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首播,华语原创音乐的下一个“春天”到来了吗?
《歌手2019》在上周五诞生了新一届歌王,刘欢站在台上难掩激动,“这个地方只有歌,没有王。” 带着原创音乐基金会而来的刘欢,为中国原创音乐“操碎了心”。如同当年作为《中国好歌曲》导师的他也曾感叹,“华语乐坛从来不缺好歌手,但太缺少有才华的唱作人了。”
提到国内原创音乐的高品质综艺,《中国好歌曲》一定不能没有姓名。但即使广受业内人士的褒赞,它最终还是在2016年搁浅。也是在2016年前后,作为华语音乐综艺标杆的《歌手》开始面临着嘉宾“供不应求”的问题,找寻既有实力又有勇气站上舞台的华语歌手需要“掘地三尺”。而歌手供不应求,原创音乐作品却生机勃勃,这也给了原创音乐一个新的落脚点。
在《歌手2019》的收官舞台灯光璀璨之际,另一档原创音乐综艺也揭开了面纱。
同样在上周五播出的《我是唱作人》,让不少观众表示“互评demo环节很real”,不能唱旧歌,唱作人们在录音室坦诚相见,挨个展示demo,清唱走音破音都无所谓,反而更能衬托出现场版本的完整与惊艳。这既展示了真实面,也给唱作人们带来一些压力 ,“你看那个棚,好像手术室。”毛不易面对录音棚“瑟瑟发抖”。
与《歌手》重“经典重编”不同,《我是唱作人》的原创味道更加浓郁,唱作人们至少带着7首未发表的原创作品来参加,和稍早播出的《这!就是原创》相比,原创“捕手”的身份被交付到更多专业乐评人的身上。
作为一档原创音乐节目,《我是唱作人》在原创的基本元素上寻找落脚点。原创作品,唱作人嘉宾自带话题性和音乐冲撞性:少年偶像王源挑战嘻哈老炮MC hotdog,QQ音乐“三巨头”汪苏泷对垒歌手梁博,女团idol陈意涵对战选秀冠军毛不易,另类摇滚与流行歌曲Battle来探讨观众审美。
从第一期节目看来,《我是唱作人》最有趣的部分莫过于这些风格迥异的音乐品类的碰撞了,它们在唱作人们不得不直面的评分环节达到巅峰:
“黑怕老炮”热狗更欣赏曾轶可的摇滚另类、酷酷的朋克风。高进欣赏汪苏泷的“表达和音乐很契合”,汪苏泷则最欣赏热狗唱嘻哈“子弹一样犀利的歌词”,毛不易认为热狗的作品“有态度,副歌不错” ,王源认为汪苏泷作品的“难度最高,真假音转换很厉害” ,而对曾轶可demo的评价是“她在唱什么?” “压抑,不能一直听下去”。
陈意涵评价高进“唱的很嗨”,但自己不会收到歌单里。更喜欢曾轶可的风格,因为“作品很有记忆点,并且记忆点不是那么浅薄。”
何为浅薄?这一语道出了问题所在:这不是音乐作品的评级,这是一个培养音乐审美的论题。
流行与独立的掰头,
街歌与另类孰更“高级”?
一档好的节目可以映射出市场与观众存在已久的原生问题,比如审美问题。《我是唱作人》首期节目便将华语音乐当下最为普遍的问题铺陈开来:哪种音乐类型更高级?
《我是唱作人》按照demo互评成绩将首发8位唱作人分为三组房间:上位区,中位区和下位区。但音乐品类从来不分上中下区。在互投环节票数最低的高进老师选择挑战位于中位区的曾轶可,原因是“想看看观众对于独立音乐的民谣与流行民谣的看法”。
学院派出身的高进属于歌红人不红的代表,从《清明上河图》《我们不一样》《我叫小沈阳》《刚好遇见你》《我的好兄弟》。歌红人不红的不仅是高进,长期以来,主流市场中的原创音乐人“歌红人不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比如在《快乐男声》的舞台上左立唱火了《董小姐》,大家才开始认识创作者宋冬野,比如电影《前任3》主题曲《说散就散》红遍大街小巷,创作者JC陈泳彤却成为一个低调的名字。
用高进的话来讲,是出道十几年到现在,一直没有拿到“正规的入场券门票”。高进也坦言,“大部分搞音乐的人认为特别朗朗上口流行的东西,就是不音乐的。”
在这场“流行与独立”的掰头中,曾轶可的《彩虹》最终以差距不大的票数战胜《下雪哈尔滨》。单独论音乐作品都很优秀,但因为大家风格的鲜明,于是将比赛从作品的对垒升级到了一场音乐形态的对拼。
汪苏泷在节目访谈环节也谈到了一种听众现象,“有的人就是这样的,这首歌不火的时候我会听,这首歌一旦火了,就不承认我喜欢它了。” 追求小众,并且拒绝流行,这是部分追求“个性”的年轻听众中存在的现象。
这种隐晦的“低视感”不仅是存在于观众之间,音乐人之间也存在若有似无的“鄙视链”,一种“文人相轻”的概念。比如 “摇滚的瞧不起流行的,流行的瞧不起说唱的,民谣的瞧不起说唱的,说唱的全都瞧不起。”玩地下的瞧不起搞流行的,甚至有网友专门做了恶搞视频。
从音乐类型到音乐形态,
原创音乐的另一个出口?
