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发布时间:2025-05-17 09:54


中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技术探索阶段(2000-2015 年)

空天飞机研发启动(2002 年)
中科院院士庄逢甘首次披露中国空天飞机研发计划,开启可重复使用航天技术的探索。

伞降回收技术验证(2015 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完成缩比模型伞降回收试验,验证了伞降 + 气囊回收方案的可行性。

二、验证突破阶段(2016-2022 年)

可重复使用火箭概念公布(2017 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次公开可重复使用火箭 “三步走” 战略,明确垂直起降与伞降回收等技术路径。

长征八号推力调节技术应用(2020 年)
长征八号火箭首次实现发动机推力调节,为垂直回收提供核心技术储备。

液氧甲烷火箭垂直起降验证(2022 年)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完成 10 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验证液氧甲烷火箭回收能力。

星际荣耀双曲线二号完成首次飞行,最高高度 178 米,验证原地起降技术。

三、工程应用阶段(2023 年至今)

全尺寸火箭一子级重复飞行(2023 年 12 月)
星际荣耀双曲线二号完成国内首次全尺寸火箭一子级重复飞行,实现 350 米高度横移着陆,验证液氧甲烷火箭复用流程。

液氧煤油发动机重复试验突破(2024 年 4 月)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130 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 15 次重复试验,累计 30 次点火,试验时长超 3900 秒,创下国内液体火箭发动机复用纪录。

10 公里级垂直起降回收试验(2024 年 9 月)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 VTVL-1 试验箭完成 10 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标志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技术重大突破。

四、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验证

首次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发射(2020 年 9 月)
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 2 天后返回,验证天地往返能力。

长周期在轨验证(2022 年 8 月 - 2023 年 5 月)
第二次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 276 天,为长期在轨技术积累经验。

常态化试验(2023 年 12 月 - 2024 年 9 月)
第三次试验航天器在轨 268 天后返回,标志技术渐趋成熟。

中国通过 “试验 - 迭代 - 规模化” 路径,逐步突破垂直回收、液氧甲烷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形成国家队与商业公司协同发展的格局。未来将依托长征十号甲、重型火箭等型号,实现低成本、高频次航天运输能力,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编丨无尘

图丨网络

仅作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行业公众号 ===

需要进入航空航天圈交流群的朋友,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或者加客服微信: LiuXueSup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A股:市场再次调整,下周A股王者归来!

A股:市场再次调整,下周A股王者归来!

风风顺

2025-05-17 06:46:34

勇士!大动作!再见库明加!终于还是来了...

勇士!大动作!再见库明加!终于还是来了...

晚雾空青

2025-05-17 03:09:19

网址:中国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http://c.mxgxt.com/news/view/1244967

相关内容

王菲的歌唱事业有哪些重要里程碑?
鹿晗的歌唱事业有哪些里程碑事件?
刘德华的演艺生涯有哪些重要里程碑?
厉慧良:京剧武生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航天技术,对于国防安全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日本偶像明星石原聪美的演艺事业有哪些重要里程碑?
哪些里程碑
港台歌手陈奕迅的音乐生涯有哪些重要里程碑?
王菲的歌唱事业有哪些里程碑?
圆满成功!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