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歌的“靠演技不是应援”

发布时间:2025-05-19 03:59

11月6日晚,胡歌观影团发文表示将退还粉丝们为宣传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募集的84.85万人民币捐款,因这样的行为违背了胡歌强调理智追星的初衷。随后胡歌回应称,自己对粉丝应援的态度一向是不认同、不支持的。演技好不好,作品行不行,都由他自己负责和承担,“赢要光彩,输不丢人。”

应援,是来自日韩的舶来品吧。因为热爱某个具体明星,而将关于明星的所有美好想象,无限地代入自己的生活。一些“鲜肉演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但声称“有几千万、上亿粉丝”,“挟流量以令片酬”,导致影视作品制作质量下降,因为“投入都被所谓明星拿走了”。

演员,首先应该是艺术工作者,而不是“带流量者”。所谓明星,应该是演技精湛、凭作品为人所知,而非“凭脸蛋圈粉”。不管演艺圈如何演变,作品永远位居C位,而不是艺术创作与制作被所谓的流量明星所绑架。艺术创作自有其规律,流传下去的只能是作品,而不是“谁的脸蛋有多俊美”。

应援文化,是模糊了艺术创作和演员明星“究竟谁更重要”。把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投射到具体明星身上,对个人来说不成熟是巨婴心态,对艺术创作来说“甚至多有干扰”。对演员而言,本该很简单,提高演技,拿作品说话。应援文化,很容易让“定力不足者”迷失自我——反正我有流量,还在乎什么实力?作品质量不好,反正有那些没脑子的粉丝,给我兜底。中国近些年影视界的泡沫,就是这样滋生的。

胡歌对粉丝应援的态度,很值得借鉴。在影视创作中,最核心的是“创作VS观众”关系。你可以是某个明星的粉丝,但当你走进电影院,你的第一身份应该是观众,而不是“不管演员演得好不好都无条件支持的无脑应援者”。你应该保持中立,成为第三方评判者,演得好就是好,给其掌声,演得不好,就可以提醒其改进。而这种氛围文化,才是促使中国影视改进的“外围机制”。

艺术作品,才是演员的生命,而不是漂亮脸蛋,更不是“谁的应援粉丝有多么巨大”。艺术规律必然意味着“演员对自己的演技负责”,精益求精,永远鞭策自己,而不是让所谓粉丝“应援兜底”。希望胡歌这种“靠演技不是应援”不是非主流,而应成为演艺圈的常识。再说了,这两年鲜肉演员屡屡遭遇票房滑铁卢,无脑应援正在成为笑话。吃艺术饭,演技好,才能端得好饭碗,鲜肉们早已知晓了吧?

(来源:红网)

网址:学习胡歌的“靠演技不是应援” http://c.mxgxt.com/news/view/1275109

相关内容

胡歌拒绝应援,演技好不好自己负责
胡歌拒绝应援,不只是一堂追星课
胡歌拒绝粉丝集资应援:演技好不好自己负责,赢要光彩,输不丢人
胡歌拒绝“非正规应援”
胡歌反对粉丝集资应援:演员更需争取“路人缘”
胡歌不支持粉丝集资应援是真的吗 胡歌回应说了什么网友炸了
新京报:胡歌拒绝应援是好事 粉丝也该学会理性
时评:胡歌拒绝应援不只是一堂追星课,南通网
胡歌拒绝了粉丝“应援”,为什么?
胡歌发文称:“拒绝粉丝为《南方车站的聚会》应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