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追星背后的心理学
你知道饭圈文化吗?
你有自己崇拜的idol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追星变成了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甚至“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成员常常像工蜂一样聚在一起,通过为偶像制造话题创造流量、刷转发、打卡、接机、控评、反黑……产生影响力,并通过影响力获得话语权和管理授权,再利用话语权维护偶像形象。在行动中分工细致,有组织者、视频制作、网络宣传、线下活动安排等各种角色,俨然是一个个结构严密的组织。
只是看了或听了TA的影视作品、音乐等喜欢这个明星,而没有为这个明星花过钱、做过数据,不能如数家珍地报出TA的作品的话,是不能自称为粉丝的,顶多算“路人粉”或者“散粉”。
而在不追星的人眼里,粉丝为偶像做数据、应援、买代言等种种行为是一件狂热且不够理智的事情。偶像明明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为何会如此着迷于一个人呢?
其实饭圈文化的背后,有很多心理因素,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背后的原因吧。
无论我多么平庸,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外在客体是指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可以是早期的重要他人或现在的重要他人,它与内在客体相互作用,影响人格内在的心理结构。
我们都渴望拥有一段理想的客体关系,而偶像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个理想客体的角色。人们会爱上的偶像,往往拥有的是人们最欣赏的特质。
尤其在经过了公司或团队的美化与包装后,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偶像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相貌出众、实力出众、舞台表现力强、谈吐风趣幽默、独立而坦诚的性格……
当下的偶像往往会表现出多方面出色的特质,因此人们很容易被偶像的魅力所征服。粉丝为偶像的“人设”所吸引、所沉迷,同样的,在人设崩塌之后舆论也会对偶像造成反噬。
这样的偶像更接近一个人理想的自我,在偶像的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的自己。同时,在与偶像虚拟互动的过程中,偶像可以作为粉丝的榜样,鼓励他们学习正面的品质和行为。
当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时,偶像的魅力满足了粉丝的浪漫需要。
有时,粉丝会将偶像当作自己的“老婆”“老公”,在社交媒体动态下留言、在演唱会的现场尖叫,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就是与这一心理有关。
在追星的过程中,依附于理想客体,或象征性地与之融为一体,可能让粉丝产生一种“延展性”自尊即:
我喜欢这个偶像,我作为TA的粉丝,如果TA是一个强者,那么这个强者也是我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看到有些粉丝花钱给自己喜欢的明星打榜、应援、甚至争夺咖位等等,付出非常多精力乃至金钱,其实这不仅仅是希望自己喜欢的人好,更是因为,TA好也就是我好。
粉丝的后援会就是一个同质性非常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份,靠对“自家哥哥”的爱,维持着同一份自尊水平。
所以,在明星的演技遭到质疑,甚至爆出丑闻时,粉丝们第一反应永远是坚决捍卫,甚至盲目相信和站边,因为TA们维护的不是一个明星,而是维护那一部分的自己。
心理学中有专门一个名词来描述饭圈的这种关系:拟社会关系。
这是一种单向的关系,你非常了解TA,知道TA的行程、信息、喜好,甚至会迷恋或爱上TA,但TA对你是一无所知的。
在拟社会关系中,人几乎没有被拒绝的风险。你可以选择为偶像的存在付费,买专辑或杂志、去看演唱会、甚至为TA花时间精力去做生日应援,也可以选择只是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去认识喜爱TA,做千万点赞粉丝中的一个。
也许过段时间你会粉转路、粉转黑、黑转路......也许因为某次意外的曝光让你看到了你所不喜欢的TA的一面,热情消退、失去兴趣,但无论做什么,稳定与否,全由自己决定,也不用承担被拒绝的风险。
追星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追自己,是在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生活中的人设状态:你的目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来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现实往往并不完美,我们也很难做到一直如愿以偿、被这个世界有求必应。所以我们看着聚光灯下那个闪闪发光的TA,最终投射到自己身上是希望自己能一样优秀,一样成功。
网址:“饭圈文化”——追星背后的心理学 http://c.mxgxt.com/news/view/136832
相关内容
“饭圈” 文化:疯狂与理性的边界“饭圈”文化的引导与规约
“饭圈”粉丝群体呈低龄化趋势孩子和家长热议理智“追星”
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追星族呈现低龄化趋势 莫让“饭圈”变怪圈
饭圈文化
畸形“饭圈”文化:是什么让明星迷失自我
饭圈文化的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网:“明星制度与饭圈文化”学术沙龙在线上举行
饭圈文化害人害己,明星运动员应尽快关闭自己的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