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成为综合高中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

发布时间:2025-05-25 05:01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不再停留于科幻小说的想象,而是成为塑造现代社会面貌的关键力量。从日常的智能家居到前沿的自动驾驶,从精准医疗到智能金融,人工智能的影响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引入不仅革新了教学手段,更在重构教育内容与结构上发挥着革命性的作用。从智能教学系统到个性化学习平台,从虚拟实验室到智能评估系统,AI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人工智能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将人工智能纳入综合高中的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不仅是对时代发展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未来社会建设者全面培养的必然要求。近期,越来越多的呼声也表明了这一点,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国家政策引领教育转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政策在引领教育领域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政策不仅为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鼓励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同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人工智能进课堂,编程技术纳入高考范围。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教育的内容边界,更是在评价体系中嵌入了对人工智能的重视。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这一计划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力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同时,也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科技元素,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本科教育先行一步

自201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以来,这一领域在高等教育中迅速发展。

经过连续四年的稳步扩张,截至2023年,已有499所高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成为近年来增设数量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回溯这一发展历程,从最初35个专业点的审批,到后续每年备案数目的递增(2019年180个、2020年130个、2021年95个、2022年59个),显示了高校对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持续投入与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各校依据自身特色,构建了多样化的培养体系。

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在2018年便勇立潮头,成为C9高校中首个设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并率先发布了全国首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式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核心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南京大学在2022年于苏州校区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及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进一步扩大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到了2024年2月27日,南京大学又宣布,将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全面推出“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充分展示了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坚定决心。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人工智能知识教育,培养更多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图源于南京大学官方微信号 侵权删

学生们在学校不仅可以扎实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还能通过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与行业最前沿的动态紧密相连,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效融合。这种早于常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理论探索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他们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高职教育的积极跟进

在当下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也在积极跟进,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2019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原名: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由教育部正式纳入新增的9个高职专业名录。

今年3月,教育部完成了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今年高职院校共新增111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点,新增备案专业数量由去年的第5位跃居到第1位,连续4年稳居新增备案专业TOP20榜单之列。

数据源于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唯众制图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社部也在不断更新职业分类大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新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这些新增的职业,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都是与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

到了2024年5月24日,人社部又发布公告,初步确定了拟新增的19个职业,包括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云网智能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等,并新增了29个相关工种。这些新增的职业和工种,再次凸显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

面对这样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他们不仅增设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还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高职院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项目研发,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平台。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AI 教育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教育也紧跟变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地紧跟变革的步伐。在2019年教育部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发布会,确定了北京、广州、深圳、武汉、西安五个城市为首批试点。这些城市的3-8年级学生已开始全面试点学习人工智能与编程的课程,为未来的科技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作为教育改革的领军者,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在2023年3月16日举行的浙江数字教育大会上宣布了重要举措: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小学的基础性和必修课程。中小学的科学、数学等学科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全面又系统的学习平台。

图源于东方卫视新闻截图 侵权删

事实上,这不是浙江省第一次在人工智能教育上发力。早在2017年,浙江省教育厅就发布新高考方案,将信息技术列为高考科目之一,编程成为重要内容。到了2020年,浙江省更是宣布在秋季新学期中,三到九年级信息技术课将全面采用新教材,八年级新增python内容,大数据、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算法按照教材规划五六年级开始接触。

除了浙江省外,福建省石狮市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石狮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提出,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力争到2025年底,石狮市中小学校三到八年级、高一年全面开设人工智能与编程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综合高中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综合高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与人工智能紧密相连。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正式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划入新课标,并于2018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也为将人工智能纳入综合高中的基础性课程与必修课程体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综合高中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且必然。将人工智能纳入综合高中的基础性课程与必修课程体系,不仅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未来社会需求的前瞻性适应。

这一举措不仅意味着学生将有机会在更早的阶段接触并学习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跨越单一学科的界限,建立起跨学科的知识框架。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跨领域的综合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将是不可或缺的。

在课程设置中,人工智能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通过实践操作、项目式学习、参与科技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学生通过编程、机器人制作、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在互动与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力,这些都是未来职场和学术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软技能。

人工智能教育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设了多元化的路径。对于那些对科技充满热情的学生来说,深入学习人工智能将为他们升入高等教育阶段专攻相关领域提供坚实的基础;而对于所有学生而言,即便他们未来选择其他职业道路,具备人工智能基本素养也能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更好地利用科技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顺应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

六、结语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度渗透至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人才的需求将侧重于科技适应力与创新能力。综合高中前瞻性地引入人工智能课程,正是为了应对这一趋势,确保学生能够在未来职场中占据竞争优势。这不仅意味着学生需要具备与AI协同工作的能力,更需拥有引导和驾驭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远见卓识。

综合高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引入人工智能教育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深远考量。这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地区将人工智能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看到更多综合高中的学生在这一领域展现才华,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网址:人工智能将成为综合高中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 http://c.mxgxt.com/news/view/1401219

相关内容

中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体有什么区别?
用课程建设激活人工智能教育
个性化课程开发阶段性成果.doc
培训讲师0基础入门课程
基础私教课程,健身培训,人人培训网
【打好基础 迅速提升】——七大名师授课大整合 奥数入门最佳课程
容艺教育全能艺人专业课程 让全能成为可能
零基础也能学!主持培训课程全解析
成为明星讲师——课程设计与开发技能培训内训课程,楼剑老师授课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培训中心培训课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