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线下娱乐场景全梳理:重参与、强互动借力综艺打开市场空间
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2021年06月17日 传媒 线下娱乐场景全梳理:重参与、强互动,借力综艺打开市场空间 线下娱乐场景的核心是社交与互动。KTV场景中的“麦霸”,以及狼人杀游 戏中的“平民”,意味着消费过程中的用户参与度截然不同。KTV、狼人杀 的兴衰,及密室、剧本杀的崛起,代表Z世代更注重高质量的互动与参与。 迷你 KTV 的出现,也意味着将唱歌场景缩小至 2 人的设定,既能够满足唱 歌爱好者的文娱需求,又加强了参与者的互动性。剧本杀玩家可通过拼团组 队等方式,寻找兴趣相同的伙伴,每个玩家游戏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故事线、 人人均是主角,能够建立更深度的社交和
2、互动关系。预计2021年中国剧本 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70.2亿元。根据美团休闲娱乐业务数据,截止2021 年5月,线上收录的、在营业状态的剧本杀实体门店数量约1.3万家,2021 年消费者规模有望达941万,以中高线城市、30岁以下年轻用户为主。 不插电类线下娱乐场景均受综艺助推。狼人杀、密室逃脱、剧本杀三类娱乐 场景的发展过程中均受到综艺的影响,借助节目及明星的力量将小众娱乐方 式进行推广,效果极佳。传统的KTV、影院等娱乐方式已无法满足年轻人的 娱乐需求,综艺节目将新型娱乐方式引向大众,观众也乐于模仿、尝试。考 虑到综艺对线下娱乐场景起着重要的宣传作用,亦可以通过综艺节目的未来 布局对
3、娱乐场景行业发展进行反推和预测。今年,酷爱芒等平台均宣布加码 推理类真人秀综艺,预计将进一步促进剧本杀行业的发展。 我们对剧本杀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1)剧本杀行业的持续性将长于其他 不插电娱乐,主要原因在于内容和模式的持续迭代更新。内容端,知名作者 开始进入行业,并与影视剧等大 IP 横向结合。模式上,开始向更沉浸的实 景演绎方向升级,一场游戏由10位以上NPC带领推进线索,不同角色有完 全不同的故事线及多种结局,提高用户复购率。(2)但与此同时,由于剧 本杀行业目前处于高增长阶段,头部门店净利率较高,预计供给扩张将持续, 稀释效应可能导致上座率不断下滑,影院等其他线下娱乐发展的历程及遇到
4、的问题剧本杀行业未来都将经历,非标准化服务和用户属性问题会导致用户 渗透率无法达到电影水平,改变上述问题需要产业规范化及巨头进入。 投资建议:2021年4月30日,明星大侦探全国首家剧本杀节目门店 芒果超媒 M-CITY 明星大侦探长沙店在乐和城开业,以实景探案+圆桌剧 本杀为主,店内已储备300+剧本,标志着芒果超媒正式进军实景娱乐行业。 我们认为,剧本杀对芒果超媒来说的重要意义在于:(1)通过线上线下联 动放大IP价值,拉长IP生命周期;(2)为会员及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且剧本杀玩家群体与芒果 TV 用户画像契合;(3)探索第二成长曲线(小 芒电商同理),这是优秀公司必须具备和持续尝试
5、的。持续推荐芒果超媒 (300413.SZ,买入),同时建议关注通过IP改编模式进入剧本杀行业的阅 文集团(0772.HK,未覆盖)。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停业风险,替代品风险。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顾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100003 邮箱: 分析师 马继愈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80002 邮箱: 研究助理 汪翌雯 邮箱: 相关研究 1、传媒:线上聚焦短视频变现主线,线下重视沉浸式 娱乐消费2021-06-07 2、传媒:时长优势助力档期票房创新高,旅游热潮下 观影人次仍有提升2021 年五一档票房点评 2021-05-06 3、传媒:字节旗
6、下穿山甲发布广告聚合工具,短视频 平台持续加码商业化变现2021-04-18 -16% 0% 16% 32% 48% 2020-06 2020-10 2021-02 2021-06 传媒 沪深300 2021年06月17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线下娱乐全梳理:传统娱乐与不插电娱乐持续演进 . 4 1.1 传统娱乐场景 . 4 1.1.1 KTV:泛社交模式,量贩式KTV向迷你歌咏亭的转变契合Z世代用户需求 . 4 1.1.2 电影院:电影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习惯,但头部影院市占率仍较低 . 5 1.2 不插电娱乐场景 . 6 1.2.1 密室逃脱:以沉浸式为卖点吸引玩