音乐类型没有孰高孰低,大部分身处音乐行业的人们只是更乐于见到听众审美天秤的逐渐“平衡”。
近几年来的音乐综艺罕有出圈,嘻哈在《中国有嘻哈》中的“突然”爆发源于文化的长久积淀, 而电音的未能大爆发也缘于北京“布鲁克林”仍处于地下音乐的状态。
自称“乐坛搅屎棍”的迟斌老师微博评论区有网友留言:“感觉自己跟多年前看《中国好歌曲》的时候,对很多歌曲的评价不一样了,倒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迟斌回复到:Yeah,that’s the point.
是的,That’s the point.
去年可谓是平台扶持原创音乐的元年,而今年开始华语原创音乐在找寻更多出口,这个出口的承载方式显然不仅仅是在音乐性上进行摸索,更多是在平衡与探讨当今华语音乐品类受众的接受度。
当音乐综艺跳脱出了对音乐性的片面追求,正如《我是唱作人》的衍生节目《开饭啦!唱作人》将唱作人们聚集在一起,围绕音乐类型和圈层链条进行观点切磋,也正如《这!就是原创》最后是一场用音乐作品来阐述辩论主题的音乐辩论环节。
目前来看,两档节目从音乐类型到形态的把控颇有些“互补”,《这!就是原创》给更多素人原创歌手以舞台,让更多原创音乐人被看见,而《我是唱作人》则让更多未被发现的、被固化标签的唱作人们一个新的起点。正如梁博所言,“我们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同的精彩,来到唱作人,任何人都不应该带着偏见。”
当最主流的一批受众成为95后、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金属、朋克、后摇、雷鬼......我们无法预知当下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会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爆发的是什么音乐类型,但每一位热爱音乐的从业者都希望最终见到的是音乐形态的升级。而在这场论题探讨中,比拼流量收视并非重中之重,更重要的是对观众审美的一次深度探讨。
而对于音乐综艺所取得的成绩,《这!就是原创》总负责人崔延宁曾表示,“实际上我们(和腾讯音乐、阿里)当初一起合作这个项目,有一个最大的初衷,就是让这个节目成为华人、华语原创音乐的唯一的入口和出口。”《我是唱作人》总导演车澈在饭桌上最后说到:成功了都是经验,失败了全是教训。
如果说2016年左右各大音乐平台对原创音乐人的扶持动作初萌芽,对于原创音乐综艺尚且不是个好时机。而在今年,《这!就是原创》《我是唱作人》《乐队的夏天》《一起乐队吧》等原创综艺的来袭,华语原创音乐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吗?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HN666)
网址:《我是唱作人》首播,华语原创音乐的下一个“春天”到来了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1314393
相关内容
华语乐坛四大原创歌手,演唱创作全包,一个人就是一个音乐工作室爱奇艺《我是唱作人》掀起原创音乐热 被媒体评价“拓宽原创音乐传播渠道”
华语乐坛十大女唱作人 华语音乐创作女歌手盘点 能唱能写的女歌手有哪些
华语乐坛十大男唱作人 中国乐坛创作男歌手排行榜 华语音乐创作人有哪些
华语乐坛十大唱作人 华语音乐创作歌手排行榜 会作词作曲的歌手有哪些
新一期《新歌新传唱》华语乐坛原创音乐展播栏目在京录制完成
原创音乐人王晓天携新作《一生少年》把青春唱给你听
21世纪华语音乐十大创作歌手:开创时代第一人!
《这就是原创》《我是唱作人》将上线,谁来拯救2019年音乐综艺?
梁博谈《我是唱作人》:唱自己的原创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