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物心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5-05-18 08:44

心理病变

心理效应

心理困扰

心理状态

心理失衡

心理混乱

1电影中的人物

电影中的连环杀手们一般都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因为其对社会不满,或者因为身体病痛,或者因为某种人格出现障碍,或者因为童年时的生活(心理阴影),他们多数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有着正当的职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连环杀手案件的破获过程非常困难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巧合或者是警探无意中的发现或者是凶手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而导致被抓获,而被在他们被捕之前几乎不会有人当他们与连环杀手联系到一起。总体上看连环杀手都是精神或心理存在问题的一群人,暂时不管心理医生们可以将这群人再细分为多少种类,电影中的连环杀手几乎涵盖了所有连环杀手的类型。

1.1杀手类型

1.1.1因为身体的病痛或缺陷而引发精神疾病的杀人狂。

这种杀手有先天性的疾病或是有由于意外或被他人伤害而留下的身体缺陷,他们大都是由于对自己缺陷的不满、对社会的不满而

产生的一种仇恨心理的人。然而他们的发泄方式就是杀人。

1.1.2生活压力过大造成人格分裂而杀人的杀手

这种杀手迫于生活压力导致精神失常或人格分裂,而以杀人为乐趣的杀人狂。

1.1.3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的“救世主”

这种杀手一般都比较自以为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确定某个人是不是应该死,他们都有特别高超的杀人技巧,把自己想象成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大侠凭自己判断杀人,不受法律的约束,他们都比较逍遥自在。

1.1.4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杀人的杀人狂

这类杀手都产生了心理病变或心理失衡。可以把他们称为变态杀手,他们喜欢收藏一些由人体的某些器官、肢体造成的物品。他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1.1.5只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的暴虐型杀人狂

这类杀手的作风是毫无指定目标的,正如

Henry

Lee

Lucas的名言:“我喜欢杀人就好像其他人喜欢散步罢了,只是嗜好不同。如果我需要猎物,我只需到街上去随便找一个。”

1.1.6衣冠禽兽型

正如Theodore

Robert

Bundy一样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但还有另一重身份“校园杀手”或“密尔沃基怪物”,他以自身迷人的魅力邀请女大学生一起外出游玩,然后将其杀害。这个优等生杀人魔鬼于1989年被判处死刑。

1.2诈骗份子类型

1.2.1诈骗团伙,人数在三人或三人以上,一般都组成一个有序的团队,大规模地运用高科技或熟练的诈骗技诈骗有钱人。

1.2.2结对诈骗,通常是由两个人组成的诈骗小贩,对普通人进行低额诈骗。

1.2.3巨骗,喜欢独来独往、智商特别高、心思缜密、从小就练就了一身诈骗技巧。喜欢对银行进行巨额诈骗。

1.3犯罪的导火索

1.3.1有强烈的反社会意识,并将其当作自己的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

1.3.2强烈、畸变的需要。

1.3.3直接动力,即有犯罪动机。

1.3.4扭曲的

道德意识。

1.3.5好逸恶劳的人格特征。

1.3.6易于激动的情绪。

1.3.7冷漠的家庭环境

1.4影视人物心理剖析

1.4

心理分析

总体而言犯罪份子从小就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形成了犯罪的习惯,犯罪心理随着时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发展,在认知

方面,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

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年初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确的

发展,到了晚期理性逻辑思维形成、

发展。在情感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日

益丰益,形式多种多样,青年初期情感表现强烈,容易冲动,晚期时情绪具有延续性,出现了心境,同时世界观初步形成。在心理成长阶段往往都出于黑暗的环境或社会风气中,导致了心理病变,慢慢的心理混乱,最终导致心理失衡并形成反社会反现实心理。

综合前段所述,可以得知不同的

年龄阶段由于身心发展成熟程度不

同,社会经历各异,对犯罪行为的发

生以及对犯罪种类和作案手段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

任性、顽固性、冒险性以及意志

薄弱、自我控制力差等,具有以上这

些意志特征的主体,很容易受外界不

良因素的影响,如经不起诱惑或不能

克制自已的冲动等而形成犯罪心理;

其次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如强烈的愤怒

情绪、起伏波动的不稳定情绪、严重

对立的敌对情绪、长期萎靡不振消沉

悲观情绪等,都极易转化为犯罪心

理;三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表现

在认识方面,如思维偏激极端,是非

善恶分辩力差、道德评价水平低等,

这些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密切关

系。

1.4.1影视人物

电影《逍遥法外》中的主人公弗兰克最

开始是冒充了一个代课老师,他就慢慢开

始掌握了人们的心理。可以说他对心理学很有天赋。可以简单分析这件事的状态:第一没人见

过代课老师;第二他穿的的确像个

代课老师;第三他有很强的表演天

赋,装的有板有眼;等等之类的满足

了他冒充的条件。弗兰克阿巴内尔年

轻、帅气、单纯、狂放、胆大、聪颖

过人、又透着股孩子气。16岁那年因为家庭变故他意气出走,他依靠过人

的胆识,模仿能力以及人际间巧妙的

擦眼观色在短短的两年内伪造支票提取出数百万美金,伪装成泛美副机长周游列国,之后又利用他的天赋,他

的认真,他的专业,他的坦然,他的机智,他的勇敢当了医生和律师,还

凭自己能力过了司法考试。他才不到

18岁,却像个28岁的男人那样游走在香车美人之间,一夜风流也罢,长相厮守也罢,他竟能一一应对,游刃有余。

曾骗过数百人的他万万没有想

到,

他能做假的让别人看不出来,这些本领不是一般人能

够拥有的,他遇到问题很冷静,能够

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案,比如:他从他

的未婚妻家逃出了准备坐飞机走的时

候,他居然想到找空姐,他新颖的想

法,敏捷的思维,无不让我赞叹,我觉得他见简直就是一个奇才。我们不难发现弗兰克

阿巴内尔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因为他的父亲破产了,所以他需要钱,他就利用各种手段赚钱,虽然是用骗的。他很爱家,

