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里打趣的说到如果置顶留言点赞超过500就写一篇八卦文,用我曾经浅显的工作内容给大家聊聊网红们都是怎么赚钱的,瞬间破千之后我真是捶胸顿足。给自己找事之外估计还要得罪人,我真是低估了你们的好奇心。那我就尽所能的写一下我知道的事情,想到哪说到哪就不管逻辑通不通顺、内容好不好看了~
当然首先要明确一下,现在“网红”也是工作的一种。人家自力更生、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影响力赚钱是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指责的。
如果你是那种平时刷微博刷到一条广告就立刻会留言说“没想到你也打广告了,取关”的人请现在立刻马上关掉这篇文章然后取关我的公众号,这种只想不劳而获获取别人资讯和好处、而甚至连一点流量不想付出的自私鬼我这不欢迎。
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都是广告的地方,广告是告诉你“我这里有这个,也许你恰好会需要”,这也是获得资讯的一种途径。如果你那么排斥广告,请你不要看电视、看杂志、用各种 APP以及与人交流;如果你做不到,那么请不要再做出以上那种幼稚的行为。
言归正传,我们先说一下网红是什么?
“网红”其实是一种媒介,连接品牌和大众的桥梁。
在以前的我们获取资讯的媒介是“电视、报纸和杂志”,这一类在现在统称为【传统媒体】。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所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甚至开始走向衰败,而各种大牌仍然占据着传统媒体的一部分版面只是为了达到“我需要被各年龄层的人都认知”的目的而彰显一个身份而已。
但是购买行为越来越年轻化,而这类人(没错,就是你们!)都集结在微博、微信、各大视频网站等线上平台。于是催生了【新媒体】这个行业,有了行业就必然会有从业人员,这类人就叫做“网红”。
其实“网红”只是泛称,其下有很多种不同的身份:
KOL(key opinion leader):
中文翻译是“关键意见领袖”,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相关的知识储备、或者是行业的从业者,有话语权能让别人信服可以产生模仿、追随效应。
网红、达人:
因为某些原因(颜值、绯闻八卦、恶搞段子等)一夜爆红、或有自己独特风格长期坚持在不同平台上积攒了一众追随者。这类人的影响力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捞钱要趁早、想办法快速变现。
营销号:
一般由集团操作,抱团互转和搬运各路资讯而积攒粉丝。打起广告来毫不手软、什么都敢接,因为人家做这个摆明了就是冲着钱来的。
再说一下品牌广告这个东西,大家不要认为越高级、单品价越高的品牌的广告费用就肯定多。
我只问一个问题:清华、北大需要打招生广告吗?
每天在疯狂打洗脑广告的哪个不是三无野鸡牌子?一般大牌合作都是“我很欣赏你们的风格和理念,希望能以后能一起合作和成长”,而三无野鸡找来倒是干脆利落“XX 万,给我发条广告/微博/微信”。
所以不要以为跟越多大牌合作就收入越高,其实只是大牌对你自身的加持,一个身份的象征,颁给你一块好看而不能充饥的饼而已。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晚红做这么久一定赚大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边工作边拿业余时间做视频和公众号呢?
