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开建两个大科学研究设施!广州“科技王牌军”有多强?

发布时间:2025-05-16 22:40


3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称“广州健康院”)牵头建设的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下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启动建设。

细胞谱系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周期4.5年,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将绘制人体中全生命周期的细胞时空演化图谱,打造数字细胞AI大模型,构建数字生理人,创新生物医疗检测新范式,开辟生物医药研发新赛道,在试剂、仪器、软件和数据等方面产出一批创新性科技成果和产品。


细胞谱系设施效果图

该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也是广州市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从人类细胞图谱到深海冷泉,从蛋白质组计划到颠覆性技术集群,广州以“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骨架,汇聚30余家国家级战略平台,形成了一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王牌军”。

解码细胞谱系:绘制单细胞精度生命导航图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人体由约40万亿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历经增殖、分化直至衰老的全生命周期动态演化过程,就是“细胞谱系”。解析细胞谱系,被誉为揭示生命发育与演变奥秘、操纵生命活动的“钥匙”,也是细胞命运转变的高精度“导航图”。

古有扁鹊通过望闻问切诊断人体疾病,今有细胞谱系设施通过解码细胞谱系预测疾病和筛药验药。该设施将以样品保活存储、空间多组学、先进成像等创新技术和装置研发为核心,集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建出涵盖发育、疾病、衰老三大维度的数字化细胞谱系。


细胞谱系设施实景图

“这就像为生命编写一部详尽的‘细胞家谱’,让科学家乃至公众能够清晰追踪每个细胞的‘前世今生’。”广州健康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细胞谱系设施总指挥孙飞研究员表示。

当前,全球创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耗资26亿美元,但临床成功率不足10%,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药物研发过程是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不能模拟人类生命系统反应。细胞谱系设施将构建高精度单细胞级别的数字生理人大模型,通过回溯、模拟、预测疾病细胞谱系演化,不仅可以精准定位病变驱动关键靶点,还可以在数字人体测毒试药,有望突破药物研发的“死亡之谷”。

“未来,细胞谱系设施有望可以用患者细胞信息打造一个‘数字患者’,预演不同治疗手段在数字患者体内治疗效果,实现治疗手段的‘量体裁衣’。”广州健康院研究员、细胞谱系设施副总指挥兼总工艺师陈捷凯表示,设施将强化AI与数据资源整合,打造创新模型,并与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细胞谱系设施效果图

回望近代科学研究进程,科研范式经历了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的迭代递进,而随着科研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被称为“大数据科学”的新范式正在兴起。

细胞谱系设施将建设绘制细胞谱系的自动化工程产线,包含样本预处理、样品存储、多尺度成像分析、多组学分析、数据处理和验证等工艺流程,将标准化采集影像组、空间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组、代谢组、超微结构组等多种模态数据,建成数字孪生索引的细胞谱系资源库。

进军科技前沿:广州两大科学装置接连开建

细胞谱系设施是人类探索生命幽微的“先锋队”。在向前沿科技进军的道路上,细胞谱系设施却并非“孤军深入”。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下称“冷泉装置”)开工建设,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因此变得更加具象化。


冷泉装置海底实验室分总体示意图(图片来源:南海海洋所)

冷泉装置将推动我国的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未来基于该项技术建设的不同谱系深海驻留装备,可广泛应用于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南海岛礁资源开发和权益维护等领域。

以细胞谱系设施、冷泉装置为代表的国家大科学装置登上新闻头条,便引来关注无数,是源于其背后的战略意义。

大科学装置是指通过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用于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及多学科交叉探索的大型科研设施,是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突破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平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自然不能错过以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细胞谱系设施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体系,未来将植根广州国际生物岛,赋能大湾区,链动全世界。其建设和使用,将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汇聚广州,开展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同推动人类细胞谱系研究领域发展,最终打造为世界级细胞科学中心,为新型颠覆性医疗技术的诞生奠定基础。

冷泉装置的建成不仅会促进冷泉科技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将使广州在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的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抢占全球深海战略制高点。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的大科学装置,其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共享,建立多学科综合交叉平台,吸引高水平研究及技术人才,带动产业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冷泉装置水面保障母船示意图(图片来源:南海海洋所)

除了大科学装置外,目前,广州已集聚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平台30余家,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7家,占广东省总数超六成。其中,广州实验室研发全球首个针对聚合酶PB2的抗甲流治疗新药;“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结题验收,不断凸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国之担当”。

广州的战略科技布局,本质上是将国家需求、产业痛点与城市能级提升深度融合。细胞谱系设施与冷泉装置、蛋白质组计划等,不仅代表科学前沿的突破,更将催生万亿级生物医药、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随着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壮大,未来广州将进一步强化平台协同、深化国际协作,让“科技王牌军”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以上新闻内容来自官方媒体渠道,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接连开建两个大科学研究设施!广州“科技王牌军”有多强? http://c.mxgxt.com/news/view/1234844

相关内容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开建
林炳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化学基础科学创新人物科技创新网
广州地铁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通知公告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2022年度江苏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初评结果的公示
广州大学城:建设全过程创新链 打造大湾区创新高地
横琴合作区产学研模式转化更多科研成果,澳人澳企拥有更广阔发展空间
航空科学与工程研究
科技赋能美妆产业,广州国际美妆周黄埔分会场开幕
杭州诠网科技解析品牌的知名度对网站建设推广的影响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