他爱着父亲,爱着母亲,爱着父亲母

亲共同铸造的家。他第一个发现母亲有外遇,在父母亲离异之时离家出走,一直幻想父母的复合。他深爱父亲,为父亲买东

西,想要买回十六岁以前的一切。他

得知父亲意外身亡的痛苦,欲哭无

泪。他从飞机跳下,去了母亲的新家,看到母亲和新丈夫的相处,看到自己同母异父的小妹妹,他很绝望。

母亲已经忘记了他,父亲已经离开了

尘世。他只有在母亲门前双手举起,跟着警察离开。那时候,

他的世界破灭了。人不怕堕落、不怕

受尽世间折磨,怕失去的是心中的支柱与信念,当想要挽回的和保护的都不在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就失去了意

义。

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美满的家庭一个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就算他父亲破产了,但是如果他的母亲没有出

轨,他的父母没有离婚,那么他也不用想尽办法去挣钱,想尽办法

让他的父母团圆,他只是想要一个完整的家而已,如果一

个人没有了心灵的港湾,那么他

所努力的又有什么意义的,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和让身边的人幸福,如果身边的人都没了,他的奋斗就没什么意思了。

影片《心灵捕手》讲述了一

个关于心灵互动与救赎的故事。男主角威尔是麻省理工的清洁工,是个智商超人的数学天才,但是贫寒的出身

以及幼年遭遇形成他自我封闭的性情。他以叛逆不羁的行为来掩饰自卑、宣泄苦闷。兰博教授无意中发现了威尔的天赋,他期望威尔重视并发

挥自己的天赋异禀,以实现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价值。但是这样的生活并

不是威尔想要的,准确的说威尔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奈中,兰博教授求助于其大学好友心理学家尚恩,请他开导并救助威尔。尚恩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威尔经历了一

番”心灵的碰撞与互动”,最终开启了

这个天才青年封闭又脆弱的心灵。

威尔从小出身贫寒,年幼时的孤独感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他内向、自我封闭、叛逆不羁的性格特征。显然他也是由于心理状态异常,并产生了心理混乱,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想得到什么。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活这有什么意思。

作为心理学家的尚恩在与

威尔进行第一次交流时也受到了挫

折。然而要打开天才封闭的心并不是很难,不需要花样百出的疗法,就像在教育过程中不需要学生想着如何讨

老师喜欢,而老师也不需要考虑如何惩治不听话的学生一样,只需要他们敞开心扉信任对方。尚恩的可贵在于他懂得给予信任和理解,并在信任和理解中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于是,这两个看似完全不合拍的人开始了相互猜心,想要在心灵捕捉上战胜对方。在一次次的沟通,争吵,冷

战,妥协一直到最后成为真正的心灵挚友。在一遍遍真挚的“不是你的错”中,威尔的防御终于崩溃了,用眼泪告诉我们他的情结打开了。只有这

两个人明白他们之间有种共同的东

西,其实都原本是单纯善良的人,只

是一些难以对别人提起的伤痛,让他

们忽略了自我,迷失了自己。

弗兰克阿巴内尔身

上有我们的影子: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威尔身上有我们的影子:孤独、迷茫、叛逆不羁。

作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我们必备的要素之一,学习心理知识是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以及走完人生之路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通道,对比影视中的人物,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是无比的优越,我们应该活出当代大学生的活力与精彩,更应该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未来还那么漫长,世间有多少欢愉又有多少时间去考虑后果,所

以我们尽情的挥霍青春时,我们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青春有多长,即使是挥霍也要让自己无悔。这一路我们走得太匆忙,太仓皇,要抓进怀里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它何时从我们的臂膊间滑失都毫无知觉。

那一刻,我们就是飞机上闻之父亲死

讯的弗兰克阿巴内尔,多少悔恨,多少痛苦都不可挽回既定的事实。最

后,我们无一例外的被卡尔抓获,收拾过去的得到与失去,面对可能的后果与惩罚。从那一天起,我们就留了下来,留在了卡尔身边,而我们,称那天叫做“长大”。

网址:影视人物心理探析 http://c.mxgxt.com/news/view/1258586

相关内容

从心理学视角探析影视剧创作.doc
影视人物人格分析.docx
白杨文化:角色背后的灵魂:影视人物的深度心理剖析与演技赏析
心理分析[娱乐圈]七个男人帮我续命:心理探秘 娱乐圈中的七位男性影响力分析
影视剧与动漫人物角色的MBTI性格分析
影片分析辅导——影视作品人物分析方法.doc
爱情三元理论影视作品分析
心理阐明星徒,明星背后的心理分析与探索
心理学视角下的肖战与杨紫关系探究,心理学视角下的肖战与杨紫关系深度探究
影视评论写作——人物角色分析教案教学设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