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职场老人来说,公司每年都会招聘新员工,而新员工入职后,出于工作需要,往往都需要老人来带的。
这样的一个体系首先让新人能很快的融入,“师傅”起到的作用很大,但是在职场中,很多有经验的老员工大多不愿意培训新人,一是不愿意分享经验,二是不愿意拿出时间来浪费在工作之外。
老带新的难点在众多企业中都存在着,为什么会这样,大体上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① 企业没有新人培训激励机制,但希望新员工能够尽快上手,快速成长。因此出台制度,要求新人入职后,指定专门的师傅对其进行培养。但是实际情况是老员工并不会真正关心新员工的发展与培养,除非新员工品性很贴合师傅,师傅认同之后才会悉心培养。
② 激励机制无法推动老员工承担新人培养的职责,特别是在外贸行业,成长周期比较长。老员工宁愿把时间投入到挖掘新客户中,也不愿意花时间培养新员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建立怎样的机制促进“老带新”,建设起人才梯队呢?
这里我们需要对培养对象进行区分,即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人员与非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人员。
对于第一类人员,业绩提成是最为直接且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培养的徒弟越多,能力越强,那么个人所能够得到的经济回报也就越多。
而对于第二类人员,因为无直接经济产出,因此在人才培养激励方式上就需要转变方式,以间接的方式让人才培养与其薪酬相关联。
小编举两个知名企业的老带新的激励案例:
一、韩都衣舍的“提成培养费”
韩都衣舍的小组制制度规定,当一位小组成员分裂出去,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小组,新小组的组长需要向原来培养他的组长缴纳一年的培养费,每月把自己10%的奖金分给他原来的组长。在这样的激励下,原来的组长是非常愿意小组成员进行分裂,分裂出去后,他就额外又多一份收入。
二、海底捞徒弟利润分享机制
海底捞将店长的收入与徒弟的餐厅挂钩,用来培养更多有才能的店长。具体提成比例:餐厅利润的0.4%,其徒弟管理餐厅利润的3.1%,其徒孙管理餐厅利润的1.5%。
这样提成奖金池不再局限于个人单店的发展情况,而是多家徒子徒孙经营的店铺,引导各个店长多多培养独当一面的店长,让海底捞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将师父与徒弟的利益捆绑,让老员工实实在在看见培养徒弟得到的利益,相信老员工也会更加愿意带徒弟、带好徒弟、带更多的徒弟。
企业中,只有当人人都有被选择的可能性时,期待值才会上来,局面也更容易得到控制。
这种成功培养一个新人,就给予导师一定奖励,以激励机制促成二者融合的方式会促使师父带出更多的好徒弟。
绩效俱乐部丨李正治老师丨每周三线上直播
课程主题: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创新创业
纯公益 无学费 感兴趣即可来听
适合人群
HR 管理干部 老板 创业团队
或者对以上内容感兴趣的伙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