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粉丝喊男明星“老婆”:“泥塑”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

发布时间:2024-12-11 00:22

近段时间,随着改编自网络小说家priest耽美小说《天涯客》的武侠剧《山河令》的热播,两位主演张哲瀚、龚俊收获不少粉丝。但不同于此前的黄景瑜、许魏洲,肖战、王一博,这一次不少女性粉丝喜欢“周子舒”张哲瀚,不是因为他寄予了女性粉丝对“老公”的完美想象,相反,无论是张哲瀚还是他的个人工作室微博底下,网友们争先恐后留言的都是“老婆”。一个很典型的形容张哲瀚的前缀是,“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篮球34分MVP高尔夫一杆进洞比糖果还甜横店斗地主第一名唱歌巨好听可爱机智大嘴鱼但是不会做饭跳舞完蛋的歌姬钓系老婆张哲瀚。”

张哲瀚女粉丝的应援

对于不追星的路人观众来说,看到女性粉丝称呼一个男性“老婆”,可能会有点懵。但事实上,这几年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往它们更多是小众化的爱好,而今愈发有浮出水面之势。这一现象叫做“逆苏”,后来也变成网络流行语“泥塑”。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去年轰动一时的肖战“227风波”,其导火索正是泥塑。有泥塑粉在名为《下坠》的同人小说中,将肖战设定为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发廊小妹,王一博则是爱上他的高中生。这引发肖战粉丝的不满,导致之后事态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相较于一年前粉丝与明星的抵制,一年过去后,明星坦然接受“老婆”的爱称,明星的女友粉和泥塑粉也相安无事。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泥塑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又寄寓女性怎样的审美诉求?

泥塑:以我的性别赞美你

泥塑,其实就是“逆苏”。厘清这个词汇指涉,需要简单搞清楚何谓“苏”。

粉丝话语里的“苏”,最早延伸自“玛丽苏”。玛丽苏是英文Mary Su的中译。1970年代,某外国作者在自编的《星际迷航》同人文里创造了一个名叫Mary Sue的虚构女主角,她非但以自己的才华拯救了全人类,还凭借美貌和性感俘获了所有男人,最后在拯救世界后华丽地死去,为大爱牺牲自己。玛丽苏随后名声大振,并成为一种心态名词,即女性(创作者和受众)对自我魅力的YY。

再后来,“苏”就具备形容词的指称,粉丝们常常用来形容明星很“苏”,比如“他笑起来真的好苏”,即明星身上具备了某种性别的强大魅力与吸引力。

很显然,逆苏/泥塑是相较于“正苏”而言。一直以来,正苏才是追星界的主流,它是“正向玛丽苏”,指涉明星彰显出他生理性别的吸引力,比如男性身上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质,帅气、阳刚、硬朗,粉丝们将男明星称为“老公”“男友”“儿子”“哥哥/弟弟”;女性身上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气质,比如漂亮、柔媚、性感,粉丝将女明星幻想成“老婆”“女友”“女儿”“姐姐/妹妹”。

逆苏/泥塑,就是“逆向玛丽苏”,将明星的社会性别进行倒转,男明星可以具备美好的女性气质,女明星也可以拥有刻板印象中只属于男性的魅力。女星的泥塑其实很常见了,比如不少女明星的人设是“爷”“哥”“老公”,粉丝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贬低。因为在我们以往漫长的社会生活经验里,男性气质被认定为更“高级”。

真正罕见的,是男星的泥塑,它也是本文所要主要探讨的。以往很多人避之而不及,他们以为泥塑就是男性“娘化”,而“娘化”长久以来都不是受欢迎的气质,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男性的危机。其实,男性泥塑与男性娘化之间有着根本性区别。前者是粉丝赋予的,是粉丝“以我的性别赞美你”,她们在偶像身上挖掘出偶像自个都不知道、没察觉的“另一面”,并给予高度赞赏。泥塑是在男性气质基础上,具备女性魅力。但男性“娘化”在舆论中仍在被污名化,它更多指涉一个男性不那么具备“男性气质”的女性化,这类人往往不被男性认可,也不被女性接纳。

粉丝行为:权力的转移

泥塑是一种粉丝行为。当女粉丝泥塑一个男星时,她们首先会剔除掉男星身上那种夸张粗糙的“直男气息”,比如大金链子、没品位的服饰,等等。张哲瀚工作室的微博底下,都是粉丝们苦口婆心对张哲瀚造型的详细建议,“请注意造型和服装!拒绝丑衣服和大金链子,审美在线,拜托你们了”“给我搞好造型造型造型!清爽干净就很好!不要乱搞!不要穿得太老干部!”以至于有留言调侃道:以前都是在女明星工作室的微博底下如此密集看到此类留言,这一次倒转到一个男明星身上。

