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民族脊梁”的文艺形象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焦裕禄去世半个世纪之后,在他倾注了全部爱和生命的这片热土上,人们仍然怀念着他,为他这样一位人民的好干部、好公仆而深深感动。怎样把这份真实存在的感动用艺术传递出来?部分专家表示,电视剧《焦裕禄》探索出了一种可供复制的成功模式,为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作品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主旋律要呼应时代的精神诉求
“塑造‘民族脊梁’的文艺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崇高使命。电视剧《焦裕禄》就是认真塑造了一位民族脊梁式的英雄形象,这实际上是对老百姓召唤期盼焦裕禄式干部的一种呼应。”著名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这样评价。
换句话说,《焦裕禄》之所以成为现实题材主旋律作品的典范,其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呼应了时代的精神诉求。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教授石川说,今天的主旋律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时,更应该从道德、精神和灵魂层面,表现主人公的价值追求。而《焦裕禄》在观众中引发的强烈反响,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焦裕禄》对时代精神诉求的回应还体现在,剧中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安排故事情节,都将百姓放在中心。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巫志南评价说,剧中的焦裕禄没有“高大全”的痕迹;他在工作中采用的方法和举措也无一例外都来自于深入调查、问政于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玉说,主旋律实际上就是主流价值观,而主流价值观在全世界的不同地方都有引导作用。然而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对我国的主旋律作品存有偏见,以致一些创作者不惜采用媚俗手段来拉近和大众的距离,而《焦裕禄》无疑为主旋律创作正了名。
树立起主旋律作品的艺术标杆
在许多学者看来,《焦裕禄》的另一重意义在于,创作者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段和表现样式,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为主旋律题材如何接通地气、打动人心,提供了生动的样本。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今天,如何塑造英雄人物?从《焦裕禄》来看,上海的电视剧创作找到了一个符合观众审美心理的有效方法:成长叙事。”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聂伟看来,从煤窑里的苦工,到技术型管理人才,再到农业战线专家,最后成为凝刻在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人民公仆,《焦裕禄》将人物成长融入环境的真实情景里,让人物站稳了脚跟。
在石川看来,《焦裕禄》的引人入胜,在于它“更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以前我们认为焦裕禄就是一个很朴素的农村干部,没想到他还上过哈工大,还从事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工作,比我们记忆中的焦裕禄更丰富,更鲜活。”
本文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法国摄影师卡斯特拉尼的细节诱惑之人体特写
国际艺术大观
2024-12-08 17:24:31
特朗普提名的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啥来头
澎湃新闻
2024-12-07 00:31:15
利用虚拟货币变相换汇,“完美方案”引来牢狱之灾
正义网
2024-12-10 11:02:54
网址:塑造“民族脊梁”的文艺形象 http://c.mxgxt.com/news/view/130379
相关内容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作用、价值和原则,体育经济学论文公众人物的介形象塑造.ppt
中国艺人在Instagram上的形象塑造——以张艺兴为例
男星形象塑造:背后的真相和反常规玩法
民族文化如何与当代艺术结合?专家:更多关注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础
黄晓明特效揭秘:背后的科技与艺术,如何塑造明星形象?
浅析物业管理的形象塑造
公众人物媒介形象塑造.ppt
明星经纪公司如何塑造明星形象?
归有光项脊轩志:怀旧情感与家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