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产业报告:粉丝的时代,偶像的黎明
粉丝经济产业报告:粉丝的时代,偶像的黎明
对标日韩寻找文化产业发展共性,目前偶像产业在我国存在巨大机会。中国文娱产业发展与日韩存在共性,目前中日韩三国在电影、电视剧、综艺和游戏等产业发展都较为成熟,但在日韩文娱产业内占据重要地位的偶像产业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巨大机会。
偶像作为文化内容产业,需要经济发展支撑(宏观经济增长创造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8000美元左右时,文化产业会迎来高速增长。偶像产业作为文化内容分支,其特殊的心智补偿性会导致“二重性”,即诞生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爆发于高经济增长后的相对不景气时期。
中国:宏观背景和微观结构双重催化,偶像行业迎来发展窗口期。
1)宏观背景:经济发展刺激消费转型,为偶像产业发展提供需求。2)微观催化1:内容消费者付费习惯逐步养成,为偶像产业提供盈利空间。3)微观催化2: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为偶像产业发展提供法律基础。4)微观催化3:娱乐基础工业逐步成熟,平台反哺内容促进偶像产业发展。5)微观催化4:内容制作水平增强,吸引韩饭日饭回归的人口红利。
市场规模估算:预计到2020年偶像市场总规模可达1000亿人民币。
核心音乐层:根据艾瑞咨询和《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数据和预测,结合我们的估算,包括唱片、数字音乐(PC和移动端,不包括电信增值)、演唱会及周边和互联网演艺等在内的核心音乐市场2015年为255.59亿,2020年可达762亿,其中偶像音乐市场规模在涵盖周边衍生品后2015年规模约100.28亿,预计2020年可达494.59亿元,CAGR为31%。衍生层:包括影视、网剧/网大、广告、综艺和二次元在内,我们预计2020年偶像市场的衍生层市场规模可达550亿元。
偶像经济核心模型:从流量到粉丝,从C端到B端。我们根据目前中日韩三国主流的模式,结合我国目前娱乐产业的相关特点,总结出偶像经济的核心模型:从流量角度,整体呈现出倒三角的特点,通过大众媒体和内容,能够积累人气和扩大认知度,在经历系统化的运营后逐步转化为粉丝,在此过程中流量开口逐渐变小,用户的ARPU不断提升;同时在粉丝数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收入结构不断由C端粉丝转向B端,从直接付费到流量变现。
投资建议:目前来看由于我国娱乐工业体系尚不成熟,偶像市场(更广义来讲艺人经纪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我们认为目前时点是偶像艺人经纪市场正处于重要发展窗口期,关注布局相关市场的公司。
风险提示:1)产业政策趋紧的风险;2)娱乐工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风险。
网址:粉丝经济产业报告:粉丝的时代,偶像的黎明 http://c.mxgxt.com/news/view/1173868
相关内容
偶像产业时代,粉丝经济促进增长“偶像文化”时代下的“粉丝经济”
偶像元年,后偶像时代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的研究报告.pdf
偶像产业中粉丝经济的经营模式及问题分析
偶像产业中粉丝经济的经营模式及问题分析.docx
自媒体时代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市场研究报告
【艺恩】粉丝经济研究报告
《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从C端市场解读行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