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蔚:谨慎将音乐人“商品化”运作

发布时间:2025-05-14 01:32

  11月3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办的2017年第四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中,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教授张谦与迷笛音乐节与迷笛演出公司CEO单蔚,围绕音乐的激励和推广模式机制进行了探讨。

  音乐节和在线直播在音乐人的推广和激励上的巨大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单蔚有感而发,从最早迷笛做教育到做音乐节再到现在涉足更多产业领域的发展,迷笛更热衷的是亲力亲为地去推广和创作音乐。“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的时间里,大概每年一次的音乐节,我们在音乐节这个平台上呈现的独立音乐人共有500组。从2010年之后,七年的时间大概有3000多组音乐人会在迷笛音乐节的平台上呈现。”

  单蔚指出,在做音乐节的时候,为了起到更好的音乐推广效果,甚至包括给乐队提供展现优质作品的平台,围绕的主线有两个。一方面通过现场提供音乐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传播,在不同的网络空间,邀请大家报名去呈现他们的作品,这样至少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乐迷先接触到这些音乐人,然后再通过评选和比赛机制,让更多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音乐人都能够在这些平台上一步一步成长”。 

  音乐节是一个为独立音乐人提供的非常好的窗口和平台。“一方面音乐人可以跟粉丝面对面互动,接触到观众,是一个很大的吸粉场所,另外通过网络直播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表演,而不只是听他们的音乐,这是跨越空间地理的一个维度,是这几年的一个发展。”单蔚如是说。

  不仅仅是音乐节,迷笛这些年还发展了全国的孩子乐队大赛和大学生的乐队大赛,看准其更大的发展空间,拓宽行业领域,增加了原创音乐的激励方式。“我们从2010年开始,孩子迷笛项目从全国开始已经做了上百场的路演,我们面向全国6-12岁的儿童进行乐队招募和比赛。从一开始大概两百多组报名直到今年的五六百组,所以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进步和发展。”

  这样的激励方式起到了基础推广的作用,也让新的主力音乐人能够在更好的平台上发光发热,这也是迷笛推广和激励原创音乐的一个优势。

  

  新人培养应当“开慢车”,不能太快“商品化”

  音乐走向商业化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步伐,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大发展。但是在行业内,很多时候不能只一味的去将音乐人商品化,过快的速度会导致内容“失控”。“现在对于独立音乐人也好,对于独立的厂牌也好,其实大家基本上从开创一个厂牌和一个音乐事业到往上发展,这个时间比以前压缩得很短了,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好的‘速度’。很多时候其实不是自己愿意跑那么快,而是被推动着。”单蔚如是说。

  过度的商品化会导致音乐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才能,不再追求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内涵性,而是追求市场性和效益性。单蔚认为,在流行音乐、摇滚乐等现代音乐领域里,优秀的人才、作品和版权等都是在他们青春期的年纪创作出来的。“哪怕是现在看来‘恐龙级’的乐队,他们早期的、独立年代的,甚至学生时代的作品,都是非常有文化价值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不会去考虑商业方面的因素。那么我们能够做到的可能是通过一些渠道、资源、资金让他们在这个阶段多发一些专辑、多做一些全国巡演,从这个角度去支持他们,让他们能够在这个黄金创作阶段留下一些对他们自己和乐迷都特别有意义和后续影响力的作品,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做原创音乐人的挖掘和推广的一种理念,而不是想让他们成为一个很好的‘商品’”。

  在音乐商品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升自我修养,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和判断标准,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保持自我。 

网址:单蔚:谨慎将音乐人“商品化”运作 http://c.mxgxt.com/news/view/1176927

相关内容

单依纯 黄子弘凡我劝你谨言慎行
肖战联手莫文蔚《这世界那么多人》:一场音乐盛宴,还是商业算计?
美腕合伙人蔚英辉:未来的直播电商公司将是自我进化的生命体
陈立农粉丝“手撕”微商,偶像代言应谨慎
服装品牌请明星代言要谨慎
谨防过度商业化,共同守护运动员IP的长期价值
2023明星基金新动向:频频参与定增 基金经理更趋谨慎
【专访】莫文蔚 :跟不同的音乐人合作,我就像一个海绵
盘点最会挑代言人的全球十大品牌商
害人误己,明星玩梗需谨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