悬疑推理类节目《风声》,通过现场演绎、还原、推理的形式分析案情、寻找证据,从而进一步侦破案件,节目播出后,收视成绩喜人。
2013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了探案推理类节目《撒贝宁时间》,虚实结合的演播室,让主持人撒贝宁可以在推理的过程中进入“案发地”寻找证据,再通过缜密的分析让真相浮出水面。
严格来说,从2010年—2013年的这几档法制类节目虽然包含了悬疑、推理元素,但它们所承载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普通推理类节目带给观众的意义。纵观早年出现在荧屏上的推理类节目,多以VCR形式再现真实案件,进行法制教育为主,并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推理类节目发展新态势:
数量不多,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综艺节目的多元化发展和真人秀的崛起,推理类节目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变了以往节目案件解读的单一模式,注入了不少新元素。
2016年,芒果TV推出了《明星大侦探》,作为国内首档自制的推理类真人秀,《明星大侦探》一经播出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嘉宾之间的搞笑互动、扎实的推理逻辑颇受观众喜爱,在场景布置方面蕴含了重重线索,大大增添了节目的可看性。而由《明星大侦探》原版人马打造的情境类益智互动推理秀《我是大侦探》,则以高能玩家错综复杂的角色关系,来助推故事主线的悬念感。
2017年,优酷播出了网络悬疑推理剧情直播游戏节目——《胜利的游戏》,节目以经典推理IP和狼人游戏为核心,邀请多位明星玩家和观众一起追查真凶,在结盟和反目不断变幻的站队风向下,明星+直播+推理的形式,让扑朔迷离的剧情真实可感。
同年,腾讯视频上线了《饭局狼人杀》,让多位艺人在似真似假的狼人游戏中以自己的推理找出真相,随机抽牌、无剧本设计又充满悬疑感的游戏环节,吸引了不少观众。
2018年,芒果TV出品了公益性质的游戏任务型真人秀《密室逃脱·暗夜古宅》,节目以中国观众熟知的经典故事为原型,设置关卡障碍,融合推理元素,并构建古墓、戏园、荒村、孤城等场景,虽然情节烧脑,但在剧情设计上缺少逻辑,趣味性不足。
从近年来推理类节目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综艺题材竞争激烈的局面,纯推理类综艺数量不多,质量参差不齐。《明星大侦探》作为综N代能够保持创新续集的势头实属不易。
推理类节目爆款少、续集难做,
如何焕发新活力?
从推理类节目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由早期法制类题材为主到如今的剧情式推理类真人秀的大热,推理类节目迎来了多元化发展,但是爆款少、续集难做是这类节目当下的处境。那么,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剧情式推理类节目而言,究竟应如何焕发新活力?
首先,从故事的架构出发,应丰富剧本创作,搭建好整体的叙事结构,让主线与支线紧密结合,并保证逻辑严谨。众所周知,一档推理节目如果剧情漏洞百出,不论场景设置再细致、嘉宾阵容再豪华,都无法让观众提起兴趣。
其次,剧情式推理类节目在选择嘉宾时应经过周全的思虑和考量。嘉宾的表现不仅影响着节目的好看与否,还牵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带动着观众的视线。因此,节目组在挑选嘉宾时,应与艺人做好全面沟通,让艺人尽快融入到剧情式的推理氛围中,尽量提升自己的角色代入能力。同时,在悬念迭出的场景里,要学会伪装好自己的真实身份,增加节目的烧脑程度和悬念感。
再次,节目组在道具场景的布置和后期剪辑上应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譬如道具场景应与剧情线索息息相关,让嘉宾在搜证推理的过程里能够运用得当,不要过于堆砌华而不实的场域,让节目丢失了本质而显得空洞;而在后期剪辑上,应避免主次不分,故事背景的交代、嘉宾互动过程、案件进展等环节的时间长短都应进行妥善分配。
最后,为节目进行环节创新,增强受众群体的互动性,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对于喜欢悬疑推理类节目的观众来说,能够真正切实地感受到节目紧张刺激的氛围尤为重要,要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程。
在综艺市场上,推理类题材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探索,节目制作人亟需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挖掘出此类节目的潜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