7、家,市场空间广阔 . 7 1.2.2 以狼人杀为代表的桌游: 因竞技真人秀走红,但缺乏核心竞争力,颓势已现 . 10 二、剧本杀:新兴不插电类娱乐场景 . 13 2.1 基本模式:同时满足用户社交及娱乐需求 . 13 2.3 产业链:门店为核心场景 . 15 2.3.1作者 . 15 2.3.2 发行 . 16 2.3.3 下游:剧本杀店铺 . 18 2.4 行业规模及单店模型:预计2021年突破150亿元,店铺数量大幅增长 . 20 2.5 未来判断:剧本杀的持续性将长于其他不插电娱乐 . 22 三、投资建议 . 24 风险提示 . 24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KTV发展曲线 . 4 图表2
8、:2016-2018年中国传统KTV行业实体店数量(家) . 5 图表3:中国迷你KTV设备数量 . 5 图表4:银幕数量(块)及增速 . 6 图表5: 不插电娱乐模式 . 6 图表6: 密室逃脱发展史 . 7 图表7:中国密室逃脱门店数及品牌数 . 7 图表8:真人模式逃脱消费用户评价热词(大众点评、美团) . 8 图表9:中国真人密室逃脱品牌在各地区的分布比例(2019年) . 8 图表10:真人密室逃脱行业消费者分类 . 9 图表11:中国密室逃脱市场规模预测 . 9 图表12:真人密室逃脱创新情节设计:多线路设计 . 10 图表13:狼人杀角色身份 . 11 图表14:狼人杀百度指数激
9、增(2015/1/1-2016/12/31) . 11 图表15:狼人杀百度指数骤降(2016/1/1-2021/5/31) . 12 图表16:狼人杀游戏术语节选 . 12 图表17:剧本杀线下门店及线上APP . 13 图表18:剧本杀类综艺节目热播 . 14 图表19:剧本分类 . 14 图表20:剧本杀游戏流程示意图 . 15 图表21:剧本杀行业产业链 . 15 图表22:新360行2021年青年新职业指南 . 16 rMrNpNxPvN7NcMaQpNqQnPmNlOqQpRiNoPqPbRmNsMNZnQsMuOpOnO 2021年06月17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0、图表23:影视剧改编剧本 . 16 图表24:剧本售价及销售预估 . 17 图表25:剧本杀发行工作室节选 . 17 图表26:4D定制剧本发行服务 . 18 图表27:“我是谜”进军线下门店 . 18 图表28:2020年中国剧本杀玩家城市层级分布情况 . 19 图表29:上海某高端剧本杀门店案例 . 19 图表30:剧本杀门店运营渠道 . 20 图表31:剧本杀市场规模 . 20 图表32:剧本杀用户消费频次情况 . 21 图表33:剧本杀门店单店模型 . 21 图表34:热门影视IP改编剧本杀案例 . 22 图表35:沉浸式剧本杀门店 . 23 图表36:线下娱乐场景对比 . 23 20
11、21年06月17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一、线下娱乐全梳理:传统娱乐与不插电娱乐持续演进 1.1 传统娱乐场景 1.1.1 KTV:泛社交模式,量贩式KTV向迷你歌咏亭的转变契合Z世代用户需求 90 年代 KTV 进入大陆市场,早期收费高昂使其发展缓慢。1988 年 KTV 首次进入大陆 市场,港台音乐随着小虎队等明星的爆红传遍大街小巷,唱歌成为人们热衷的娱乐方式。 当时门店主要集中在广州、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随着投资者的加码,卡拉 OK 的模式向豪华包间发展,配备空调、电视等当时少有的电器设备,同时提高了KTV的最 低收费标准,酒水、饮食、服务费全线提高。受到居民消费水平
12、及消费观念的制约,昂 贵的KTV在大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图表1:中国KTV发展曲线 资料来源:2019年K歌新媒体场景营销白皮书艾瑞咨询 娱乐消费供小于求,2000年开始KTV得以高速发展。KTV在2000年之后进入高速发 展期,当时人民生活条件普遍提高,对娱乐的消费需求增加,但市面上却缺乏大众式的 娱乐消遣方式。1995年,钱柜KTV在上海落地,将日本的量贩式卡拉OK引入中国,并 涌现出众多“量贩”KTV连锁品牌。“量贩”在日语中表示“大量批发”、“自助”的意思, 与 KTV 结合,则意味着 KTV 走向大众化,收费平价且规则透明。该阶段的 KTV 以超大 面积和低廉的收费吸引顾客,酒水饮
13、食的价格趋于正常,反而促进了顾客的消费,成为 KTV盈利的重要来源。平民化的KTV满足了国民在工作、学习之余的娱乐需求,成为家 庭、朋友聚会的不二之选,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Z世代的消费习惯下,KTV式的泛社交场景不再是人们的娱乐首选,2012年起行业进 入调整期。外部因素上,2012年左右,国家对“三公消费”出台相关限制政策,行业发 展受到打击;同时,商铺租金涨幅较大,使得重资产类型的KTV成本压力陡增。更为重 要的是,KTV的衰落也与其泛社交的场景有关:在KTV常会出现少数人占领着麦克风, 而其余人参与感不深的情况;唱歌的场景缺乏强互动,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随 着Z世代和移动互联网的
