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任梁自杀”背后:是明星制造舆论还是舆论倾轧明星?

发布时间:2025-05-16 06:57

​​​

9月16日晚, 自上海市公安局@“警民直通车—上海”官微发文证实称上海男子乔某某死亡后,微博舆论场和微信朋友圈瞬间沸腾。信息发布一个小时后,#乔任梁#、#传乔任梁死亡#等多个话题迅速聚焦,引发阅读数高达5.7亿。截至19日下午,#乔任梁死亡#仍占据热门话题榜,阅读量发展至9.7亿。

众媒体“造势”

自9月16日至9月19日下午,通过优讯全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搜索,关键词“乔任梁”下的数据量有27348条。

媒体声量来源分布

                                         优讯舆情监测平台  

面对突如其来的男星死亡消息,由社会公众组成的自媒体热度居高不下。从最初对SM细节的臆测、到对娱乐圈糜烂生活的片面攻击、再到后期抑郁症说法和理性声音的对冲,舆论场逐渐回归到对死者的哀悼。继“王宝强离婚案”后,“乔任梁自杀案”再次演绎了网络经济下群众另一种心理需求,即对娱乐明星的消费,这种消费倾向已然成为媒体产品的重要元素并将长期存在。

是明星制造舆论还是舆论倾轧明星?

在网民不断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个别媒体开始反思娱乐生态。

19日,海南在线在《盘点被恶语杀死的明星》一文中悉数近年明星自杀史:经调查,一些恶意人身攻击形成不堪负重的压力造成韩国四位明星在2008年同一个月相继自杀,韩国也因此立法“限制性本人确认制”而引起世界各国瞩目,该法案被称为“崔真实法”。

明星自杀:可以不理解但也不要诋毁

19日,红网作者称, 这个舆论发酵迅速,说错一句话,办错一点事,动辄得咎的年代,明星们在媒体面前,他们必须摒弃那个真实的自己,去做大家喜欢的自己。可他们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啊,长此以往的小心翼翼不人格分裂才怪。

受了创伤却治愈不了的病人,不必要多少理解和同情,但也不需要谣言和诋毁。斯人已逝,谢谢他们曾带来的美好,惋惜他们生前遭受的痛楚,愿他们一路走好,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正面的思考,这样就足够了。

舆情点评:娱乐文化要以正能量为支撑

“惋惜”也好、“不理解”也罢, “泛娱乐”经济发展当下,娱乐圈总是能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掀起一场狂风暴雨。享受性、猎奇性、冒险性和对抗性,这些驻扎在网民内心的娱乐需求无止息地膨胀,是时候需要放慢脚步停息一下了。

无论“抑郁症”是否明星自杀的真实归因,在此还需强调一下,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遇人不妄自菲薄,遇事不骄纵气馁,调整、适应现在的外在环境最重要,只要内心强大,任何问题都能坦然面对。作为网民或粉丝,除了关注明星的八卦事件,更应该做明星们强大的精神心理后盾,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对明星的“偷窥欲”。

正能量传递的路线不能是单行线,而应是双行线。作为媒体,这个声量放大器,也需要重塑职业价值观,在还原事实的基础上还须三思“正向引导”。​​​​

网址:“乔任梁自杀”背后:是明星制造舆论还是舆论倾轧明星? http://c.mxgxt.com/news/view/1222949

相关内容

51独家披露:明星背后团队操控舆论内幕,明星背后的团队是什么
朱桢与乔任梁的友谊:从风光主持到网络舆论漩涡的反思
朴振英:称Rain为世界明星 是舆论制造的泡沫
何炅事件:明星怎样走出舆论困局
曾因乔任梁被舆论攻击,现徐璐被曝因戏生情,神秘男友引网友猜测
明星背后的舆论漩涡:真相与谣言的博弈
谣言风波:从豪赌传闻看明星背后的舆论漩涡
假冒媒体背后:谁在操控舆论与明星形象?
刘国梁被“饭圈”围攻,金牌背后藏阴谋,贺晓龙引发舆论风暴!
娱乐圈明星艺人艺德相关网络舆论倾向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