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时评] 青少年侵害明星名誉权的反思
近年来,明星名誉侵权案层出不穷,青少年成被告“重灾区”。记者在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发现,在这类案件中,“我还是个学生”“家庭条件艰苦”“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薄弱”频频成为被告的求情说辞。去年底,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前11个月有34位明星起诉网友侵害名誉,125个案件中七成被告是青少年。(4月24日东方网)
众所周知,在时下的追星族当中,青少年是主力军,在不少青少年追星族中,维护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形象,比维护自身的声誉甚至比珍惜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近些年的明星名誉侵权案当中,青少年群体逐渐成为被告的“重灾区”。值得深刻反思。
应该说,目前追星的青少年大部分都还是学生,文化水平还不高,辨别能力也不足,法律素养还有待培养。但现在却是自媒体和大众媒体时代,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在网络发言很容易。这样,一部分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蛊惑,存在“网络站队”行为,为了心爱的明星而去伤害另外的明星,在网上发布一些很不适当的言论;一部分青少年则是爱之切、恨之深,对自己追求的明星,由于相关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变成对明星的恨和伤害,在网上随意编造谣言进行中伤。这些显然都是畸形的追星观之下的错误行为。
此外,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青少年由于年龄小、法律意识不足、辨识能力不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而有意无意成为他们中伤相关明星的帮手,比如,在网上随意八卦、轻易转发不实信息,进而在有意无意间成为明星名誉侵权案的被告。
这些问题的存在,至少凸显出这样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健康追星文化教育的缺失。时下,对于青少年追星,不管是学校、家庭或者是社会,由于此前一些极端追星事件的发生,以及对孩子学习、成长的较大影响,很多家长、老师对追星可谓是非常敏感和反感,发现孩子追星时往往会批评甚至粗暴禁止,却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没有及时合理引导、以理服人,造成不少青少年的追星行为得不到及时引导,进而继续乃至更加严重地畸形追星。
二是时下一些明星缺乏足够的修养,不能够及时引导粉丝行为,甚至有意无意、直接间接地做出一些不适合的言行,也对一些粉丝(包括青少年)不适当地侵害其他明星的权益,起到一定的暗示、助推作用。
三是网络生态不够有序。时下,少数青少年随意在网络发言,有意无意中伤或损害一些明星的声誉,具体看是单个群体的明星名誉伤害乱象,但从更大范围看,却也未尝不是目前我们整个网络生态还不够有序,违规违法没有成本至少成本较低的恶果之一。
正因这样,针对时下青少年成为明星名誉侵权案被告“重灾区”这一现象,当然需要直接的司法诉讼等,让违规违法的青少年乃至全社会都明白,侵害包括明星在内的任何人的名誉权,不管你是不是孩子都要付出代价,以震慑违规者不敢再为。
但要让这类现象从根上消失,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明星和执法部门等多重反思,从强化健康追星观教育、明星自觉规范言行、进一步推动健康网络生态构建等方面努力,彻底去除不健康追星观和行为的存在。否则,只是简单的司法诉讼,明星名誉侵权事件可能会一时降低,但由于青少年畸形追星观等依旧存在,保不准还会变着法以其他不健康方式出现,治病不除根。(余明辉)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网址:[成长时评] 青少年侵害明星名誉权的反思 http://c.mxgxt.com/news/view/1418445
相关内容
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案 被告多为青少年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案 被告多为青少年
34位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 其中七成被告为青少年
青少年侵害明星名誉权,法律不能缺位
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案 7成被告为30岁以下青少年
粉丝骂战 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案 被告多为青少年
侵害明星名誉权案例分析.docx
34位明星起诉网友侵害名誉权,“粉丝骂战”引发侵权责任?
粉丝为“爱豆”爱斗!侵害明星名誉权案,被告多为大学生
34位明星起诉网友侵害名誉权,你支持明星直接起诉网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