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交平台在网红孵化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19 15:04

01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增长,使社交平台类型互联网产品在近五年成为“流量顶流”,同时,基于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红经济”应运而生。

随着国家对 “互联网+”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社交平台应用已经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红海市场之下,社交平台应用市场面临着激烈竞争,网红在不同平台之间运营效果的差异性也开始浮现。

研究人员专注于社交平台在网红孵化与持续化运营的研究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在对社交平台的现状、运营模式、特征以及5W理论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社交平台网红孵化运营当前正面临着平台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与挑战。

针对所发现问题,我们选定抖音、小红书、咕咚、微博、B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及整理分析,最终得到社交平台网红孵化运营的理论模型,并完成饱和度检验。

研究发现,当前社交平台在网红孵化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平台内容同质化、网红对平台忠诚度、盈利模式固定与局限以及内容及商业合规审核难。

在对核心研究对象的分析中,社交平台网红孵化运营理论模型主要由平台价值主张、KOL关键资源运营、价值共创商业模式以及产品服务生态构建四大要素组成。

社交平台在网红孵化运营过程中,应当树立鲜明的平台价值主张、提升网红关键资源运营能力、创新价值共创合作模式以及构建产品服务生态。

02

社交平台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下的产物,用户通过社交平台从内容接收方转变为内容输出方,并且由于用户不同的喜好、擅长领域以及内容分享形式、内容传播渠道的差异性,催生出了“网红”这一新兴的人群。

围绕社交平台的网红孵化与持续化运营变现,目前市场上以催生出网红孵化机构,例如MCN机构、社交平台营销广告公司等多种产业,社交平台也会将头部网红孵化、引进作为平台发展的重要运营战略。

更普遍的市场现象是:更多的用户愿意将“成为网红”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甚至是主业来持续努力奋斗。

2019年五大社交平台的月均MAU总量已达到16.57亿;2020月均 MAU总量以14%的增速达到了18.89亿。

近几年社交媒介平台来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与帮助,国务院明确提出“互联网+”战略规划,即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一起,推动电子商务、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

而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使直播带货等社交平台运营模式的盈利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更加强了网红产业的繁荣发展。

其次,碎片化时间的分配方式成为人们的痛点。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而人们对知识及信息获取需求越来越大的同时,自我表达的欲望及空间也越来越大。

03

有数据表明,抖音app中文化教育类一万粉丝以上的内容创作者半年时间内数量增长高330%、B站学习类UP主数量增长高达151%、VLOG品类UP主数量增长高达238%。

后疫情时代下,品牌方的营销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2020年,全球疫情为众多行业的发展按下暂停键,尤其是高风险地区的三农产品面临着更严峻的生存挑战。

而这一个艰难的年份里,网红与网红直播带货为很多被疫情影响的企业维持着生计。所以由公众人物+主播的组合首次公益直播活动拉开了帷幕。

该活动共引来1091万名网友线上围观,直播间点赞量突破1.6亿次。直播间内,短短2个小时就为湖北特色农副产品创造了总价超过4000万的销售额。

其中,极具有湖北特色的汉口二厂果汁汽水、周黑鸭、小龙虾等湖北农副产品等全部被秒光。

显然,线上社交平台新型营销方式的转化率对比线下实体店经营的转化率差异巨大,目前,给用户提供内容分享渠道的社交平台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以知乎、豆瓣为代表的知识问答、兴趣合集类的弱社交功能型产品;

第二种是以喜马拉雅、全民K歌为代表用户可通过上传个人作品、分享后获取一定粉丝与收益的社交类型产品;

第三种则是以小红书、抖音、快手、微博等为代表的重社交及内容分享功能的社交平台产品。

当前第三类社交平台作为主流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品牌以及网红发展三方主要的选择路径,已有较多的研究机构及咨询公司对该领域进行数据分析。

但随着平台的增多、用户需求更加精细化、品牌方对营销转化率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学术界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研究较少。

04

目前,学术界对社交平台的个例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从网红视角出发,结合不同社交平台当前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的内容还较少。

且基于网红视角也普遍是以头部网红作为个例进行整体研究,而无法通过较多的网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到普适性更高的研究结论。

因此研究人员将通过对音乐舞蹈、运动健身、母婴、美妆时尚、知识分享型多个不同细分垂直领域的网红进行深度访谈。

结合扎根理论以及5W理论、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探索社交平台网红孵化运营模式的理论模型,为社交平台在网红孵化及运营层面的策略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从实际角度出发,在用户——网红——广告主——社交平台这个内容商业闭环中,网红为平台带来了用户的高渗透、高活跃、高转化,社交平台也依托流量的价值在吸引广告主、网红时有了更多的商业发展空间。

但社交平台的用户画像并不完全相同、网红的优质内容也更加细分、垂直,两者之间的关联、匹配与运营策略不仅关乎社交平台与网红两者的发展。

更为用户提供了优化选择建议,同时当广告主进行网红整体投放时,也可有更清晰、明确的选择合作思路,这使得本次研究拥有了现实意义。

有学者提出价值共创理论:企业未来的竞争取决于全新的价值创造办法,即以个人为出发点,通过用户和企业一同来产生价值。

过去价值创造观认为:价值被企业创造以普通交换的方式转移到用户手中,而用户并非价值创造者,他们只是价值使用者和消费者。

显然,环境与市场变迁使得消费者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消费者的身份已经从单纯的价值使用方与价值消费方转变为了积极的参与者。

消费者在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企业产品设计与研发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为消费者创造更优质的体验。

而这一切既是生产者价值的体现,又是以顾客参与为前提,也就是消费者与企业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创造出来。

价值共造理论有生产价值共造与消费价值共造两种。

前者主要研究企业如何通过对产品进行创新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后者则关注消费者如何根据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获得更多收益,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但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以往研究人员多认为价值共创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生产领域中价值的联合创造。

网红是社交平台的主要内容贡献者,他们产生的内容对社交平台的整体用户流量、用户参与度和用户转化率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

毫无疑问,网红和社交平台在内容领域有着密切的价值共创关系。消费领域内共同产生价值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价值创造形式。

共同创造表现为体验价值和现实价值,价值创造受消费者支配并决定,表现为3个方面:消费者一人创造价值;消费者和企业相互作用,共同产生价值;消费者相互作用产生价值。

网址:当前社交平台在网红孵化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什么? http://c.mxgxt.com/news/view/1285248

相关内容

红人点点:社交媒体新时代的明星孵化平台
娱乐业网红营销与娱乐IP孵化管理方案.doc
互联网+ 孵化器运营模式
淘宝社交电商时代,网红模式的运营之道是什么?
IMS李檬:全球化社交平台服务运营,开启自媒体国际化
社交媒体平台在网红经济中的盈利模式研究.docx
社交化运营都在做什么?四大社交化运营技巧
社交平台运营与内容创作.pptx
2022,MCN达人孵化与运营如何迭代?
社交平台IP属地公开:明星网红的新挑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