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妍发新基金,富国基金造“新神”?
首发/简盈财观
作者/齐思
编辑/FENGLING
“新神”范妍,与富国基金窘境
范妍,知名女性基金经理。
近来人气尤其旺,似是基金行业‘大女主’,行动带风,走到哪里都有一大批迷弟、迷妹。
范妍,本身是投资界一位优秀的‘长跑健将’,17年证券从业经验,曾经创造了八年总回报率187.71%,年化回报率12.96%的战绩。
业绩非常能打,叠加“策略女王”人设,让范妍在公募基金行业赢得一席之地。
圆信永丰时期,“一姐”范妍一人撑起公司主动权益基金近九成管理规模。
只是去年,她在圆信永丰遭遇“逼宫门”失败事件,而后跳槽头部公募富国基金,从小庙到了大厂。
“范妍加入富国基金,这是奔着投资大佬去的”,有人更是如此评价。
在‘规模之争’中,范妍更想专心做投研,成为业界一致认可的叙事。
对投资的执着和专注,又给范妍披了一层光环。
- 1 -
范妍“转会”富国基金,开局不错
范妍,现任富国基金权益投资总监。
范妍“转会”富国基金,静默期后,接手的第一只基金是富国稳健增长。
从2024年10月到现在,半年左右的时间,范妍先给这只基金做了大改造,画上了浓重的“范氏色彩”。
如今,这只基金已经迥异于此前。
比如,基金投资已经从单一行业集中改到行业配置均衡分散,是范妍一贯的策略风格。
“多维分散”指导下,范妍方向转到成长+周期。
成长行业的配置——智驾产业链、锂电、风电、TMT、机器人(16.960, 0.04, 0.24%)、医药、军工;
周期行业配置——地产、水泥、有色、化工、工程机械等,3 月份还陆续增加了重卡和钢铁。
一季报显示,富国稳健增长前十大权重股占比共15.23%,的确分散。
但看这半年的业绩,说实话,成绩的确“一般”,市场平均水平。
截至5月14日业绩,天天基金
但是,这并不影响“吸金猛将”范妍的号召力。
范妍独管产品半年,规模从接手时的5.2亿元增长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4.61亿元,14倍!
这么大的规模增长,范妍真的要感谢机构大大们的厚爱。
截至2024年末,富国稳健增长(A+C)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为76.46%,此前为0。
怪不得有人说,范妍到哪,机构资金就跟到哪。
除了机构投资者认可外,富国基金以及员工也真金白银鼎力支持范妍。
比如,今年一季度富国基金出资1192.39万元自购富国稳健增长,增持了1873.79万份。
再看,富国稳健增长的员工持基一个季度激增3100万份,去年年末为3153.25万份,而三季度末的时候还只有31.14万份。
富国基金员工都在买范研,这属实。
机构认可、员工跟投、富国鼎立支持,散户随着走…
范妍首只管理产品,开局不错。
尽管业绩上没完全展现,但是规模的爆发,业界瞩目。
为新发基金做了很好的背书。
- 2 -
范妍发新基金,富国自购护航
5月12日,“富国均衡投资混合”正式发行,这是范妍加入富国基金后的第一只新发产品。
富国基金为了保驾护航,公司及高管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范妍出资不低于500万元,一起认购新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自掏腰包、机构站台,均是希望营造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景象。
当然,“基金公司/高管 + 基金经理”拿出真金白银跟投认购模式,也并非富国和范妍的原创。
比如,安信基金+高管+基金经理张明,同样合力出资2500万认购新基金。
其实,去看范妍名下管理的富国稳健增长,她的自持也超过100万份。
富国基金大概也很明白,当下,投资者对范妍的拥泵源于对范妍个人IP的信任。
范妍属于“自带流量的吸金体”,富国基金,真是赚翻了。
于是,主打“策略女神”和“范式投资”,富国基金做了一大波宣发。
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宣发资料截图
可见,富国基金和范妍,为了规模,挺拼的。
范妍,似乎成了富国基金的“新神”。
尽管基金经理是权益产品的核心掌舵者,投资风格至关重要。
明星基金经理新发基金,宣传造势必不可少,
只是“新神”范妍,未来能否在富国基金复制业绩的辉煌,还有待观察。
散户们,大可不必着急,切记盲目跟随。
- 3 -
富国基金,窘境与不确定性
聊完范妍,我们再来聊聊富国基金。
富国基金,成立于1999年,沪上公募大厂(一哥),公募老十家之一。
2015年一季度末,富国基金非货规模至6798.71亿元,逆势增长两百多亿,行业排名第四,借力ETF表现不错。
但是,时间拉长看,富国基金挑战不小。
2024年,富国基金营业收入和利润数据双双下滑(分别同比下滑4.62%、3.46%),头部里面唯一一家。
纵观近5年,富国基金年度营收和利润,已连续“双降”三年,压力可想而知。
富国基金的收入下滑,可能主要来自于权益基金,尤其是主动权益。
2022-2024年,漫长熊市,最受伤的就是主动权益了。
当年的基金经理有“多神”,现在跌的坑就有多深,明星基金经理“翻车”频现。
肉眼可见的管理费收入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富国基金整体管理费收入61.71亿元,2023年54.68亿元,2024年降到48.52亿元了。
另外,富国基金显然在去年ETF大扩容中,受益不多。
客观反映了,富国基金作为大厂,战略层面反应不及时,路径依赖严重。
不过,富国基金利润下滑,可能也跟控费不利有关系。
公募基金行业降费、限X潮中,富国基金逆势而动,这两年高薪挖了不少明星基金经理。
比如范妍、白冰洋,还有张弘、李世伟、董治国等等,都是各家公募的“招牌人物”。
很显然,富国基金仍高举权益大旗,期待明星基金经理的奇迹,但是除了范妍,其他新力量都暂未散发威力。
当初的朱少醒和王园园三年累计亏损30%,不少基民被高点套牢,只能暂时“休养生息”。
而范妍,就像是一个新的天使,给了富国基金希望。
另外,富国基金今年被动迎来股东的变化。
富国基金持股27.775%的股东,随着海通证券的消失变更为国泰海通(17.780, -0.11, -0.61%)。
国泰海通的公募牌照资源相当齐全,目前控股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国泰君安资管还有单独公募牌照。
富国基金董事长为裴长江,或系海通证券派驻,他此前一直是海通证券董秘。
今年裴长江已经60岁了,海通证券也没了。
不管是股东方的新势力,还是董事长超龄服役,叠加三年下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且不说“权益造神”的路径还能否走通,单从最近的监管新规与未来股东认可度上看,
富国基金的未来,不确定性增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郝欣煜
网址:范妍发新基金,富国基金造“新神”? http://c.mxgxt.com/news/view/1234253
相关内容
“权益女神”范妍复出,能否在富国基金再现辉煌?富国基金“造星”再升级!押注范妍能否扭转业绩下滑颓势?
富国基金“掐尖”明星基金经理
新基金发行凸显明星基金效应
传言成真,百亿级“一姐”范妍离职,圆信永丰基金痛失大将
自家明星经理亏102亿,富国基金招募别家明星经理任职
能人辈出盛产明星基金经理 富国基金权益团队有“富矿”
权益明星经理离职,加速中小公募基金公司“新陈代谢”
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接下来,这些新基金恐被爆买
国联安新基金发行基金经理业绩曾连续三年跑输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