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世界音乐
图片 | 网络 侵删
编辑整理 |田艺苗的田
她一出场,所有格莱美获奖的女歌手,都要靠后站了。
当 80 岁的 Joni Mitchell,用她在患脑瘤之后刚学会的,说话与唱歌的方式,唱出那一首风靡 50 年的《Both Sides Now》,时空都被凝结了。
这届格莱美,是一场老将的荟萃,也是一场回忆杀的集结,泪点满满,看这些曾经落入困境,曾经陷入失语的女歌手们,用音乐重拾能量,没有比此时此刻更动人的存在了...
Joni Mitchell 患脑瘤后登台,80 岁第一次
“能请到她,真的是格莱美的福气。”
这应该是看到 80 岁的 Joni Mitchell,很多人最想说的一句话 —— 这是 Joni 的首个格莱美舞台表演,这张在 80 岁时获得的“最佳民谣专辑”,意义很重大。
不仅因为音乐,也因为韧性的生命。
从小在小儿麻痹中幸存下来,而在 2015 年,这位“史上最伟大的女性歌手”又确诊脑动脉瘤。她要重新学习如何坐下与行走,重新学习乐器的演奏 —— 75 岁,在一切都慢慢开始尘埃落定的时刻,她的生命开始重新生长。
2022 年,这个“活着的传奇”,重登音乐节舞台,后来演出被录制成专辑发行,拿下格莱美最佳民谣专辑 —— 这时候,她已经 79 岁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创作歌手,深深影响到麦当娜、埃尔顿 · 约翰;是滚石乐队口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词曲作者之一”,伦纳德 · 科恩的灵魂伴侣之一...当前夜的格莱美颁奖礼上,Joni 再度在晚辈的陪伴下演唱专辑的经典《Both Sides Now》,传奇又一次被定格。
这个出生于加拿大的民谣女歌手,曾与垮掉的一代激荡时代风云,又在巅峰期悄然退隐,探索于各种曲风间,也与病痛和内心搏斗。
不仅是歌手,Joni 也始终在以绘画,视觉,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能量。
Joni 和格莱美渊源颇深。多年来,她总共被提名 16 次,获奖 9 次,其中包括 2002 年的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当然一切都比不过此时此刻。
她用自己刚刚学会没多久的发声方式,唱着那一首讲述生活真谛的《Both Sides Now》:“我曾经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爱,曾以给予和拿取的角度体会过爱,但不知为何 当我想到爱,只觉得它像是错觉,或许我根本就不懂爱吧”。
如今,米歇尔的音乐还在不断被改写和传唱,她对生活事物的观察、对情感的体悟,也会继续影响着世界。
席琳 · 迪翁重返舞台:我很高兴来到这里
同样让人惊喜的,还有席琳 · 迪翁。
这两年,被传病重,甚至去世...在格莱美看到她的那一刻,只希望她能身体健康,就是最美好的姿态了。
回归的席琳 · 迪翁给霉霉颁奖,两个展示着女性力量的音乐人,共同完成历史性的这一刻。
2022 年 12 月,54 岁的席琳 · 迪翁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身肌肉僵硬综合征”,她也因病取消了巡演计划。
“我一无所知,唯有歌唱。”
从含泪息声开始,对于席琳 · 迪翁的歌迷而言,便是在牵挂和盼望间度过。
去年 12 月,被确诊一年后,也一度从席琳的姐姐那儿得知席琳已无法控制身体的一些动作,歌迷也更为担心。
而听见在格莱美回归的席琳 · 迪翁说,“谢谢大家!我也爱你们!当我说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时,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事了。
席琳上周宣布,她将发行一部名为《我是:席琳 · 迪翁 I Am: Céline Dion》的纪录片,记录她与僵人症“同在”的第一年,而她也想借此帮助那些正在与疾病抗争,并且害怕被疾病定义的人。
席琳在格莱美出场的背景音乐,是《The Power of Love》,也没有什么,比这首歌名更适用于此情此景了。
Annie Lennox 致敬奥康娜,如大雨落下
“英雄惜英雄”。
听完 Annie Lennox 唱的这首《Nothing Compares 2 U》,只觉得心里下了一场大雨。
这首 Prince 的原作,奥康娜把这首歌完全变成了她自己的歌曲,而此刻,“英雄惜英雄”的 Annie,也把她唱出了另一种生猛的力量感。
