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粉丝”文化的危害
本文转自:史学探源
近几年,“粉丝”文化野蛮生长,对主流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冲击。“粉丝”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亚文化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集纳了民间丰沛的养料,往往能四面开花,大面积收获公众注意力。
“粉丝”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乌合之众”
“粉丝”围聚其心仪的“星”的周围,如同飞蛾追逐着灯光。“粉”与“星”良性互动,各取所需,形成众星捧月的氛围。“粉丝”集结在“星”的周围,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群消弭了理性和个性的“乌合之众”。这个群体一旦形成,对于其中的个体而言,其清澈的理性就可能会短路,个人就不成为个人,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粉丝”群体。诚如古斯塔夫·勒庞所言:聚集成群的“乌合之众”,即会形成一个“心理群体”。
新媒体的繁荣,为“粉丝”在虚拟空间中的集结创造了天赐良机。在新媒体营造的虚拟世界,“粉丝”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与他们心仪的“偶像”相遇,大多数“粉丝”是没有机缘与“偶像”面对面交流的,但虚拟空间为他们创造了邂逅的“拟态环境”,借此,“粉丝”似乎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为自己真的与朝思暮想的“偶像”在一起。再者,具有无边疆域的虚拟空间为“粉丝”的海量涌现提供了莫大便利,甚至为“粉丝”的病毒式扩张提供了辽阔的土壤。
借助博客、微博、微信,天南地北的“粉丝”可以集结在“偶像”的麾下,形成一个排他性的同人圈子。虚拟空间被一个个圈子分割,形成星罗棋布的网上“春秋列国”。
“粉丝”的从众心理造成 “羊群效应”
在当下中国,“粉丝阅读”成了一种时尚。“粉丝”们看书,不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是看周围的人在看什么书,自己心中的偶像作者出了什么书。围绕一个个明星作者,形成了一拨一拨的“粉丝”受众。“粉丝”的从众心理造成阅读的“羊群效应”。我们常见到某畅销书作家签名售书时“粉丝”爆棚的场景。从市场角度看,这种现场直销的方式着实有效果,利用名家的“现场直播”,可以将“粉丝”们零距离地与偶像拉在一起。
“粉丝阅读”是一种狭隘的阅读。
“粉丝”的心里,不可能海纳百川、兼容多元。在某时某刻,只会专注他心目中的偶像,献万般宠爱于一身。有人说,有这种强烈偏好的读者是可爱的、可贵的,但阅读不是搞情感派对,更不是精神结婚。阅读有情感的跟进,但当以理性为基础。常见到,“粉丝”们在网上“站队”,为捍卫他们心中的偶像,大打口水仗,很多争吵不是基于理性,而是意气之争,上演“贴标签”、“泼脏水”、“约架”等桥段,搞得热闹非凡。
“粉丝阅读”拉动了市场的繁荣,造就大批量的需求,也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但是,“粉丝阅读”造成一种虚假的消费繁荣,表面上热闹,其实内虚得厉害。它若演变为一种波澜壮阔的风潮,就不是一个健康的文化征候了。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张涛甫:“粉丝”文化的危害 http://c.mxgxt.com/news/view/146694
相关内容
古人追星也疯狂,杜甫是李白的粉丝,而李世民却是这个人的粉丝!根治病态粉丝文化需合力开方
张颐武:粉丝文化需规范
粉丝经济视角下的明星危机公关策略.pdf
新世代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的社会学思考
私生饭:粉丝文化的畸变
引导粉丝文化步入健康轨道(引导粉丝文化步入健康轨道)
粉丝文化需有更多规范
“饭圈”乱象整治:沉迷粉丝群体中有哪些危害?
传媒观察丨“粉丝”文化,透过纷繁看本质