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

发布时间:2025-05-23 03:32

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

2018-09-07 08:34:06  来源:美术报

  再比如黄宾虹,他生前的作品及艺术理念也很难被大众所真正接受和理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或选择极力迎合大众。他曾说“五十年后会有人懂我”,从这句话里能多少看出一丝无奈,但同时也看到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具有学术价值的,也终将会被历史认可的。所以在其生前,相比较齐白石、张大千来说,他多少是寂寞的,鲜有艺术上真正的知音(除傅雷、顾飞、赖少其、李可染等寥寥几人外)和真正识货的藏家。但张大千就不同,他清楚自己的作品是可以面向大众的,是容易受市场欢迎,被一般藏家所接受与喜爱的,于是他在生前就经常举办一些商业性的画展,参加一些酒会、沙龙等社交活动,以此来助推自己的知名度,扩大作品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各自的做法都无可厚非,因为彼此的艺术理念不同,选择的创作路径不同,对作品的定位以及作品最终呈现的风格面貌等也都不尽相同,那么现实中的艺术行为、状态,以及经营的方式、方法等自然就会有所差异。

  毋庸置疑,面向精英的艺术,注定是小众的,也注定是不喧哗、不热闹,甚至是孤独的、一时所不为更多人理解和肯定的。那么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这样的创作风格,就不要苛求所有人都接受,并为之称赞叫好。即便大众不理解,也不要纠结、埋怨,更不能像一些演员明星那样,到处串场子、抛头露面,以此试图吸引大众眼球,奢望他们能为自己的作品“买单”。这样做就叫“营销不对路”,也是现实中总会出现艺术家与大众之间因审美观的不同而相互排斥、愤怼的重要原因。

  须声明的是,本文并非在说面向精英的艺术就比面向大众的艺术高级。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作品的受众群体不同而已。就像厂家生产商品一样,总要事先考虑它的消费群体,这样才会营销对路,而不是盲目将产品投放市场,恨不得所有人都变成其消费客户,怎么可能呢?艺术创作也是如此,有人喜欢写意,有人喜欢工笔,有人理解抽象,有人难以看懂,有人推崇写实,有人不屑一顾,这些情况都实属正常,不能因为别人不理解你的抽象作品,就认为别人没水平、审美差,也不能因为别人喜欢你的写意作品,就夸别人有眼光、品位高。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自己作品有着怎样的定位,你的创作方向与风格特点究竟同哪种类型、哪个层面的群体更能形成对话、产生共鸣。真正明白这一点,才会从根本上调整好自己的创作心态、艺术状态,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创作出定位清晰、质量更高的作品。

  当然,对大众审美的引导和提升,也是艺术家们的职责所在,但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同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方向与作品定位也并不冲突和矛盾。

网址:艺术家作品定位要清晰 http://c.mxgxt.com/news/view/1371798

相关内容

眼光毒辣的经纪人,杨天真当属第一位,一眼就能清晰定位艺人人设
《清晰表达的艺术》轻松在职场上有话直说,成为公司爱戴发言明星
深圳美术馆20位当代艺术家作品展
百位艺术家当代作品亮相“新星星艺术奖”联展
艺术大师高清作品图片库!
开拍预展:四位艺术家的作品赏析
纷乱与冲突的西方世界,亟须找回清晰思考的艺术
当代艺术中的视觉探索:十位艺术家作品解析
27位当代艺术家iPad作品集
自有品牌开发:如何制定清晰战略和打破内部阻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