伴随着她有着粗粒感的歌声,去年逝去的那些珍宝歌声,又依次在眼前浮现。从 Shane MacGowan 到坂本龙一,再到把这首歌真正唱响的奥康娜。
Annie 声音里燃烧的能量和奥康娜如此适配,56 岁的奥康娜,就是如此燃烧完了自己的一生。
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被音乐拯救,离经叛道,向世界挥剑。剃光头,电视直播中公然揭露教皇的恶行,被音乐界放逐,皈依伊斯兰,到了晚期,疾病缠身,儿子也抑郁自杀...而她用已经嘶哑的声音继续在残垣间歌唱。
“谢谢火焰给你的光明,但请不要忘记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的站在黑暗当中。“
Tracy Chapman 的 59 岁,轻舟已过万重山
59 岁 Tracy Chapman 演唱的这首《Fast Car》,同样触动人心。
大洋彼岸属于黑人女性的生命史,在辛酸苦楚过后,却迎来城市,日落和新生。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这是一场互文:35 年前,Tracy Chapman 在格莱美上演唱《Fast Car》,拿下最佳新人等三个奖。35 年后,《Fast Car》被 Luke Combs 翻唱重新大火,她重新登台演唱这首歌。
1964 年出生的 Tracy Chapman,出身于工人家庭,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
生活环境的混乱,民权运动的浩荡,反叛的血液从小在她的体内流淌。种族、性别、性取向、阶级,种种不平等元素,让她在“夹缝中”求生存,也让她有点像歌坛的托妮 · 莫里森。
她的民谣,给了乐坛很大的震撼,毕竟对黑人音乐的理解,只有 R&B 和蓝调。
在非议和流言下,她逆风生长。直到曼德拉 70 岁生日那天,这一曲《Fast Car》爆红。
听完这首《Fast Car》,只觉心境澄然,这个雌雄莫辨的嗓音间,暖心而解压。
这首《Fast Car》,虽是娓娓道来,深究意义却绝不轻松。一个弱势的非裔女性,在贫困家庭中生长,未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在成长过程中可能还会遭遇家庭失能,父母失职,也常常因感情问题困扰,陷入恶性循环,而最终,“我只想要一张逃离这个地方的车票。”
这首歌被 Tracy 直白而中性的嗓音唱出来,只觉诗意,有能量,而警醒,仍然在当下回响,也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淡定气场。
Miley Cyrus 首获格莱美,一道逆蝶重生的光
女性力量的高光时刻,还有这一次凭借《Flowers》获得最佳流行个人表演,最佳年度制作的麦莉 Miley Cyrus,这也是她首次获得格莱美奖。
给她颁奖的是天后“牛姐” Mariah Carey 和影后梅丽尔 · 斯特里普,网友调侃真是“牛上加牛”,而麦莉的发言真是超酷:眼泪快要落下,但我突然想起,我刚刚得了一座格莱美奖!”
幽默,轻盈,正如这首去年最火的单曲。而这背后,藏着一个逆蝶重生的故事。
和相爱多年的锤弟分手,沉淀自我多时,麦莉写下了这首歌,描写在感情将近时,对失去的恐慌和悲伤。而在千帆过尽后,她这样写下最动人的一句:“我可以为自己献上花束,因为我比你爱我还更爱我自己。”
没有什么比作品更重要了。
虽然新人风起云涌,但这一次的格莱美,不仅用心,也用情,老将们纷纷放出催泪弹,原来那些美好的声音与能量,从未过时。
很多人都喜欢古典乐,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每天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这套古典乐鉴赏课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韩红、李健等众多明星公认的古典乐评论家田艺苗亲自发声, 共150节音频课程,每节约10分钟。
田老师将站在听众的角度去品鉴,不会过多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而是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大量相关知识,通过自身专业角度耐心教授,生动地通过150节课,带你欣赏150首世界经典名曲,一步一步将你领进“古典音乐”的门来。
韩红、李健、汪涵、郎朗
都推荐的古典乐启蒙老师是何许人?
