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博物馆典藏系列
美国哈佛医学院尤金布朗沃尔德(Eugene Braunwald)教授被公认为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心脏病学家之一,主持了心血管领域很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他编写的《心脏病学》作为综合的心血管医学领域权威教科书目前已更新到第9版。Braunwald教授对其心目中的心脏病学十大里程碑事件做了总结。
No 1 心电图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埃因托芬(Einthoven)首次设计了弦线式电流计,通过记录心脏的心动电流及心音第一次描绘了人类心电图。Einthoven将波形标记为P、Q、R、S、T 波,并用相关心电图特征描述了多种心血管疾病。
Braunwald教授将心电图的问世视为现代心脏病学开端,心电图是如此重要,乃至短短几年内,心脏病医生就被定义为可读懂心电图内涵的内科医生。
No 2 冠状动脉造影
1958年,美国医生梅森索内斯(MasonSones)在实施心导管术时意外将造影剂注入患者右冠状动脉,结果清晰显示了血管情况且患者安然无恙。Sones推测冠状动脉可能能够耐受少量造影剂直接注射。在完善并完成数百例冠脉造影后,Sones证实该技术安全可行,将人类对冠心病的认识推进一大步。
”该技术使通过外科手术及介入途径实现冠脉血运重建成为可能。“
No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977年,德国医生安德烈亚斯格林特茨格(Andreas Gruentzig)发明并改进了球囊导管,将其用于扩张狭窄动脉,为心绞痛患者成功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被称为介入心脏病学之父。2007年,其患者在一次庆典中说:“我接受了Gruentzig医师富有想象力的介入手术,谁能想象在30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健康地活着?”
”Gruentzig的大胆创举,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这一崭新领域的先河。“
No 4 心血管药物
1962年英国药理学家詹姆士布莱克(JamesBlack)首次报告β受体阻滞剂有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刺激并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1975年,美国科学家大卫库什曼(DavidCushman) 与米盖尔翁代蒂(Miguel Ondetti)分离出第一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1976年日本科学家远藤章(Akira Endo)分离首个他汀类药物。
”这三种心血管药物延长并改善了全球数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
No 5 超声心动图
瑞典科学家英奇埃德勒(IngeEdler)和赫尔穆特赫兹(Helmuth Hertz)于1954年首次报告了心电超声技术,第一次成功记录人类心脏和大血管运动情况,为其他成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No 6 心导管术
1929年,德国医生维尔纳福斯曼(WernerForssman)将导管经肘前静脉送入了自己的右心房,开创了人体心导管术的先河。1941年美国心脏科医生安德烈柯南德(Andre Cournand)和迪金森理查兹(Dickinson Richards)首次采用心导管术测定正常受试者及心脏病患者的右心及肺动脉压和心输出量。三人于1956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拉开了人类心导管介入治疗的序幕。
“这项技术可以评估人类心脏功能正常与否,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诊断技术”
No 7 心血管手术
1938年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格罗斯(RobertGross)首次通过手术成功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开创了心血管外科手术的先河。
1953年美国医生约翰吉本(JohnGibbon)采用体外循环进行了房间隔缺损修复,首次成功实施了开放式心脏手术,全部体外循环时间为26分钟,术后患者顺利恢复。
No 8 冠心病监护病房
1961年英国医生德斯蒙德朱利安(DesmondJulian)首次提出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概念,指出病房应具备技术、临床、管理及人员优势,分别对应持续带警报功能的心电监控、快速实施心肺复苏术能力、专门收治心梗患者并配备受过专业训练护士。该病房的设立降低了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死亡率。
No 9 预防心脏病学
美国心脏学家保罗达德利怀特(Paul Dudley White)作为自行车爱好者意识到锻炼对心血管有利,于1938年首先提出心血管预防的概念。1961年美国学者威廉坎内尔(WilliamKannel)主持的弗雷明汉研究首次提出危险因素概念,将高血压、吸烟及心电图提示的左室肥厚确定为心血管危险因素。
“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降低死亡风险70%,其近一半作用归功于对上述危险因素的控制。”
No 10 起搏器与置入式除颤仪
1952年,美国医生保罗佐尔(PaulZoll)首次报告了应用外用心脏起搏器治疗2例心室停搏患者。1970年具有心脏病学及电子工程两个领域造诣的以色列人米歇尔米卢斯基(Michel Mirowski)在美国巴尔的摩发明了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之后一系列成功的临床研究极大程度上扩大了该设备在心源性猝死一级与二级预防的适应证范围。”
“对心血管领域历史如此感兴趣,是因为我已经做了超过60年的心血管研究,亲眼见证了很多重要发展。这些伟大成就并非凭空而来,是建立在临床医生、科学家及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上。取得突破性发现的往往是研究者长龙中最后一位,成功把整个团队发现汇集在一起。几乎每项成就都来源于跨学科的密切合作。”
——Eugene Braunwald
-相关阅读-
心血管博物馆典藏系列 | Lewis:临床心电图奠基人
学科的集体记忆——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落成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心血管博物馆典藏系列 http://c.mxgxt.com/news/view/1244969
相关内容
北京艺术博物馆:典藏古今,辉映艺术之光博物馆学的力量|湖南博物院举办“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发布会
讲座|以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为例,看博物馆与街区、城市的关系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落户之谜(博物馆巡礼)
5·18国际博物馆日 这个周末去逛博物馆吧
国家文物局公布《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
沪上的“器物记忆”:上海博物馆藏欧洲陶瓷评述
国际钢琴大师称赞云锦博物馆精品值得一生珍藏
恭王府博物馆举办溥心畬画稿研究展
博物馆日|为一个展奔赴一座城!上海171家博物馆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