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在当下的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影月教学对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净化心灵心思,开展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性格品质的养成,也有着积极影响,将音乐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因如此,本篇文章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促使小学音乐教学转变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的快速发展,小学音乐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音乐教学相结合,这也能有效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另外,教师也一定要转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音乐核心素养,保证小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正因如此,音乐教师要分析教学特点,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能够融入音乐教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在当下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若想将小学音乐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一定要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信心,例如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不断提升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侧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既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的学习质量。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也可以重点培养学生表演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在自我表演的过程中提升个人各项技能,挖掘到学习音乐的真实魅力。教师利用鼓励性的语言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此外,针对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让其进行表演,这对提升学生的表演欲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这种音乐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在当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一定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体验大自然中的美好,学生在领略自然风光时,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春游,通过利用空闲时间,学生也能在大自然进行各种野外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开展采花比赛,放风筝比赛,捕鱼比赛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深入全面的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要求学生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感想,在下节课用音乐展现出来。在不同的季节,教师也可以开展特定主题的音乐教学活动,这也有利于学生挖掘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探索的习惯,这类教学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生欲,也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表演学习兴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挖掘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促使音乐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一定要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促使学生能够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也需要教师重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通过增多师生交流也能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爱学生,要培养学生做人素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为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也要灵活的运用鼓励性语言,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也能积极表现自己,保持心理健康[4]。
四、创设合作教学情境
在当下的的小学阶段,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导致学生的性格过于安静,在学习过程中也缺乏合作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对合唱教学以及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全体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声音高低以及气息快慢,这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合唱过程中学生要表现自己的特色,也要兼顾他人的状态,努力提升合唱效果。教师在教学舞蹈教学时,要重点关注提升动作的整体化,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协调联系,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自身养成合作精神,遵守纪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能培养吃苦精神,加深对舞蹈的理解与认知,最后通过这类教学活动,学生也能够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在同学交流沟通中,学生也能改变心理问题,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若想促使音乐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一定要采取多种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其次要利用自然资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最后教师也可以创设合作教学情境,通过以上的方法,学生能够对音乐是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能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创新,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健全人格,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方娜. 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探[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11):0121-0123.
[2]屠丽.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22(2):2.
[3]冉继龙. 音乐教学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17):3.
[4]张乾峰.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000(003):P.1-1.
[5]唐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16):0175-0177.
网址: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http://c.mxgxt.com/news/view/1259759
相关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研究
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2篇】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研究(4页)
研究生教育|星海音乐学院2025届舞蹈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邓诗琪学位专场《探尋》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