14、兴起,年轻人不再将KTV看做是时尚和娱乐的象征,而选择更 感兴趣、更具参与感的模式。 2021年06月17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2:2016-2018年中国传统KTV行业实体店数量(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2016年起,迷你歌咏亭(迷你KTV)开始席卷全国,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KTV的缺点 在于它是缺少互动的泛式社交,迷你歌咏亭业态应运而生。迷你KTV将唱歌场景缩小至 2 人的设定,既能够满足唱歌的文娱需求,又加强了参与者的互动性。2016 年,迷你 KTV 紧跟共享经济末班车,利用碎片化娱乐的消费心理,在国内“野蛮”生长。但由于 产品同质化严重,设
15、备维护不及时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同时迷你KTV在占据碎片 化娱乐市场上没有绝对优势,市场由2016年的爆红状态逐渐进入冷静期。 图表3:中国迷你KTV设备数量 资料来源:前瞻经济学人,国盛证券研究所 1.1.2 电影院:电影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习惯,但头部影院市占率仍较低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电影市场迅速扩容。2004年至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黄 金十年,从制片、发行到影院均高速发展,十年内,中国内地票房总数增长近 20 倍, 银屏数量增加10倍,影院总数增加约3.8倍。电影行业的迅速扩张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 高有着紧密关系,居民收入、生活品质要求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同时影院在全中国各线
16、 城市的各大商场中铺开,使得电影成为便捷的娱乐场景,逐渐将电影从文化类产品演变 54027 54308 49739 0.5% -8.4% -9% -8% -7% -6% -5% -4% -3% -2% -1% 0% 1% 47000 48000 49000 50000 51000 52000 53000 54000 55000 2016 2017 2018 传统KTV行业实体店数量(家) 同比增速(%) 3.6 5.6 755.6% 25.0% 0% 10% 20% 30% 40% 50% 60% 0 1 2 3 4 5 6 7 8 2016 2017 2018 中国迷你KTV设备数量(万台)
17、 同比增速(%) 2021年06月17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成人们一类日常的消费习惯。 图表4:银幕数量(块)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电影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影院成为线下娱乐场景的中流砥柱,看电影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影院与KTV发 展的不同在于,虽然都受到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但优质内容对观影群体的吸引、以 及观影的习惯的养成,使得电影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朋友、情侣出门活动的 常用备选项。为给全年龄段用户带来更舒适的观影体验,影院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以持 续培养用户习惯:1)将地址选在便捷商场中,以满足用户随时可能产生的观影欲望;2) 引入高科技、新技术,如巨幕电影(
18、IMAX)银幕、网络购票功能等;3)提供更周到的 服务,为用户提供零食、饮料等产品,或开设特殊观影厅等。 1.2 不插电娱乐场景 不插电娱乐场景呈漏斗模式:除传统娱乐场景外(KTV、电影院),不插电类娱乐场景引 起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不插电的娱乐场景主要包括:鬼屋、密室、剧本杀、以狼人 杀为代表的桌游等,从用户角度以漏斗模式看:鬼屋位于最上层,没有门槛,理论上用 户基数最大;第二层是密室,玩法相比鬼屋更加复杂,每间密室都有不同主题及场景; 剧本杀为第三层,有特定的玩法,但玩家能够选择不同剧本,收获多样的游戏体验;狼 人杀类桌游,玩法固定,游戏的差异来源于玩家而非游戏设定。 图表5: 不插电娱
