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内容导向、信息呈现、账号管理、舆情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15项具体工作措施,力求有效规范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严把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内容导向,加强正面引导,建立负面清单;同时要求全网统一标准,严防违法失德艺人“曲线复出”。
人民日报:公共空间不欢迎没品的流量
娱乐明星网上信息是网络信息内容的一个方面,发布和传播相关信息,理应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更何况,一些娱乐明星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相关网上信息对粉丝群体和青少年容易产生较大影响,尤须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传播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娱乐明星事业的高度不取决于情感纠纷、广告代言、回应澄清的曝光度,而且倘若相关信息中充斥着流量至上、畸形审美、奢靡享乐、炫富拜金等不良价值观,那么曝光度越高,对自身形象的打击就会越大。通知细化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分类,规范娱乐明星信息网上呈现,进一步压缩了非理性应援刷榜和恶意蹭炒热点进行营销炒作的空间。加强修身立德、自觉遵纪守法、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收获更多的关注和欢迎。
央视新闻:偶像、明星,理应做出表率
今年8月底,中央网信办曾印发通知,剑指“饭圈”乱象。这次再发通知,不光是规范整治的延伸,在具体措施上更细、更严密,也更有操作性。这也传递出明确的警示,对网上的泛娱乐化倾向、低俗炒作、失德艺人等,一定要整出实效、管出结果。还想通过低俗炒作收割流量的,依然盼着通过博出位来刷存在感的,仍然期望着犯了事换个马甲挪个地方就可以复出的,还是趁早放弃侥幸,互联网是法律之网、公序良俗之网,更是责任之网、导向之网。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身为“偶像”“明星”,理应做出表率,用作品说话。如果德不配位,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甚至违反法律,就必须摘下“偶像”标签,让其彻底凉凉。红线碰不得,谁碰了谁就会掉“线”!
检察日报:释放文明能量,是网络时代必然要求
释放网络文明能量,是网络时代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每个人时时处处都与网络相伴,从工作到生活,从资讯获取到休闲购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滋养。11月1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定为大会主题,发布了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网络文明精神滋养,网络文化应该释放出正能量,尤其是网络娱乐明星信息更应该如此。《通知》要求各地网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工作,结合“饭圈”乱象整治,制订细化实施方案,指导督促网站平台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务求取得工作实效。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以健康信息支撑网络文化,才能共树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之风。娱乐明星低俗绯闻炒作、恶意刷量控评等种种魔性操作,这下不香了。
澎湃新闻:深挖乱象根源,有利于监管
《通知》中的具体内容,条条剑指娱乐圈乱象,尤其招招针对饭圈丑行、恶行。比如,在加强账号管理方面,既有统一标准——对违法失德明星艺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全网统一标准;又有区别对待措施——根据粉丝数量、传播能力、信用评价等情况,对明星账号进行分级管理。分级管理是抓大头、保证管理成效的关键。《通知》要求,各平台要摸清明星账号注册底数;对达到一定量级的明星账号建立重点关注清单,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对针对热点敏感话题发布带偏节奏、混淆视听、煽动极端情绪内容的明星账号,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如此三条,有缓有急、有轻有重,将保障监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此外,《通知》要求严厉处置娱乐营销账号及其所属MCN机构。对发布涉明星拉踩引战或刷量控评等信息的娱乐公众账号,从严处罚。这深挖到娱乐圈乱象的根源,有利于监管的全面化和责任化。
北京青年报:别让娱乐明星“霸占”网络头条
身处娱乐时代,公众关注明星动态是正常现象,明星通过网络等媒体宣传自己和作品也无可厚非。可一旦网上信息出现泛娱乐化倾向,低俗炒作泛滥,就值得警惕。特别是,如今,各种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绯闻八卦、隐私爆料占据网站平台头条。网上不良娱乐信息,如“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等,既污染了网络生态又冲击主流价值观,同时背离法治精神。我们要看到,目前有关娱乐明星的信息在网上占有较大分量,有的娱乐信息是健康的,但多数娱乐信息低俗、无聊,纯属炒作。反观财经、民生等方面的信息,则没有得到应有的版面、位置和关注。即娱乐至上、娱乐明星“霸占”网络空间的现状亟待改变。落实《通知》要求,是改变娱乐明星“霸占”网络空间的重要契机。
(黄河评论信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