工作室微博底下,粉丝对造型的建议

这源于《山河令》中周子舒这个角色的魅力。他强大而温柔,潇洒而飘逸,该出手时果断决绝,柔情时就化为一汪清泉,洁净又缠绵。他既具备传统意义上那些优秀的男性气质,同时一点都不盛气凌人、咄咄逼人。虽然张哲瀚此前给人的印象是钢铁直男,但他演活了周子舒这个角色,周子舒也发掘了张哲瀚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个性气质,这被女粉丝捕捉到了。她们将对周子舒的喜爱投射到张哲瀚身上,泥塑周子舒,也泥塑张哲瀚。

《山河令》中的周子舒

因此,绝大多数时候,泥塑都是粉丝对明星爱意的表达,传统那些附属于生理性别的形容词不够用了,干脆把明星的社会性别倒转过来,以粉丝的性别赞美他。他依然是男的,但在这一段假想的关系中,粉丝愿意与他休戚与共,愿意“保护”他。诚如一个博主写道的,“泥塑,重新定义姐姐……你是我休戚与共的姐姐,你是我们自己。一声姐姐,我把所有女孩在世上需要经历的磨难与爱加诸与你。姐姐,姐姐。从今往后,你痛我也痛……”

当然,这种保护背后,也是一种权力关系的转移。笔者曾在文章里论述过:流量经济时代,明星、经纪公司和粉丝之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粉丝不仅仅是偶像的观望者,他们更是偶像的制作者、促成者、建构者。偶像的名气、机遇、发展前景,不再只是偶像和经纪公司的事,它可以是由粉丝的力量主导和主宰的,粉丝们凭借自己的能力、要求和欲望,将自己的偶像打造成娱乐圈的超级巨星。在这一过程中,粉丝们收获的不仅是与偶像的双向互动,他们更从中获得了一种主体感、掌控感以及成就感。

这已经不仅仅是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在《文本盗猎者》中所说的“文本盗猎”,流量时代的粉丝更进一步,她们参与的是对明星的“人设盗猎”。粉丝借用明星这一“文本”上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重新解读,塑造出新的明星,新的人设。就如同张哲瀚此前从未想到过,他会成为那么多女粉丝的“老婆”,并成为他事业发展的一个新契机。除非明星想与流量切割,否则他就必须笑对粉丝的泥塑。

也值得一提的是,在泥塑圈子里,有时泥塑仅仅是一种网络狂欢。这才导致“万物皆可泥”的现象。很多人想象不到,郭德纲、于谦、吴京、徐峥、倪大红等男明星,也被泥塑过。这时泥塑仅仅是一种“游戏”,一种网络上没有恶意的跟风。

流动的社会性别

不少人反对对男明星的泥塑,他们的理由是,“人家好好一个直男,干嘛把他想象成一个女的?”这句话背后其实就隐藏着某个鄙视链:反对者不是反对泥塑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对男性的“矮化”;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女性气质是低于男性气质的。此前很多女明星彰显出某种男性气质,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公众默认:女性具备个别男性气质是加分项,比如更强的经济能力、有担当,等等。

可是且慢,为什么能赚钱、有担当,就是一种男性气质?

波伏娃的《第二性》发表了一个著名的观点,“One is not born,but rather becames,a woman.”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也即女人之所以得像个“女人样”,是后天性别社会化塑造的结果,而不是先天就应该如此。这也是sex和gender的区别。前者为“生理性别”,后者为“社会性别”——gender的词义包含了传统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对于性别的建构和规范,后者的标识意义远远超过了前者。

长久以来,我们对女性社会性别的规定,延续的是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职业分工,男人在外面从政、打仗、服役、种地、打猎、经商等,女人在家内“主中馈”、务蚕织,生儿育女、孝敬公婆等;因此男性必须勇猛、刚强、有力量、有担当、有泪不轻弹,女性就必须温柔、体贴、贤惠、愿意服从、以家庭为主……这样的社会性别规定,以R.W.康奈尔在《男性气质》里的说法,“男性气质事实上就是权力最赤裸的表现形式”。拥有男性气质的人同时也在男女关系中掌握着压制性的力量和权力,男性气质成为父权制度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男女虽然有生理上的差异,但并没有什么泾渭分明的性别气质划分,不是说男的就不能有脆弱的一面,女的就不能英姿飒爽。男孩女孩首先都是平等的“人”,而不是有什么专属于男性与女性的气质,也不是男人就得做好所谓的“男人”,女人也得安分守己做好所谓的“女人”。

泥塑现象体现出一种流动的社会性别的意识,体现出年轻一代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性别意识。不过总的来说,这种意识还是比较懵懂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前文也提到,粉丝眼里的泥塑与“娘化”还是有区别的,很多粉丝强烈反对偶像被“姨化”“母化”,她们认为这是对偶像的一种侮辱和恶毒攻击。“女化”就可以,为什么“娘化”“母化”就不行?说到底,泥塑并没有根本上逾越男女社会性别的刻板划分。但这也非意味着它没有意义。长远地看,它会慢慢地松动既定的性别秩序。依然有人反感“娘化”的男性,也有越来越多人接受理解他们的存在。