19、乐模式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银幕数量 银幕增速 2021年06月17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2.1 密室逃脱:以沉浸式为卖点吸引玩家,市场空间广阔 综艺节目助推,密室逃脱逐渐大众化。密室逃脱最早出现于美国,2008年国内首次出现 真人密室逃脱店铺,此后中国密室行业主要经历
20、了三个发展阶段:1)初始发展阶段 (2012-2014年),国内集中出现了第一代密室,但仍属于小众娱乐项目;2)产业化发 展阶段(2015-2017年),密室升级为第二代沉浸式互动密室,融入了真人NPC、角色互 动、机械效果等元素,吸引了更多玩家;3)蓬勃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随着密室 大逃脱的热播,奔跑吧兄弟等大型综艺在节目中引入明星密室体验环节,密室逃脱 走向大众视野。密室逃脱行业呈现爆发性的增长态势。 图表6: 密室逃脱发展史 资料来源:美团点评,国盛证券研究所 密室逃脱市场迅速扩张,整体正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2019年中国密室逃脱市场规模逼 近100亿元,行业消费人次达到280万
21、人次,平均客单价为250元。中国密室逃脱门店 数、品牌数整体呈上升态势,门店数从2016年的7,331家增长至2019年的15,152家, 品牌数从2016年4,037个增至2019年的 10,673个。值得注意的是,2018-2019年期 间,门店数量大幅上升,但品牌数增幅较小,说明 2019 年店铺多为品牌连锁分店,一 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门店的规模化及可复制性。 图表7:中国密室逃脱门店数及品牌数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7331 8798 10683 15152 4037 6774 9663 10673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
22、000 16000 2016 2017 2018 2019 密室逃脱门店数(家) 密室逃脱品牌数(家) 2021年06月17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密室逃脱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整个产业链联系紧密,中游的密室品牌向上游的游 戏研发团队购买游戏剧本,为下游消费者提供密室产品。 1. 产业链上游:游戏的剧情、互动性是密室逃脱产品差异化的关键 具体来看,产业链上游包括游戏研发团队、运营团队及真人 NPC 演职人员。1)游戏研 发团队:密室逃脱的游戏设计包括场景、情节等多环节,因此多由工程师、建筑设计师 等多领域人才组成,单个游戏研发时长从3-6个月不等;2)运营团队:部分密室逃脱品
23、牌会聘请专业的运营团队负责密室的品牌宣传工作。通常,运营团队人数在10人以下, 使用美团、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进行玩家引流;3)演职人员:真人 NPC,是密室 逃脱中的非玩家角色,负责与玩家进行互动、把握并推动剧情等工作,创造出沉浸式环 境。 图表8:真人模式逃脱消费用户评价热词(大众点评、美团)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2. 产业链中游:一二线城市多为连锁密室品牌,三、四线城市多为小型品牌 从门店角度看,可将密室逃脱企业分为:(1)拥有研发、运营能力的连锁品牌,如游娱 联盟、TFS 超级密室。它们能够独立进行游戏设计,待项目成熟后还可打包销售给其他 密室逃脱品牌进行盈利,多创
24、立于北京、上海、川渝地区;(2)小型品牌,需要外购游 戏版权、租赁场地,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和配套餐饮等收入,多存在于三四线城市。 截至2019年底,中国真人密室逃脱行业市场参与者约有10,000家,其中,上海、北京 拥有的真人密室逃脱品牌数量最多,占比分别为24%、16%。 图表9:中国真人密室逃脱品牌在各地区的分布比例(2019年)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24% 16% 7% 6% 5% 5% 4% 4% 3% 3% 0% 5% 10% 15% 20% 25% 30% 上海 北京 成都 杭州 重庆 西安 上海 武汉 深圳 长沙 2021年06月17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
25、报告末页声明 3. 产业链下游:组队、拼场的游戏形式满足消费者的娱乐、社交需求 消费者可分为企业消费者与个人消费者两类,比例约为3:7。企业消费者多以团建为目 的进行密室逃脱消费,部分密室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将企业信息融入游戏环节中。 个人消费者多抱着社交和娱乐为目的参与密室逃脱游戏。2019 年,个人消费者数量达 196万人次,其中70%为消费者以自行组队的形式参与游戏,其余30%由店家进行拼场, 很好地满足了玩家的社交需求。此外,多数个人消费者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密室逃脱 常被贴上“高智商”、“烧脑”等标签。 图表10:真人密室逃脱行业消费者分类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迭