接下来说说你们最关心的变现方式吧:
发推广广告
省时、省力、来钱快。微信价格一般以万为单位(活跃的大号或者一般不打广告的号是按照粉丝数÷2算、阅读量不怎么样的号按照单篇文章平均阅读量÷2算)、微博以千为单位(特别牛逼的大号能上万一条,明星不算在内)。
明码标价一条微博/微信 XX 多少钱,这是营销号最爱发的硬广。例如【HomeFacialPro】这种垃圾,给它打广告的号简直想钱想疯了!直接把品牌给到的素材往上一摆,你看与不看它就在那了,不管你再怎么说“你居然发广告,取关”,钱反正已经到了卡上了。
还有一种是软广,写得生动有趣、软性植入,推荐的也确实是好东西,这一类广告是我最愿意看的,证明这钱赚的是用过心的。
我们也接过“广告”,不过大部分都是不赚钱的。
品牌寄东西来给我们试用,确实好的我肯定会夸,表现平平的也会实话实说,只不过实在不好用的话不会骂得人家狗血淋头罢了。而我最近无意间翻到以前发的微博,发现的确我有些话说的太狠不留一丝空间还很难听,难怪以前这么惹人嫌被很多人讨厌。
开团购
聚拢粉丝集体购买,品牌直接给予不同百分比的提成。
对于正好有购买需求的人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正规品牌的团购价肯定比平时的价格便宜。但是一众网红推荐的“XX 除螨仪”先不说这玩意有毛用,团购价就比平时购买价要高了,摆明了坑粉丝的钱没商量。
之前有个蛮高端的家用激光仪器找我们合作,我个人对家用激光仪器一直抱持怀疑态度,于是我提出要先试用如果有用才可以合作。对方觉得太麻烦直接提出“你发起团购,我们直接给予回扣和提成就好了”,于是我二话不说就拒掉了,我还是比较排斥这种行为的:平时我觉得好的产品会拿出来分享,买与不买你们自己可以考量;而团购这种明显的引导购买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需要对买家负责的,所以我以后也不会接受这种方式。
发优惠码
通过“XX 优惠码”去购买产品可以享受折扣或者额外赠品,而商家或品牌可以通过统计优惠码产生的购买来计算购买总额以此来提成。只要不是为三无野鸡站街发优惠码,我觉得对大众来讲都是福利。
例如大家见得最多的应该是“D·W 手表”,使用优惠码可以85折购买。但是这个品牌并不会给予提成而是让你在售产品里任选一块表(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规则)。
我们发过 HR 赫莲娜的优惠码,第一次是送黑绷带中样、第二次是50购物券和绿宝瓶精华中样,这个合作是没有费用的,只是和品牌互换资源让那些有购买需求的人可以享受一点优惠。
在去年双11的时候我们发过淘宝红包(应该也算优惠码的一种),规则是每天可以领三次、领的金额都可以在双11当天使用。你们的每次点击我们都是可以从淘宝平台获取一点点费用的,但是如果反感的人可以不点,我记得双11期间每个人光领红包就可以领到几十块去抵扣购买的费用。
出席品牌发布会、讲座
一般是品牌会给传统媒体“车马费”,费用不高只有几百。
如果是KOL可能会多一些,如果是专请过去主讲那肯定另算。
我们去过几个品牌发布会,不过都是没有费用过去参观热闹一下的。
化身商人
稳定性高、可持续进账。不过卖货的也分很多种:
一是自创三无,衣服穿穿就算了反正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要是护肤品、食品这种上脸下肚的就还是免了吧;
二是授权代理店铺,挂羊头卖狗肉说是自己开的店实际上就是挂名分成,店铺货源、售卖都跟自己无关只坐在家里数钱,挺昧良心的;
三是开卖周边,不过一般价格不会太高,热度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能赚多少是多少;反观某些明星跟潮流没一点关系还硬要自创潮牌一件 T 就卖到299我就翻白眼,就这么急着榨干粉丝吗?
四是代购开店,细水长流永续经营,但是赚的也是辛苦钱,毕竟要操心的事情也挺多的(如果哪天我真的穷疯了说不定也会开店卖货)。
最后再表述一下:
1.不要排斥广告,我们生活在充满广告的世界里,广告只是获取资讯的一种途径。看晚红组合也相当于在看广告啊,只不过是换个方式看广告罢了。
2.不要排斥打广告的人,能打广告证明 ta 有这个能力、被品牌所认可,靠正当的本事吃饭不是丢人的事情。
3.现在是信息社会,学会分辨什么是有用信息、什么是无用信息,不要被任何人牵着鼻子走等到上当受骗才后悔莫及。
4.要有承担的勇气,就算被骗买了不中用的东西、或者听了别人的安利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也只能怪自己太轻信他人、为经验付出一点代价而不要怪别人太坏。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虽然这很悲哀但是谁都无能为力。
以上就是暂时我能想到的“网红”收入来源的八卦,如果有其他公关行业的同学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
微信:【晚红组合】
微博:【晚红组合】
我们聊护肤,但不止是聊护肤
视频:BiliBili & 优酷 【晚红组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