平等关系的想象 

在传统男权社会,女性长期处于被凝视的位置,并将男性的这种凝视内化为女性的行为准则。福柯指出,“不需要武器、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止,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施加的。”久而久之,女性就被客体化了。

在一个女性向时代,当女性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情形发生了改变。从“小鲜肉”“小奶狗”的走红,到“耽改101”时代的到来,都可以看出男性也在被凝视。诚如戴锦华教授指出的,这是“资本对于单纯的男权结构的超越”,资本显示出它跨越性别的一面,它允许女性消费男性。但戴锦华也补充道,并非资本是女权主义的,而是“在无所不在的资本逻辑中,我们每个人作为‘人’的意义正在不断地贬低和下降,成为资本链条中的一个部件;在工具或部件的意义上,当然没有人在乎你是男是女了”。

但无论如何,借助消费的力量,女性终于也站在凝视者的位置上。女性凝视男性,以自己的审美改造男性,她们甚至代入男性,在这一段男女关系中占据主动的一方。就比如张哲瀚的粉丝喊出这样的口号,“世间老公千千万,唯有老婆张哲瀚”。有一个网友也曾说过,“被泥塑的男偶像,是女孩用自己肋骨造出的夏娃。”相当准确。

工作室晒了张哲瀚的照片,底下都是高呼“老婆”

不过,泥塑背后的女性凝视,与其说是把男性当作一个消费对象,当作一个被控制者(比如“小奶狗”“小狼狗”),毋宁说,她们希望通过赋予男性某种以前不被允许的气质,来消解传统男女关系中男性的攻击性以及主导地位,她们幻想的是一种更为平等的关系。它不只是男女,也不是“女”女,它只是“平等”。

这也是耽美作品,包括《山河令》走红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在男女向的情感关系中,不可避免受到传统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的束缚,而白马王子和灰姑娘从此“幸福地生活”,其下场很可能是灰姑娘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女性已经在无数BG向作品里,以及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体验这一切。耽美作品里两个男性的纯粹情谊,真正超越了这一范式,提供新的想象空间。女性终于可以从自己的身份中抽离出来,作为旁观者心无旁骛地欣赏一段不掺和太多杂质的感情,男性成为女性与现实之间的缓冲地带,女性“嗑糖”时也不会有什么社会压迫感或道德压力。

现实的肉身是沉重的,如果女性没有办法更改传统的性别分工以及社会性别归类,她们希望在现实中抵达一段充满平等与尊重、基于对对方人格的爱慕、在性关系中占据主动方的两性爱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耽美是一种最便捷的途径。如果说嗑CP只是观望,但当女性将男性泥塑,她们代入“老公”的角色,这就是更进一步的“体验”。她们在假想中经历这一段耽美式的爱情,不像是异性之间,也不像是同性之间,只关于平等与纯粹,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因此,有声音认为,男明星被泥塑后还是处于传统女性的弱势地位,认为这是传统“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的复刻,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老婆”不是真的女的,也不代表他是弱的;“老公”不是真的男的,也不代表她就是强的。这不过是一种模糊性别的策略,让性别在流动中消除掉关于社会性别的种种既定成规,让女性更真实地代入一段与明星幻想式“恋爱”的同时,也更加接近平等。

总之,如果泥塑只是小圈子里的圈地自萌,是粉丝与明星之间的默契,并且严格杜绝泥塑文创作中“舞黄”(即传播黄色内容),也不去给明星的真实生活带来困扰,那么泥塑这一现象也有其正面的意义。它是一种新的性别想象与两性关系新的“实验”。不可盲目倡导,也不必打压,以放水养鱼的心态观望之,或许有助于让整个社会对性别的认知更加开阔。

网址:当女粉丝喊男明星“老婆”:“泥塑”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 http://c.mxgxt.com/news/view/136841

相关内容

气质绝佳,一路美到发光的女神 文咏珊被粉丝喊老婆的反应
明星宠粉乱象:跪求合影背后的虚伪与病态粉丝文化
【娱乐圈乱象】杨幂、迪丽热巴领衔,全网粉丝最多十女星:人气背后的泡沫与危机
娶粉丝当老婆的五位明星,个个都很幸福,她被天王老公宠成公主!
王源录制节目粉丝疯狂应援,女友粉举牌:王源老婆我最配
当胡先煦 遇到男粉丝喊他老公时…
明星粉丝互动无回应:明星神秘形象背后的故事
男星形象塑造:背后的真相和反常规玩法
“流量明星”背后的“粉丝”力量
明星睡粉现象:探讨明星与粉丝关系的界限与责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