也许你对田艺苗这个名字还不是特别熟悉,但在国内音乐圈,特别是古典音乐圈里,几乎就没有不认识她的。
她已经和音乐打交道20多年了。既是音乐创作家(古典音乐教授),又是音乐评论家(《上海壹周》、《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周刊》等专栏音乐作家)。
她曾获文化部“文化奖”优秀音乐作品奖以及“人音社杯”高校音乐书评最高奖;
出版过《时间与静默的歌》、《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温柔的战曲》《给孩子的音乐课》等等经典音乐启蒙书籍。
她还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担任特邀评委。
尽管教授着“古典乐”这样看似冷门、距离感强烈的课程,田艺苗还是凭着魅力,吸引了好大一帮明星成为自己的小粉丝儿——包括音乐人李健、韩红、谭盾,也有汪涵、吴晓波、姚晨、欧阳娜娜这样的文化名人。
▲ 李健参加田艺苗的音乐节目
▲ 田艺苗在《我是歌手》与众多音乐人合影
▲ 田艺苗在《声入人心》担任特邀评委
▲ 田艺苗在《最美合唱团》担任评委
但抛开这一切头衔和名誉,田老师最想做的却是,充当古典音乐的传教士,致力于把古典音乐带入“凡间”。
我只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
田老师一直被年轻学生们拥戴为“古典音乐教母”,但获得这个尊称的路上,她经历了不少挫折和怀疑。
她为高校学生普及古典音乐知识的讲座“穿T恤听古典音乐”,已经开展了7个年头。但一开始,听众的反应其实并不热烈。
有一天她讲完课后,问听众“有没有问题”,竟换来全场鸦雀无声。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甚至不太愿意讲课,待在家中反省。
但偶然的一件小事,让她想通了:
有一次,我在网上瞎逛,看到一个热播视频就点进去看看。
一个一岁的娃娃,她的妈妈去世了。保姆哄她的时候,唱起她妈妈常常给她唱的一首歌。保姆唱得坑坑洼洼的,这歌的曲调也模糊,可是那娃娃听着听着,居然开始流眼泪。她没有哭,她还太小,还不会做出悲伤的表情,可是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从蓝色大眼睛里面涌出来。
我关上电脑,哭起来。
“无论婴儿老人,无论饮食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被音乐感动过。但我们学院派音乐家听得太理性,分析得太机械,有时候忘记了听音乐的初衷。”
在这之后,田老师决定换一个教学频道:试着站在听众的视角里去思考“讲什么”、“怎么讲”。
所以,田艺苗不再一个劲儿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不再扔出一大段生涩难懂的音乐发展史让你一头雾水。
而是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作为案例通俗化讲解,引发你对它们的喜欢,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把你领进门来。
欣赏古典音乐,没那么难
对于古典乐,很多人不是不想听,而是苦于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
而在《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的课程中,田艺苗会精选一些接地气又不失格调的古典音乐作为案例,跟大家讲解何为古典音乐,以及如何鉴赏。
因此,在“挑歌”这门学问上,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要经典、要好听、要有里程碑意义,还要循序渐进,照顾听众的品味。最后选出这150首精华,一点一点品给你听。
在“讲解”方面,田老师也试图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农》,它为什么好听?
如果你网上搜索答案,你只会了解到掺杂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化繁为简的工作,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
不过,田老师的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止这些。在田老师的描述里,你甚至能听到“音乐大师”的心跳。
她讲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个瘦削单薄、体质敏感、有轻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
当她讲到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气暴躁、生性多疑、还会耍点小聪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在田老师口中,他们不是一个个黑白相框,反而像你的左邻右里,他们的声音、脾气,能透过门缝,呈现在你眼前,而这就是她独特的教学方法。
♪ 每天仅需10分钟即可高效入门
购买后音频可反复收听
这套课程采用线上音频授课形式,每节课约10分钟,共150节课(每节课只要0.44元),可以反复收听、欣赏150首世界名曲解析。
这样就可以不只是到音乐厅才能听到古典乐;也有最专业的人带你一起品鉴,真正做到“听得懂”。
用碎片化的时间里,深入品鉴经典名曲
通过老师精挑细选的150首知名度高、流传较广的音乐作品,最高效学习古典乐的精华。
透过“古典音乐”了解一个时代
从欧洲历史,讲到作曲家的小故事,穿插电影与个人感悟,娓娓道来。古典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标榜身份的奢侈品,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解剖经典名曲经久不衰的秘密
为什么是这些名曲能够长久流传?田艺苗老师讲分析特别的音乐技巧,与大家探讨那些年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音乐。
收到给心灵以慰藉的温暖音乐
经典的古典音乐,就像陪伴你成长的大山大海,振奋人心的力量和静默绵长的抚慰将会流进你的灵魂深处,陪伴你一生。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订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