26、代能力及自带解压属性使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密室逃脱由 2012 年发展至今,虽 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略有下滑,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其原因主要 在两方面:(1)密室逃脱的迭代能力强,一方面越来越多店家开放夜间场,既满足了夜 间娱乐的需求,又扩宽了盈利空间。另一方面,店家能够通过引进新技术、合作开发沉 浸式主题等形式对密室进行迭代更新,为玩家带来更趣味、更具交互性的游戏体验;(2) 密室逃脱自带解压属性,其场景多以刺激、恐怖、悬疑等元素为主题,紧张的氛围一定 程度上能够帮助玩家释放压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类减压的场所需求也会相 应增长。 图表11:中国密室逃脱市场规模
27、预测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国盛证券研究所 50.0 99.7 78.3 101.2 123.699.4% -21.5% 29.2% 22.1%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中国密室逃脱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增速(%) 2021年06月17日 P.1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沉浸式密室是密室逃脱迭代的重点方向之一。沉浸式密室逃脱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游戏 体验,为店家带来了更高的客单价及盈利空间。沉浸二字的表现就是代入感,店家利于 全息投影
28、技术等技术手段,从声、光、电等角度为用户带来梗丰富的体验,加上真人NPC 的互动环节,玩家能够更深度地参与进场景、剧情之中。目前,密室逃脱店内的主流技 术手段包括3D全息投影技术、多通道投影技术等,能够创造出更真实的三维场景。 除技术外,密室逃脱在情节设计上也不断进行创新,比如:1)多线路密室剧本,根据 玩家触发的线路解锁后续的关卡,这样的设计也大幅提高了玩家的复购率;2)角色设计, 部分密室品牌为丰富剧情、优化游戏体验,会让玩家在进入密室前进行角色换装,帮助 玩家更好地进入游戏状态;3)真人NPC互动,一些密室品牌借真人NPC与玩家的互动 推动剧情的发展,根据玩家解谜速度的快慢进行难度调节,
29、保证了不同水平的玩家都能 获得较好的游戏体验感。 图表12:真人密室逃脱创新情节设计:多线路设计 资料来源:头豹研究院,国盛证券研究所 1.2.2 以狼人杀为代表的桌游: 因竞技真人秀走红,但缺乏核心竞争力,颓势已现 狼人杀是一款推理类趣味桌游。狼人杀游戏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 1787 年,多名玩家 参与游戏,领取不同的身份,通过语言描述、分析推测、判断决策,以达成各自角色游 戏目标。游戏通常需要 6-18 人参与,时长主要取决于参与人数及玩家水平,最常见的 12人版本大约在30分钟左右。 2021年06月17日 P.1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13:狼人杀角色身份 资料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 借力综艺,狼人杀渐渐为大众所熟知。狼人杀在 2000 年后传入国内,但当时并没有受 到过多关注;2015年,游戏直播平台战旗 TV 推出
网址:传媒行业线下娱乐场景全梳理:重参与、强互动借力综艺打开市场空间 http://c.mxgxt.com/news/view/1186776
相关内容
演艺行业分析报告2023:未来演艺产业市场发展空间与潜力光线传媒开打“网红”牌 网红经济市场潜力将超千亿
线下休闲娱乐产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2023
娱乐传媒市场分析报告.pptx
文化娱乐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强者更强竞争格局形成
2023泛娱乐行业现状与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借助冬奥热潮,“体育+综艺”如何撬动文体市场?
还在看传统演唱会?全场景IP互动娱乐营销助推嘻哈走向主流
艺人管理行业市场分析.pptx
影综联动带来综艺市场的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