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陈奕迅去世?”AI造谣向谁追责

发布时间:2025-05-19 23:03

  歌手陈奕迅因感染新冠导致演唱会延期,岂料没几天,其去世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近日,相关人士紧急辟谣此为“假消息”,有记者查询发现,该谣言的源头是YouTube上某账号发布一则长达9分27秒的视频,内容基本为拼接该明星旧照+AI配音。

  “人在家中坐,谣言AI来”。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公众人物更是备受其害。前几天,一对演员夫妇工作室还在发文打假,声明那些所谓他们推荐的“养娃秘笈”“长高攻略”均为杜撰,提醒大家不要上当。更早前,某资深演员也震惊发声,“画面是我,声音很像我,但其实不是我”。利用公开视频搭配不同文案,再加AI对口型,造假者借名人形象和语音博取眼球收割流量,令人防不胜防。

  从“无图无真相”到“无视频无真相”,再到如今有视频也难言真相,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社会带来巨大便利,也滋生了新的治理难题。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AI谣言俨然被全方位“赋能”了,不仅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其数量级和传播力亦大大提升。譬如一篇“新闻报道”,只要给出关键词,几秒钟就能生成,且包括事件经过、评论观点、后续做法、背景音乐等丰富要素。尽管是“无中生有”,但“AI幻觉”还会基于模型设计,根据缺失信息自动编造看上去“合理”的细节。如此次歌手陈奕迅的谣言,视频言之凿凿“高雄去世”、“台湾‘疾病管理处’已发布消息”、“大批歌迷赶往追悼”,实难分辨真伪。

  如何有效应对AI谣言,是推动科技向善的重要课题。着眼于曝光的种种乱象,一段时间以来,各项制度法规不断完善。比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AI生成必须带标识,相信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话说回来,造谣的虽是AI,背后操弄牟利的还是人。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管理的精细度和力度仍要持续增强,才能让每一个AI使用者都心有敬畏。

  在人机交互频繁的世界,清醒头脑显得尤为珍贵。随手“转发”多加思量,“评论”事件基于事实,普通人尤应如是,担负传播之责的大小媒体更当如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锐评|“陈奕迅去世?”AI造谣向谁追责 http://c.mxgxt.com/news/view/1291986

相关内容

极目锐评丨“陈奕迅去世”的源头视频为AI造谣,就该用AI技术从严整治AI谣言
“陈奕迅去世”的源头视频为AI造谣,就该用AI技术从严整治AI谣言
陈奕迅去世传闻视频疑似为AI造谣,该博主也曾造谣成龙去世
造谣陈奕迅去世博主曾造谣成龙去世
网传陈奕迅去世?歌手叶晓粤发声,真相曝出
叶晓粤辟谣陈奕迅去世消息,称已与助手确认老师安好
叶晓粤辟谣陈奕迅去世传闻称其一切安好
叶晓粤说陈奕迅去世是假新闻
歌手叶晓粤辟谣陈奕迅去世是假新闻 :eason 老师现在人好好的!
叶晓粤称陈奕迅团队或将正式辟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